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获乙肝研究最高奖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首获乙肝研究最高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博士,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11月12日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这一奖项,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乙肝基金会设立,旨在奖励给对乙肝相关科研和治疗做出重要推动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被誉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2011年去世的巴鲁克?布隆伯格因发现乙肝病毒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也是乙肝基金会的共同创立者。
巴鲁克?布隆伯格奖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誉。此前,肝脏及器官移植开拓者、201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斯塔茲尔博士,因发现丙肝病毒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哈维?阿尔特博士,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主席安娜?洛克博士等,也曾获得该奖。
发现病毒受体,揭示乙肝感染奥秘
李文辉2001年从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担任讲师。2003年非典(SARS)爆发后,他和同事日夜奋战,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了SARS病毒的受体ACE2,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2007年,李文辉回国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开始聚焦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经过5年的潜心攻关,他的团队终于发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
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2.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国约有80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30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由于现有药物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须终身服药。
乙肝和丁肝病毒必须先与肝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才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实现对人体的感染。因此,找到病毒的受体,对于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建立更好的体外和动物研究模型,以及研发出有效的新药,都至关重要。
然而,寻找乙肝病毒的受体绝非易事。自巴鲁克·布隆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乙肝病毒后,全球的科学家就前赴后继、寻找乙肝病毒感染人类肝脏的“金钥匙”。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一无所获。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李文辉团队终于在2012年11月找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
同年11月,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乙肝受体工作“激发了实现慢乙肝治愈的雄心”
此次李文辉荣获巴鲁克?布隆伯格奖,得到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国际同行的认可。
与迈克尔?亨顿一起荣获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和查尔斯?赖斯,均对李文辉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image=2}
“在对乙肝病毒逐步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李博士增加了重要的篇章。”哈维?阿尔特博士说,“他对乙肝病毒受体的发现为阻断受体的疗法提供了依据。我对李博士的杰出发现非常认可。”
查尔斯?赖斯博士则如此评论:“这是对真正变革性发现的最恰当的认可。对难现踪影的乙肝病毒受体的追踪持续了几十年,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实验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失败了。文辉和他的团队的成功为乙肝病毒学提供了非凡的新工具,并重新激发了学界实现慢性乙肝感染功能性治愈的雄心。”
美国乙肝基金会主席、巴鲁克?布隆伯格研究所共同创始人蒂莫?布洛克博士认为:“(乙肝)领域高度认可和感谢李博士在乙肝受体研究上先驱性工作”,“李博士的工作位列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中”。
国际公认的抗乙肝和丙肝病毒药物研发领袖——内森尼尔?布朗博士说:“李文辉博士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就像蒂姆?布朗克指出的,乙肝病毒的受体这么多年都非常难捕捉到,而理解乙肝病毒的入侵机制除了能对乙肝病理生理学提供更加精确的理解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潜在的治疗方法”。
中国研发的乙肝新药曙光初现
乙肝病毒受体的发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李文辉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国际知名的乙肝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都在采用他创建的研发技术体系开展后续研究和药物开发。
李文辉自己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和自己的夫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制品中心主任隋建华合作,多年来一直在潜心研发治疗乙肝的新药和新疗法。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希望的蓓蕾: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乙肝候选药物为国际首创,于去年进入临床试验,目前进展顺利;其余多个相关候选创新药物,有的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有的已开始申报临床试验。
“获得巴鲁克?布隆伯格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个奖应该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得知获奖消息后,李文辉表示,很高兴受体发现上的工作能促进对乙肝感染的理解并催生新药的研发。
“我和同事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乙肝研究和药物研发上有新的突破。”他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杨杰
新冠病毒源头找到了?
病毒溯源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科学家的每一次研究和发现,都在一步步逼近真相。撰稿|一一{image=1}在新冠病毒持续在全球传播之际,科学界从未停止寻找这种病原体的源头。围绕新冠病毒溯源的课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德国科学家:全球99.5%新冠感染源都来自意大利,而非武汉0000深圳:对罗芳水产市场周边片区居民全面开展核酸检测
深圳罗湖宣传部官方微信号8月16日援引罗湖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消息,8月14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罗湖区水贝盒马鲜生超市1名员工在汕尾陆丰市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经排查,水贝盒马鲜生超市发现2名员工核酸检测阳性,结合其临床表现,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0000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林逸同志遗体在福州告别
林逸于1987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3年9月至1957年2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1957年2月至1959年1月在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研究生班专业学习。担任民进福建省委会领导后,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1959年1月至1993年4月在福州大学机械系任教,认真撰写提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系交流。0001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7例 累计确诊8482例
据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5日下午消息,截至当日0时,香港新增5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5例。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482例。(总台记者周伟琪金东魏可枫)责任编辑:杨杰0001Zara母公司疑似悄悄从官网撤下抵制新疆棉声明
自H&M、耐克等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众怒后,更多国际服装品牌也被爆出曾发表过类似言论或声明,其中包括西班牙时装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该公司曾其官网上发表“对强制劳动零容忍”的声明,称该公司确认和新疆任何企业没有任何商业联系。不过,《环球时报》记者25日早晨发现,Inditex似乎已悄悄将这份声明从其官网撤下。#Zara母公司疑似悄悄撤下抵新疆棉声明#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