锂行业景气拐点渐明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2万元/吨涨声响起
原标题:赣锋锂业连涨市值首破千亿!锂行业景气拐点渐明,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2万元/吨涨声响起
作者:董鹏
伴随着今日锂业股的大涨,赣锋锂业市值首次涨破千亿。
至11月9日13:55,赣锋锂业上涨2.78%,总市值达1028亿元,这是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市值首次突破千亿。
下半年,“国产”锂业巨头连创新高的背后,正是锂行业逐步见底预期的增加。
锂业渐回暖
早在8月底、9月初,国内碳酸锂市场便已有所恢复,各企业新增订单开始增多,彼时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成交价格水平集中在3.9-4.1万元/吨之间,均价水平稳4万元/吨。
到今年10月,碳酸锂价格继续反弹,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在40000至45000元/吨附近。
来自商品研究机构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区间已反弹至4万亿至4.32万元之间,均价涨至4.19万元/吨。
“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商谈重心上扬,大厂订单饱和支撑,市场货源供应量逐渐偏紧,厂家出货情况良好,市场看涨情绪较高。”百川盈孚指出。
需要指出的是,上游锂行业的回暖并不仅仅局限于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价格较前期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生意社则反馈称,市场成交氛围相对平淡,部分地区碳酸锂产品已经处于货源紧张状态,“目前碳酸锂市场价格相对处于平稳状态,低位价格企业逐渐提升价格,高位价格企业稳定价格积极出货。”
实际上,部分动力电池材料价格下半年已经出现明显上涨,如电解液的部分上游材料碳酸二甲酯(DMC)。本报9月下旬报道指出,国内DMC价格从今年8月初的6000元/吨,一路涨至9月22日的13600元/吨。
上述背景下,今年国内电解液迎来首次调价,铁锂电解液从8月末的3万元/吨涨至3.6万元/吨,三元电池电解液从8月末的4万元/吨涨至4.5万元/吨。
按照当前情况来看,整个新能源行业的景气度正在终端逐步向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传导。
新能源产业链大热
材料价格的企稳反弹只是表象,核心是在于背后供需关系的改变。
上游锂资源在经历2018年产能的集中释放,以及2019年包括澳洲锂矿产能的纷纷退出,上游正在向供需平衡逐步转变。
反观下游,国内疫情获得有效控制后,终端汽车行业回暖明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大幅带动了上游锂化合物、中游动力电池材料的需求。
仅以比亚迪为例,今年10月,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23217辆,同比增幅高达84.75%。
另一方面,来自政策方面的引导也在逐步加码。
尤其是10月至今,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连续发布,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便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同时,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这将对未来钴、锂行业的消费带来长期支撑。
要销量有销量,要政策有政策,要业绩有业绩。围绕汽车上下游的细分行业,成为了当前市场最为确定增长的行业版块,相关个股连续上涨。
另据本报上周统计,10月至今,涨幅前10位的细分行业中,除了白酒板块外,几乎都与汽车行业有关,如分立器件、计量仪表、储能设备、锂、玻璃制造,以及乘用车、商用载货车和载客车,大部分板块区间涨幅超过20%。
其中,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创历史新高,市值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创新高,市值破6000亿元;上游锂业龙头赣锋锂业创新高,市值破1000亿元……
责任编辑:薛永玮
农夫山泉24年慢走与快冲,强敌环伺下一步迈向何方?
谁也想不到,一瓶2元多钱的农夫山泉,竟然书写了如此的造富神话。9月8日,农夫山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大涨85.12%,报39.8港元/股,总市值一度达4400亿港元。盘中股价涨幅收窄,截至收盘,该股上涨53.95%,报33.1港元/股,总市值3703亿港元。随着上市开启,一向低调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也成为焦点,当天随着市值冲高,他一度超越马化腾,短暂坐上中国首富宝座。0000心理咨询有没有用?疗法五花八门 2小时左右1588元
{image=1}来源:奇偶派作者|田欢子“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生命力”,在《正午之魔》一书中,这句话被多次书写。作者安德鲁·所罗门以自己的抑郁开篇,然后写别人相似的抑郁,再后是别人不同的抑郁,最后是处于完全不同背景下的抑郁,5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书中他提到,“本书的目的之一即是洗刷精神疾病的污名,卸除这种污名带来的负担,如果隐藏抑郁者的身份,那就是在顺从这种污名。”0000净亏损超2亿元 途牛一季度营收下降62%
责任编辑:赵慧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国内旅行产品。另外,利用实时流媒体和社交营销等新方式,激发用户对不同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兴趣。最后,我们仍致力于最小化支出并优化现金流,等待中国休闲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一季度,途牛净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61.9%;净亏损2.05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482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