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交付量大增266%
原标题:小鹏汽车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交付量大增266% 现金储备达199.98亿 来源:快科技
11月12日,小鹏汽车于今日公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这也是小鹏汽车上市后的首份财报。首先在销量层面,2020年第三季度总交付量达8,578台,较2019年同期的2,345台同比增长265.8%,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3,228台增长165.7%。
具体车型上,王牌车型P7交付量达6,210台,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为325台。本季度交付的P7中,98%支持XPILOT 2.5或XPILOT 3.0。当前,小鹏P7已经成为小鹏的销量支柱车型。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9.90亿元(2.9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4.50亿元增长342.5%,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5.91亿元增长236.9%。
2020年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98亿元(2.80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3.99亿元增长376.0%,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5.41亿元增长250.8%。
2020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同比改善14.7个百分点,这也是小鹏汽车的毛利率首次转正。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人民币199.98亿元(29.45亿美元)。充足的现金储备,有效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再扩大。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作为小鹏汽车上市后的首份季报,我们取得了强劲的运营与财务业绩表现,这主要得益于 P7交付量的快速上升。”
自今年二季度开始的P7批量交付,将小鹏汽车的三季度总交付量较去年同期提升了两倍多,并推动总收入同比增长了342.5%。
近期,随着P7肇庆工厂产能的不断提升,小鹏10月份的总交付量达到了3,040台,同比增长了229.0%。其中包括2,104台P7和936台G3。截至2020年10月31日,已累计交付了8,639台P7。小鹏P7也成为我国纯电高端轿车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与销量业绩随之增长的还有小鹏销售网点,以及超级充电站。目前,小鹏全国销售网点已达116家,服务网点达50家,覆盖国内城市58座。超充站已投入运营135座,覆盖城市50座。
此外,9月28日,小鹏汽车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40亿元人民币融资协议,合力打造广州制造基地。该基地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届时,除了在广东省肇庆市拥有的年产10万台的自有工厂外,小鹏汽车的产能还将会显著扩大。
在10月24日,小鹏汽车举办了第二届汽车智能日,小鹏汽车推出了一系列尖端自动驾驶和车内智能功能,包括高速自主导航驾驶(NGP)和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同时还推出了全语音车载系统,能够实现全场景的连续对话功能。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面向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热爱科技的中国中产消费者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智能电动汽车。小鹏汽车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变革,引领未来出行方式。
责任编辑:王婷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市场利率上升会给复苏带来风险
{image=1}“虽然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前景改善,但可能会转化为与整个经济相关的更广泛的融资条件收紧。这样的紧缩还为时过早,并将对进行中的经济复苏和通胀前景构成风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欧洲央行网站登载出的对欧洲议会的讲话中表示。“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确保政策支持继续成为跨越疫情且经济进入良好复苏的桥梁”。0000汉莎与工会达成削减成本协议 避免2.2万人大裁员
{image=1}北京时间25日消息,德国汉莎集团周四表示,已与独立空乘人员工会(IndependentFlightAttendants‘Union)就一揽子劳动力计划达成一致,将节省5亿欧元成本,以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影响。汉莎表示,这一揽子计划包括暂停加薪、减少飞行时数和相应的薪酬,以及暂时减少对公司养老金计划的供款。0000特朗普的连任前景受到经济困境的威胁
在美国经济中蔓延的苦难正在对特朗普11月的连任计划构成重大威胁。根据彭博社的计算,主要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年同比变化加上失业率的痛苦指数,预计将在11月创下历史新高。彭博经济学家AndrewHusby周二的报告称,从历史上看,这样的增长与现任政党在白宫的失利有关,而现在“对挑战者有利的信号从未如此强烈”。{image=1}0000QE带来的现金正爆满市场!美联储隔夜的这个警报可能被忽视了
{image=1}对于美联储的4月会议纪要,市场似乎都在关注对于开始讨论缩减QE的暗示以及有关通货膨胀的措辞,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会议纪要中有关隔夜逆回购的内容在未来几周将变得更加重要。美联储暗示,如果公开市场隔夜借贷成本持续走低,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可能需要调整工具,从而将基准政策利率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