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清盘基金数量超150只 小基金公司“超车”越来越难
年内清盘基金数量超150只!小基金公司“超车”越来越难
来源:证基风云
原创 夏悦超
公募基金的数量和份额不断创下新高,但清盘基金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截至11月9日,年内共有158只基金清盘,超过去年同期甚至去年全年的清盘数量。
一场新发基金的年度盛宴正在逐渐降温,虽然爆款基金仍不断涌现,但同时也有基金遭遇清盘或发行失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年内新成立基金数量达到1250只,发行份额达到26259.63亿份,目前正不断刷新公募年度新发基金份额纪录。
不过,今年基金发行市场的热闹主要来自投研实力和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募基金公司,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甚至缺席了这场盛宴。随着基金发行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开始苦于如何顺利成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迷你基金面临清盘难题。
发的多清的多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数量和份额不断创下新高,但清盘基金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年内共有158只基金清盘,超过去年同期清盘数量,较去年全年132只的清盘数量也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份额合并计算)。
基金清盘的条件是: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不满200人,且已经持续60个工作日以上。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虽然基金清盘属于正常现象,但从清盘基金的种类和背后管理人也能窥探出,目前行业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和明显的马太效应。
从今年清盘基金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和部分权益类基金。近两年得益于结构性行情,主动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凸显,整体跑出了超额收益,更受投资者追捧,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等其他类型基金在今年更多被投资者集中赎回。
记者注意到,年内清盘的权益类基金中,出现了一部分量化基金,这种以量化选股策略调仓的基金,在今年似乎有些不受欢迎。一位公募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量化基金其实更适合在熊市或者震荡市的环境下运作。
引起基金清盘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者大额赎回,结合今年的市场表现和基金发行情况来看,“赎旧买新”被许多业内人士用来评价今年新发基金市场的盛况,投资者为了追热门基金,选择大额赎回固定收益类产品,转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权益类基金。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上述基金清盘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三点:一是部分基金业绩不佳,令投资者失望,因此遭遇大量赎回,导致份额下降;二是一些基金没有知名度,产品设计也无新意,发行时规模就不大,有的还是靠“友情赞助”才成立的,所以在运行后很容易被大量赎回。三是一些营销机构出于各种因素,热衷于卖旧换新,导致一些新基金刚开放就被大量赎回,即便是爆款基金也不例外。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同时重点是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
独立评论员、高级经济师周正国对记者表示,今年股市行情火热,公募基金都想趁势做大规模,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管理费,管理费与规模成正比,新发基金产品也自然增多,随之提升的还有发行失败率。
中小基金超车难
在公募行业头部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除了面临基金规模缩水的窘境外,新发基金不好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11月份以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3只基金发布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其原因皆为募集期满不能达到基金备案条件,这些基金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旗下。
事实上,一些新加入公募队列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更能体会到发行难的痛苦。成立于2017年的凯石基金,是一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公司董事长为陈继武。该公司旗下有2只产品年内出现募集失败,募集时间均超过了3个月,但最终仍未能成立。
除了上述次新基金公司外,山西证券和东兴证券属于券商中拿下公募牌照较早的公司,但二者旗下公募规模均过小。前者旗下公募最新规模仅刚过80亿元,后者旗下公募最新规模刚破50亿元,这两家公司均在年内出现了新基金募集期满未能达到成立条件而宣告募集失败的情况。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市场存续的基金中有640余只基金合并份额后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含发起式基金),其中有部分基金规模已经处于万元和十万元级别。上述部分基金已经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达到触发清盘条件,已经向监管提交了解决方案。
周正国认为,造成基金清盘和募集失败越来越频繁的原因主要是公募基金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
三季报显示,有18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公募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含货币基金),如果只论公募规模,这部分公司已经占据了市场大量份额。相比之下,有54家公募基金、券商及其资管公司旗下公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爆款基金的频频出现,基金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个别明星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基金规模甚至超过了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规模。
周正国认为,基金发行的营销策略自然是宣传基金经理和过往业绩,但这并不代表新基金未来业绩会成功。小基金公司通常靠突出的业绩崛起,例如引入量化技术。但很难竞争过大基金公司。
至于小基金公司能否像天弘基金一样实现“弯道超车”,桂浩明认为,这种可能性目前基本不存在,公募基金头部效应很突出,一般小基金公司如果没有特别的举措,很难实现超越。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黄丽萍:抓住全面开放机遇 推动基金业高质量发展
{image=1}新浪财经讯7月9日,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峰会举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在开放中深化发展在发展中扩大开放》的主题演讲。0000主动权益类玩成指数基金 谁抄谁的作业?
“买股不如买基金”这类理念在近年A股结构性的牛市中愈加深入人心。随着首位千亿级公募基金经理诞生,“全民买基”已成热潮。Wind数据显示,2020全年,共有包括易方达、汇添富、富国、华夏、广发在内的5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盈利超过千亿元。0000行业速递 | 百亿级私募连续9周加仓,逾七成私募看好“春躁行情”
来源:公私风云百亿级私募连续9周加仓近期市场震荡较为明显,市场的赚钱效应趋弱,但从仓位调查发现,百亿级私募已经连续9周加仓。67.11%的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另有4.42%的百亿级私募仓位低于五成。调查数据显示,当前,71.43%的私募认为A股的“春躁行情”会如约而至,顺周期、新能源、半导体等有望成为主角。不过,也有28.57%的私募不看好“春躁行情”。“期货一哥”正式启动“转板”0000降“门槛”引“活水”:QFII、RQFII新管理办法来了
9月25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QFII、RQFII投资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同步发布配套规则《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QFII、RQFII投资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0000哪里火爆追哪里 上投摩根这位女将发新品,将聚焦新能源、半导体
记者杜萌8月11日,拟由陈思郁管理的上投摩根景气甄选开售。基金合同显示,该偏股混合型基金投资组合比例中,股票资产占比为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