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08

双十一股价折扣榜来了:阿里美团满300减50 京东满300减6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11 15:56:580

原标题:双十一股价折扣榜!阿里、美团满300-50,京东满300-60...高层重磅发声:科技创新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来源:21金融圈

{image=1}

在双十一全民“剁手”之际,没想到股价那么的折扣力度更大!

11月11日,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四大互联网巨头股价继续大跌,其中美团在昨天重挫10%之后,今日继续大跌超过6%;阿里巴巴、京东大跌超过8%,腾讯跌超5%。

{image=2}

{image=3}

{image=4}

{image=5}

{image=6}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刊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通俗来说,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利用规则、算法、技术、流量分配等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交易等等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存在垄断行为”。此次问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打击投资情绪,受此消息的影响,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集团、美团等港股互联网平台企业集体大跌。

{image=7}

以港股股价计算,阿里两日市值蒸发7568亿港元,京东两日市值1640亿港元,美团两日市值蒸发3130亿港元,腾讯两日市值蒸发5895亿港元。以此累计,ATMJ两日市值合计蒸发1.8万亿港元。

截止11月11日收盘, 阿里巴巴跌超8%,市值缩至53869.08亿港元,让出港股市值第一宝座。腾讯跌近5%市值54009.94亿港元,超过阿里。

A股“双11”概念股折戟

A股“双11”概念股多数折戟。互联网零售方面,南极电商早盘上涨5.09%,苏宁易购下跌1.89%,壹网壹创跌2.24%,值得买跌4.26%;美妆板块,珀莱雅跌0.56%,丸美股份跌3.28%;快递板块全线收绿;网红经济指数早盘下跌1.56%。

尚纬股份早盘继续涨停。11月8日晚间,尚纬股份并购深度绑定罗永浩的直播公司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揽子方案出炉,包括互为条件的现金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两部分。收购完成后,罗永浩直播电商业务最重要的运营主体星空野望将纳入尚纬股份合并报表。随后,尚纬股份连续收获三个涨停板。

{image=9}

若尚纬股份此次并购成功,A股将集齐薇娅、李佳琦、辛有志、罗永浩四大主播相关的概念股。另外三大概念股新文化、梦洁股份和起步股份早盘均下跌超1%。

“双11”再次引爆全网狂欢。今天凌晨0点至0点30分,天猫总销售额半小时破3723亿元,赶超去年。0点刚过26秒2020年天猫双11就迎来了流量新峰值订单创建峰值,达58.3万笔/秒。

品牌数据方面,11月1日至11日0点35分,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亿元俱乐部”已经达到342个。据统计,目前已有苹果、欧莱雅、海尔等342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其中,1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

{image=10}

其他平台的数据也颇为可观。

京东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11.11再次创造纪录。

苏宁易购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1点线上订单量增长72%。

小米公司11月1日至11月11日3:25,中国区新零售全渠道总支付金额突破100亿元。

仅以天猫和京东两大平台的数据来看,其公布的累计超5700亿元的销售额已超过了A股1450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总和。

周小川:科技创新催生巨大动能 也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式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在催生巨大动能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球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减贫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其次,人工智能颠覆传统产业,基因编辑技术进入实际应用,引发结构性失业和社会伦理等问题。第三,互联网科技巨头掌控大量数据和市场份额,形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此外,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也成为全球关注重点。科学无国界。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物理、网络联结不断加深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高度网络化、全球化,人才、知识、技术、资本各类创新要素全球配置、快速流动。推动科技创新与加强科技治理已离不开国际合作。

{image=11}

央行、银保监齐发声:如何有序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这不仅是监管一直在探索的长期命题,也是金融科技行业热切关注的方向。

11月6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在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以创新监管工具为基础,以监管规则为核心,以数字化监管为手段,加快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

同日,11月6日,中国银行(维权)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金融科技方面,我们一方面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同时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实体经济做贡献。我们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

央行主管媒体此前不久刊发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一文指出,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的本质特征,金融业传统上面临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和币种错配风险,以及一些总量和结构性问题都继续存在,短期内也看不出有实质性改变。但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利用科技红利,近年来不断涉足金融领域,对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形成严峻挑战。加快建设和完善大型互联网企业监管框架,已迫在眉睫。

{image=12}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