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刑满释放“隔空控股” 中控技术财务风险累积成长又见顶
原标题:创始人刑满释放“隔空控股” 财务风险累积成长又见顶 中控技术“光环”背后是什么?
来源:全景财经
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一哥”的中控技术,目前距离科创板上市舞台仅剩一步之遥。
11月9日,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集散控制系统,并于2011-2019连续九年以市占率第一位列国产DCS龙头厂商的中控技术,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发行人基本面、市场情况、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确定为35.73元/股,并在11月11日同步进行网下发行申购与网上申购。
目前,这家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企业,已经收获包括天风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一众机构的唱好态度,然而中控技术的登场亮相,于投资者而言是喜是忧其实尚难定断,因为一致高预期的背后,备受争议的实控人、业绩增长的限制因素以及财务的不稳定性,都在为其未来发展之路添上一层迷雾。
实控人备受争议
因罪获刑,创始人兼控股股东褚健,仅能以战略顾问的身份担任中控技术的实际控制人。据了解,褚健1963年4月出生,1978年便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就读,并于之后取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褚健开始就职于浙江大学,于2005年起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期间的1999年,30岁的褚健创办浙江大学自动化公司,也就是中控技术的前身。
不过在2012年的时候,如日中天的褚健准备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式候选人答辩,然而一封匿名信举报将他从阳关大道推上了荆棘之路,该信内容涉及论文抄袭、贪污及转移国有资产等多项重大指控。2013年11月,以涉嫌贪污科研经费等罪名,褚健遭到了逮捕。
转眼三年多时间过去,2017年初的褚健终于迎来了审判。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褚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犯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同时,贪污所得赃款人民币238.18万元予以追缴,依法返还受害单位。
不过,由于先行羁押日期折抵刑期,宣判后第三天,褚健就重获自由了。并且此前因浙大副校长身份导致不便直接持股的部分,也在同年3月以书面形式确定了代持关系,金建祥等8名自然人持有的28.32%股份是褚健所有。9月13日,中控技术股东大会也公开确立了褚健的股东身份和实际控制人地位。
从位高权重到被匿名举报,经历三年羁押审判至最终获罪,再到三天后刑满释放以及正式确立中控技术实控人身份,褚健的经历不可谓不跌宕起伏。目前的他,已然无法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仅能以战略顾问身份参与公司的决策或管理,担任实际控制人,其胞弟褚敏担任中控技术董事长。
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潜力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的管理人因素,褚健的过往经历有可能会导致不少投资者对其产生回避的态势。并且,公司招股说明书中还明确提及,实控人褚健直接和间接控制的股份占上市前25.3%,成功上市后比例将降至22.77%,由于公司股权较为分散,中控技术存在上市后被潜在投资者收购控制权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地位不稳定,对公司经营管理或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而除了管理层风险之外,公司当前绝对龙头地位下的业绩增长态势,也并非固若金汤。
成长空间天花板已至?
自动化控制系统起家,中控技术历二十年发展已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据了解,1999年成立之后,公司逐步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成为服务于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定位于满足流程工业企业的“工业3.0+工业4.0”需求,主营业务为提供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现场仪表、工业软件以及运维服务等在内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及服务,核心产品DCS、SIS、APC等市占率名列前茅。
根据睿工业统计,2019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7.0%,连续九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7%,在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ARC统计,2019年度,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4.5%,排名第二;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26%,排名第一,较2018年度13%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翻番。
{image=1}
然而发展空间的逐步临近天花板,正让公司业绩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据了解,根据工控网《2020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2019年度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865亿元,较2018年度仅小幅增长1.8%。工控网预测,2020-2022年中国自动化市场也仅有6%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而其中中控技术最核心的集散控制系统(DCS)方面,根据睿工业出具的《2019年中国DCS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度国内DCS市场规模为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睿工业预计2022年至2027年,DCS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也仅剩5-6%之间。
{image=2}
规模增速放缓的同时,市占率提升留给中控技术的空间也不多了。数据显示,DCS市场CR4已从2010年的48.1%提升至2019年的68.2%。最大的细分市场化工行业CR5从2010年的72.8%提升至2019年的82.0%。公司在化工、石化及电力三个行业的市占率都经历了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24.5%、13.3%以及1.6%分别提升至2019年的40.7%、29.7%和13.3%。SIS方面,中控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4.5%,排名第二,仅次于康吉森的26.4%。
近年来得益于持续提升工控系统市占率,和围绕控制系统,发力自动化仪表及工业软件业务两大成长逻辑,公司目前营收、净利润仍处于增长态势。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37亿,同比增速19%,归母净利润实现3.65亿,同比增速28%。
但对比公司近年成长历程来看,公司营收增速自2018年24%同比增速下滑了近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年的28%相比于2017年的220%和2018年的75%,均有明显下滑。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中控技术2019年15.6%的增速,对比2017、2018年分别261.8%、92.7%而言,则有更大落差。
{image=3}
目前看来,依赖当前主要业务的中控技术,其实增长动能已经所剩无几,公司也表示工业“4.0”业务是公司未来最大看点,但对于这部分而言,公司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据招股说明书资料显示,公司2016-2019年及2020上半年“工业3.0”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3.54亿元、17.28亿元、20.03亿元和9.3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38%、81.26%、79.43%和77.85%;公司“工业3.0+4.0”及“工业4.0”业务的收入合计分别为2.91亿元、3.19亿元、4.32亿元和2.1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04%、14.99%、17.12%和17.56%。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工业3.0+4.0”和“工业4.0”业务占比不仅较低,且在近年来都未有提速态势。公司明确提示,受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等影响,未来“工业4.0”时代发展趋势及进程较难预测,因此公司“工业4.0”业务发展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一方面,公司还提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DCS系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包括上下游装备协同大规模联合控制、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控制优化、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和预测性诊断等等。智能制造背景下对DCS产品技术实现快速升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的需求,给DCS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意味着,未来工业“4.0”时代的产品需求或许并不是当前产品简单的迭代更新,跨越式升级于中控技术而言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除此之外,财务安全性方面也给中控长期发展提供了一些压力。
财务问题不容小觑
发出商品的高账面价值和长库龄,同样是中控经营中的潜在负面因素。据了解,受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项目投运周期较长的影响,公司发出商品金额较大。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发出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 7.85亿元、8.7亿元、 11.37亿元和 13.3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25.98%、23.57%、22.42% 和 25.10%。其中一年以上库龄的发出商品账面余额占比分别为 27.53%、27.93%、24.66%和 20.22%,均在 20% 以上。
公司表示未来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张,发出商品金额还可能进一步增加并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如果出现项目未能及时投运的话,一方面会占用营运资金,使得公司流动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
与此同时,公司还存在长账龄、高逾期率的应收账款问题,并且可能在疫情影响之下出现加剧。数据显示,中控技术报告期各期末,一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 43.08%、36.49%、34.87%和 42.02%,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中的逾期金额占比分别为 26.82%、27.02%、25.83%和 25.42%,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公司主要客户以制造业为主,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制造业投资的下降,直接影响公司下游行业需求的同时,还有可能加剧中控的应收账款风险。
综上而言,由经历跌宕起伏的浙大前副校长褚健一手创办的中控技术,虽然确实具备行业绝对龙头的优势,但基于管理层问题、成长空间逐步临近天花板的业绩增速下滑、新业务领域开发风险以及财务安全性因素考虑,被机构一致唱多的“光环”背后,究竟还有哪些值得投资者注意和思考的东西?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熠
绿地金融“合伙人计划”曝光 业内称合伙人模式有三种目的
{image=1}绿地金融董事长兼总裁耿靖乐居财经林振兴发自北京一则投资合伙公司的股权变动,令绿地金融的“合伙人”浮出水面。乐居财经获悉,6月19日,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金融”)和上海绿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绿地投资”)纷纷退出投资企业——上海廪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10%。00011天邦股份前三季度净利增235倍 专家称猪周期尚未到顶
本报记者吴奕萱见习记者邬霁霞10月26日,天邦股份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4亿元,同比增长235倍。0000碧桂园发布“以股代息”计划 最多发行8.3亿股
【在线直播解盘】中信建投|乘风破浪——2020夏季资本市场峰会总量论坛长城基金雷俊、招商证券张夏:创业板能否成为中国纳斯达克?泰达宏利庄腾飞:券商股历史大行情回顾与今年下半年的股市投资机会风格切换了吗?|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没到指数牛,风格难切换,现在像13年9月风格切换了吗?|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不要犹豫,抓紧切换0000大众加码在华新能源业务 入股国轩高科参与江淮混改
全面拥抱电动化的大众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十分紧迫。其中,大众汽车在亚洲市场对电池的需求,从2025年开始将增至每年150GWh,中国市场对应的装机量也将达到75GWh。在此背景下,大众汽车在中国参与一家排名靠前、有技术储备的动力电池企业,当是必然之举,而“底子不差、盘子不大”的国轩高科颇具吸引力。⊙俞立严周健○编辑邱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