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FOF募集失败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19只
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爆款基金层出不穷,也有基金募集失败,基金发行市场分化鲜明。进入11月份以来,又有两只基金发行失败,其中一只为基金中基金(FOF);全年募集失败基金的数量也增加到了19只。
首只FOF募集失败
债券型基金占主流
东兴证券近日公告称,旗下东兴臻至债券型基金于今年7月13日开始募集,到10月12日募集期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按照该基金的合同约定,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金额不少于2亿元且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基金达到备案条件。
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已经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9只基金募集失败。从基金类型看,12只为债券型基金、当中的10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2只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还有6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指数型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债券市场调整,投资人体验不佳,是债基发行遇冷甚至募集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今年权益市场火热,更加凸显了债券型基金以及FOF产品的收益缺乏竞争力,也影响了产品的发行热度。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今年权益市场火热,债市表现相对黯淡,一些缺乏历史业绩、渠道能力不够强的基金公司发行新债基时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上周出现公募FOF募集失败,由于FOF产品主打资产配置概念,产品在仓位等设计上更偏稳健,在今年权益市场火热的环境下,公募FOF的业绩表现不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同,影响了新基金募集。另外,一些机构定制类产品遇到资金突然发生变化,也就导致发行失败。
沪上一位银行系公募固收部投资负责人认为,今年债基募集失败的较多,一是因为4月以来债市回调明显,债券型新基金发行遇冷,3个月都没能达到2亿份的条件;二是债券型基金的目标客群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固收类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缺乏机构资金的支持,产品也可能募集失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从4月末的高点回调3.02%,结束了2018年初以来延续两年半的债牛行情。债券基金在5、6月间收益率大面积告负,债券型新基金发行也陷入低迷。
统计显示,截至11月9日,2020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9只;2017年~2019年每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分别为8只、33只和20只。
中小公募募集更困难
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从基金公司角度看,16家有产品发行失败的基金公司中,中小公司居多。其中2家公司三季报管理规模低于10亿,4家基金管理人最新管理规模不到100亿。公司管理规模偏小,叠加新基金募集失败,中小公司熊市低迷,牛市掉队,在产品布局上可谓举步维艰。
“在基金行业内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资源在以各种方式向头部基金公司集中。中小公司在市场拓展、产品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注意到,募集失败的基金公司中,多数渠道销售能力欠佳,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缺乏亮点;同时有无法获得机构资金的支持。
这位基金研究人士建议,作为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通过提升投资业绩,开展特色化管理等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他建议,从政策侧面对“中、小、新”基金公司予以扶持,因为基金行业的未来不仅仅在于少数的几家头部公司,只有各类市场风格和投研特色的基金公司“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差异化资产管理需求。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也认为,在行业资源加速向龙头公司集中的趋势下,中小基金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渠道积累、销售能力等多方面都处于弱势,新基金不能成功募集的情况还可能越来越多。
针对这种情况,该市场部人士表示,中小公司还是要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对市场趋势做好前瞻性布局,保持初心,聚焦投研能力,聚焦业绩积累,注重人才培养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投入得当,方向正确且持续,还是能够突破困局,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