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要出山?
原标题:希拉里,要出山?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当选总统”拜登考虑提名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近日拜登团队抓紧排兵布阵,除了希拉里,此前有英国媒体透露,奥巴马也可能会重归政坛,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
{image=1}
美媒报道指出,拜登团队希望这个职位的任命,能够突出联合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并帮助美国恢复在国际组织中的威信和声望。
报道称,在希拉里可能被提名的消息传出之际,拜登正试图改变世界领导人对美国的外交关系的看法。拜登曾说,“我要让他们知道,美国回来了。我们会回到游戏中。”
CNN称,11月7日,希拉里曾在推特上称赞拜登“赢得了总统大选”。
“选民已经表态,他们选择了拜登和哈里斯作为我们的下一任总统和副总统。”希拉里在推特上写道,“这是一张创造历史的门票,是对特朗普的否定,也是美国的新篇章。感谢所有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继续前进,一起努力。”
希拉里曾在前总统奥巴马任职时期担任国务卿一职,而在1993年至2001年间则曾为第一夫人。
希拉里曾在与特朗普的美国总统角逐中落败,她在竞选期间的一些言论与行为也成为了批评家持续关注的地方,尽管大选失利,但她却一直受到公共关注,其中也不乏支持者。
与此同时,美媒也担忧,提名希拉里将引起极大的争议。2016年,希拉里在竞选时曾爆出“邮件门”事件。《华盛顿观察家报》表示,希拉里的提名预计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
此外,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拜登可能会提名前总统奥巴马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
今年美国大选期间,希拉里和奥巴马的存在感都非常强,其中希拉里甚至可以说贯穿了整场选举。奥巴马则在拜登选举进入到了关键期之后才站出来,陪伴拜登进行了多次巡回演讲,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帮助拜登在中间选民群体里拉票助选。如果拜登最终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希拉里和奥巴马将获何职,备受关注。
{image=2}
目前,拜登已经在着手构建下一届政府的骨干团队。谁来担任国务卿?谁来担任白宫办公室主任?备受舆论关注。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第一批任命名单已经拟好。
报道称,罗恩·克莱因被选定为美国第46任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作为拜登最信任的人之一,克莱因获得了白宫办公厅主任这一关键职位。
报道分析称,由于负责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最高级别官员的任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的同意,这就意味着,共和党保守派决不会接受民主党激进派或左派代表担任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负责人。
{image=3}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在这种情况下,“温和的中间派”最有可能出任拜登政府的国务卿,即民主党参议员库恩斯或前副国务卿布林肯。
布林肯与拜登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近20年前,两人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共事时期。自那时起,布林肯就一直是拜登在外交事务上的臂膀。
俄媒特别提到,不管他们两人谁获得这一任命,莫斯科都别指望新国务卿对俄友好,因为两人都曾发表过对莫斯科的尖锐抨击。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环球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文件显示暴力执法致黑人死亡的警官保释金为50万美元
责任编辑:张迪据明尼苏达州第四司法区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暴力执法致死事件中的前明尼阿波利斯警员德里克·沙文的保释金定为50万美元。{image=1}明尼苏达州刑事事务局于美国当地时间5月29日逮捕沙文,同时指控其犯有三级谋杀罪和二级故意杀人罪。而和沙文一起执法的另三位警员目前尚未被拘捕或受到指控。据悉弗洛伊德的家人已经要求以谋杀罪起诉所有涉事警员。{image=2}0000警察逮捕一名黑帮成员,日本市中心突然出现多声枪响
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目前已经被警方逮捕。日媒报道称。神户山口组系下属组织池田组的一名58岁干部及另一名男子受伤,原标题:日本市中心突然出现多声枪响,警察逮捕一名黑帮成员[环球网报道记者崔天也]30日下午,日本冈山市市中心发生一起枪击事件,目前已被送往医院治疗。报道援引警方消息称,此次枪击事件中,警方将此次事件作为黑帮内斗进行调查。0000约翰逊拟推翻北爱特殊安排 大限将至英国要硬脱欧了?
{image=1}记者|肖恩最后一轮脱欧谈判刚刚拉开帷幕,英国首相约翰逊就急于打破现有协议框架,开启极限施压模式。而双方角力的焦点依然是北爱尔兰问题。约翰逊政府预计在当地时间9日公布《内部市场法案》部分条款,很可能彻底改写英欧谈判的方向,甚至危及爱尔兰岛的和平局势。0000法媒:马克龙呼吁全球集体行动抗击新冠疫情
新华社巴黎2月15日电(记者陈晨)据法国《星期日报》14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该媒体专访时表示,国际社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应采取“快速、有效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行动”。马克龙说,“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投入到与变异新冠病毒的斗争当中。如果没有快速、有效和团结一致的国际集体行动,我们将面临病毒乘虚而入的风险”,只有通过开展更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才能赢得抗击疫情这场“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