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沃土
原标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沃土
本报记者 贾 丽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30年,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腾飞的缩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苏宁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未来希望中国资本市场能够更具韧性和活力,更好地服务广大市场主体。”近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借力资本市场
实现规模扩张
苏宁是与中国资本市场同发展的零售巨头。从创立之初到现在,苏宁已走过了30个春秋。
2004年,苏宁易购前身苏宁电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募资3.95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第一股。如今,苏宁易购已成为O2O智慧零售企业,并由零售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在登陆资本市场的16年里,创始人张近东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2001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第一个10年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国有控股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监管体制也得到逐步完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执法体系也在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开始建立集中统一监管体制。
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让张近东看到了机遇,他开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进行完善。2001年,张近东首次对苏宁电器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正式在设立不久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很快便成长为龙头股,此时张近东的股权也已经稀释到公司的三分之一左右;股权分置改革,苏宁很快实现全流通;再融资改革,苏宁成为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后首家完成再融资程序的企业,增发募资12亿元。
此后,张近东进一步稀释手中的股权,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带动企业全面规模扩张。随后苏宁通过几次定向增发,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全面完成了横向全国店面布局,开始向纵向发展渗透。
“从2004年上市到现在,苏宁易购每一次转型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坚守服务用户的本质,30年不忘初心,持续在零售、物流、金融等核心能力建设上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效益,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可以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苏宁易购赢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张近东感慨地说。
在苏宁发展的过程中,张近东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将企业做大做强。苏宁围绕互联网零售主业进行了大量的收购和参股,收购中国香港的香港镭射、日本LAOX、红孩子、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八成股权,参股字节跳动、阿里,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渠道、品类、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些资本动作的背后,张近东有着自己的战略考虑。
“苏宁的初衷、核心动能不是并购。连锁发展时期,苏宁没有收购一家企业。最近这些年有收购和参股,但背后是有逻辑的,是基于战略布局的需求。”张近东说:“总体来看,苏宁的收购一定是围绕场景建设和完善,从互联网转型到智慧零售,苏宁的核心发展逻辑是全场景、全品类、全客群。苏宁的布局战略不是简单的垂直象限的,实际上布局的是从渠道到场景、到能力,还包括很多互相配套的资源,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生态。”
张近东回忆:“第一次收购是在2009年,苏宁收购了日本LAOX,当年年底,我们又收购了香港镭射。这两个市场都有自己的商业文化,企业有自己完善的供应链,我们通过收购去了解它们的文化并拓展市场。”
收购红孩子时,苏宁已经进入到互联网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摆在苏宁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家电化”进入全品类。“我们认为如果有机会能够和垂直领域里的一些专业企业协同的话,可能会更快达成目标。所以我们对红孩子进行了收购,红孩子不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公司,但是它对于我们对母婴领域的认知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张近东说。
而拿下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张近东更着眼于未来和全产业链的布局。“苏宁做的并购看重两件事:第一,我们认为未来消费者的消费一定会由商品领域进入到内容领域,对内容的消费是获取用户、留住用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第二,未来在苏宁的发展中,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重要场景,而通过对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的收购,苏宁能够快速补足优质的线下场景资源,补足百货和快消短板,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业态布局。”张近东表示。
拥抱互联网 打造新苏宁
借力资本市场,苏宁易购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营业总收入从2009年的58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9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9亿元增长到98亿元,公司近10年营业收入增长362%,净利润增长238%,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16%,总资产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
今年是苏宁创立的第30个年头。从苏宁电器到苏宁云商,再到苏宁易购,苏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变革史,历经专业零售十年、连锁零售十年、互联网零售十年,张近东带领苏宁完成了两次重大转型。
其中,互联网转型让张近东印象最为深刻。“10年前,在公司开启互联网转型的时候是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当时我们就清醒地看到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于是决心突破自我。当时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苏宁,外界把苏宁这一转变比喻成‘壮士断腕’,今天回看,正是因为那时的决定,为我们赢得了转型的时间,赢得了智慧零售发展的未来。”
两次重大转型奠定了苏宁当前的发展基础。“我们的每一次转型都是基于对行业、企业发展的深入思考而做出的谨慎选择,都是针对新的消费需求所做出的必要调整。我们的转型不是赶潮流,而是在坚守零售本质不动摇中,对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时代浪潮下的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是企业长期互联网发展积累的结果,目的是持续引领零售变革,为用户创造品质生活。”张近东说。
“当前,数字经济已进入全球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新技术的不断渗透将对零售的业态、运营模式、商业模式迭代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在零售行业内加速万物互联的未来网络生态的构建,促进数据互联互通。作为国内最大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企业,苏宁围绕智慧零售在5G领域的布局正在全面展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宁物流5G卧龙无人车在苏州送出了第一单商品。我们希望能够在新基建的加持下,加快推进仓储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打造物流新基建样本。”张近东说。
张近东把苏宁的未来10年定义为“场景零售服务十年”,苏宁也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这一战略为下一个10年发展明确了方向,这是基于苏宁长期核心零售能力的积累,以及对于零售生态日益开放趋势的判断做出的选择。未来10年,苏宁将持续构建零售业的赋能型生态平台。”
如今,苏宁仍在扩张和整合之中。在苏宁发展大快消事业以来,其先后整合苏宁线上生鲜、母婴、家乐福等多种业态,加速扩张快消品类。
张近东直言,我们将会持续整合业态,重点就是加强业态的数字化建设和生态融合,最大程度地凸显苏宁的场景和智能供应链优势,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苏宁对新业态的探索也不会停止。“希望家乐福在场景创新、供应链融合、产业融合、数字化等方面通过不断地升级改造,完成从‘传统大卖场’向‘全场景生活服务中心’的蜕变,加速将家乐福供应链以零售云的方式向全社会开放。”
张近东说,未来,自己还有很多事想做。“目前我个人也在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公司内部年轻管理干部的成长,以及去更加深入的了解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是行业的未来。”
资本市场30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众多企业的成长。“希望中国资本市场能够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普惠更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张近东强调,未来10年,苏宁将与中国资本市场共成长,为中国制造和零售业的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苏宁将更加紧密地依托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打造“新苏宁”。
责任编辑:王蒙
煤炭协会倡议:大型煤企要发挥带头作用 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企业做好迎峰度冬期间“保安全、保供应、稳价格”工作。大型煤炭企业要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带头作用,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将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以下为倡议书原文:责任编辑:薛永玮0000凯盛科技回应“被纳入18家市值管理公司名单”:第一时间进行自查 确认不存在该类问题
证券时报e公司讯,凯盛科技(600552)就“叶飞事件有人将凯盛科技也纳入到18家名单中”的传闻回应称,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该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自查,对董监高和实控人进行了问询,确认公司不存在该类问题;对不负责任“乱写名单”的人员,我们将保留法律追责权力,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自媒体中相关的名单已经变化,敬请广大投资者不信谣不传谣。责任编辑:王蒙0001能链NewLink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来源:大众日报大众日报记者王晓芳近日,能源产业互联网公司能链NewLink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领投方为招商局资本旗下基金,中金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加持。此轮融资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母公司能链融资、子公司能链物流独立融资,以及能源资产管理基金设立。2021年3月,能链获得贝恩资本、招银国际等3亿美金投资。至此,能链2021年累计融资超40亿人民币。(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晓芳报道)0001化妆品贴上量子标签 消费者谨防陷入“黑科技”骗局
来源:法治日报消费者谨防陷入“黑科技”骗局化妆品商家将产品贴上量子标签吸引顾客购买□本报记者韩丹东□本报实习生陈祎琪{tb}{trcms-style="tr"}{td}{/td}{/tr}{/tb}0001赌王何鸿燊葬礼首日仅限至亲参加
{video=1}何鸿燊设灵仪式于7月8日至10日在香港殡仪馆举行,8日予亲属致祭,9日公祭,10日举行大殓和出殡仪式。仪式后遗体会暂存于香港殡仪馆,待明年择吉日下葬昭远坟场。责任编辑:霍琦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