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419

公募头部化加剧的另一面:近2000只迷你基金面临生存压力

中国证券网2020-11-10 07:50:460

原标题:公募头部化加剧的另一面:近2000只迷你基金面临生存压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海外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走过了21年的发展历程,也出现头部化的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管理人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后50名公司的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占比则不足1%。与此同时,基金规模分化现象也日益突出,在明星基金经理新发基金“爆款”频出、供不应求的当下,全市场还有近2000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的规模不足2亿元。在行业“马太效应”之下,这些迷你基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image=1}

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随着基金赚钱效应日益突出,基金发行市场持续火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历史上首次突破2.5万亿元,以目前基金热销情况看,全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不少权益基金设置了募集上限,市场上仍出现了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资金涌入某只产品,导致配售比例较低的情况。比如,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于今年2月发行的第二只公募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在发售当日吸引了超过1200亿元申购资金,配售比例低至4.9%;7月8日,由明星基金经理王宗合挂帅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基金单日狂卖1300亿元,最终配售比例为21.88%。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4只权益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100亿元,而这些基金主要为大中型基金公司所有。其中,汇添富基金一家就占据9只,易方达基金有4只,南方、鹏华基金各有3只,富国、广发、嘉实、华夏各有2只。

事实上,资金向头部基金公司和头部基金经理聚集的态势已日趋明显。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最有钱”的10位主动偏股基金经理,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5843亿元,而全部偏股基金总规模约为2.8万亿元。这意味着,数量不到全市场1%的偏股基金经理,管理着全部偏股基金中超五分之一的资产。具体来看,刘格菘、张坤、茅炜、胡昕伟、王宗合等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均超过500亿元。

在公募基金头部化的背后,一批迷你基金则逐渐被边缘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7132只具可比数据的公募基金中,有1900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低于2亿元,占比达26.64%,其中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有652只。

迷你基金遭遇业绩难题

从基金业绩来看,不少迷你基金表现不佳。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三季度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1.74%,比该类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低18个百分点以上。

例如,凯石源三季度末基金规模不足300万元,凯石源A今年以来收益率只有4.08%,凯石基金旗下另一只基金凯石淳行业精选也面临相似的窘境,其最新规模为0.77亿元,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2.21%。无独有偶,中邮沪港深精选、东方区域发展等基金规模均不足1000万元,基金年内收益率都低于7%。

在沪上一位基金研究员看来,头部公司以及头部基金经理的业绩相对更好,部分迷你基金长期业绩不佳,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资金不断向头部集中。

以易方达基金张坤为例,截至11月6日,他所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73.23%、59.55%,上述两只基金规模也大幅增长,较今年初合计增加350亿元。

在上述研究员看来,对于权益基金而言,长期优秀的业绩是壮大规模最直接的方式。“今年也有一些小微基金因为亮眼的业绩表现,规模大幅跃升。例如,广发高端制造去年底规模只有0.5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22%,规模也增长至70多亿元。还有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今年以来收益实现翻倍,基金规模从去年底不足1亿元增长至20多亿元。”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行业大幅扩容,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导致迷你基金数量增多的原因。“当前基金数量不断创新高,目前已经超过7000只,有些产品本身设计落后、定位不清晰,很难被投资者认可。而且新产品不断发行,投资者仍存在赎旧买新的行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很多小公司的基金发行尤为艰难,本来规模就很小,在新产品成立打开申赎之后,规模进一步缩水沦落成迷你基金。”

如今,迷你基金已成为困扰基金公司和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对迷你基金而言,一旦产品规模过小,且没有持续、出色的管理业绩,产品很容易面临清盘的风险。在沪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看来,管理费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在营销上难以获取资源、无法留住优秀投研人才、影响后续产品申报等,均是迷你基金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