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498

公募该担心么?首只银行”主动权益产品“两个月收益近7%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12 22:11:450

公募该担心么?首只银行”主动权益产品“两个月收益近7%,破门而入的“大象”已在“起舞”!

来源: 资事堂

作者 | 陈嘉懿

编辑 | 袁畅

银行资管机构能不能自己管好一只权益产品?

市场以前的看法是不能!

但招银理财用行动擦去了“不”字——能!

根据资事堂的统计,招商银行旗下招银理财公司9月中旬高调发行的业内首只主动权益产品,迄今最新净值已达到1.0694元(11月10日净值)。

这个盈利水平在近两个月的内地混合型基金中可以排到前35%,考虑到建仓带来的仓位迟滞,或许未来这只权益产品的收益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对招行来说,这只产品的初步成功不仅意味着其产品架上多一只潜在的优质品种,也意味着其绸缪已久的资管全产业链策略取得关键突破。

而对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招银理财为代表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悍然进入公募基金业务“核心地带”——股票投资管理业务——意味着不一样的挑战和危机来临。

{image=1}

01

近两月涨近7%

招银理财发行的这只主动管理的纯权益产品名为招银理财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后简称“招卓一号”)。

这只产品于9月下旬成立已经运作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11月1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如今单位净值已经达到1.0694元,再创新高。这也意味着,该产品累计涨幅已近7%,大致上进入了有序运作状态。

{image=2}

而这个业绩,放在全市场近3500只混合型基金中,大致位于前35%。

考虑到建仓初期的仓位迟滞,或许未来这只权益产品的收益率排名还会进一步上升。

02

掌舵者谁

而该只产品,确实是一位公募基金界的老将在操刀。

{image=3}

相关信息显示,招银理财权益直投部门由其权益部总经理朱红裕带队管理,他同时也担任招卓一号的基金经理。

朱红裕曾经是公募基金界的明星基金经理。他是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曾就职于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安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在国投瑞银基金任上,他的业绩开始起飞,随后出任过国投瑞银的投研部门负责人等职务。

他后来追随国投瑞银当时的总经理尚健进入弘尚资产出任首席投资官。在加入招行前,他还曾担任过红杉资本(中国)副总裁。

丰富的经历背后,朱红裕还是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曾获“中国基金业金牛奖”、“中国基金业明星奖”以及2012年度晨星标准混合型基金冠军等一系列的重要奖项。

03

仓位已经不轻

产品说明书显示,招卓一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40%+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4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

也就是说这是个典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基准设置,同时比较强调港股配置。

成立近两个月后,招卓一号的仓位如何呢?

以11月9日的净值涨幅和“招卓一号”的基准对比,该产品仓位已经在5~7成。

之所以有个范围是,考虑到朱红裕的选股可能和基准指数有所偏离。历史上,朱红裕也是一个比较“敢”的基金经理。

若以同样股市有喜人表现的11月5日数据测算,亦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整体来说,目前“招卓一号”的仓位至少是半仓以上。

04

港股占比较重

“招卓一号”招募说明书可见,该理财产品可直接或间接投资A股和港股市场。而从净值的种种迹象看,“招卓一号”或许花了较大比例投资于港股资产。

{image=4}

{image=5}

例如,11月6日,该产品净值跌幅约0.19%。但是,当日沪深300略微上涨,这显得较为奇怪。而当日恒生综合指数微跌,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解释。

再如,10月21、22日两日均出现了超过0.1%的涨幅,而这两日沪深300指数均有所下跌,而恒生综合指数有所上涨。

而且,“招卓一号”对于港股投资的”野心”是很明显的。不仅是基准,而且在产品介绍页面的常见问答方面,亦有关于港股的表述。

{image=6}

05

具体品种何如?

招卓一号可能参与的品种有待公开信息披露,但是朱红裕调研的纪录则很集中。这能相当程度推测他的偏好。

今年9月以来,招银理财调研多家中小创公司,比如,科创个股奇安信,创业板个股开润股份、帝科股份;以及中小板个股海鸥住工、广电计量、苏州银行、洽洽食品、宁波银行等。

从调研个股看,朱红裕率领的团队还是偏向成长股风格的,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关注颇多。

招卓一号产品设计了股票对冲机制,着重设计股指期货作为空头权限。因此,不排除相关资产部分涉足了衍生品。

{image=7}

不过,据招银理财团队此前所述,他们会慎重使用这个“差异化”工具,或者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