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寻钱记:“大象转身”进入深水区 长城、比亚迪等掀发债潮
来源:时代财经
今年以来,车企除延续去年的发债热潮外,亦纷纷寻求股权融资以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其中,仅吉利、东风两家车企就拟通过回归A股募集合超400亿资金发力“新四化”转型。
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可转债,用于新车型研发项目和汽车数字化研发项目,两者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均为40亿。
时代财经梳理获悉,作为2019年车企发债队伍的“新面孔”,长城汽车近两年来发债动作频频,截至今年10月中,其已先后8次发行企债,发行规模达100亿元,其中,仅2020年发行的就达60亿元。
无独有偶,除了长城汽车外,截至今年11月17日,包括、等车企都发行或发布了发行企债的预案,发行规模、数量近300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发行规模(357亿元)。
在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看来,车企“发债潮”与汽车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期息息相关,但受车市下行等因素影响,车企盈利能力下降又与转型压力形成矛盾。“基于车市种种变局,即使是盈利能力强如长城,也不得不借助发债来筹集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11月17日,他对时代财经说道。
2019年,受车市遇冷等因素影响,上市车企进入发债高频期。据时代财经梳理数据获悉,A股22家整车企业中,5家车企先后发行了企债,发行规模达357亿元,逼近2015年至2018年的发债规模总和(约387亿元)。
进入2020年,A股上市车企发债融资热度依旧不减。截至今年11月中,A股22家整车企业,宣布企债发行或发布发行预案的车企有3家,包括长城汽车、金龙汽车和比亚迪,发行规模或拟发行数量合计达290亿元。
具体来看,比亚迪在今年4月发布了一期公司债,发行规模达20亿,而长城汽车则在今年5月、7月、8月、9月、10月分别发行了6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合计60亿元。
而在发行预案方面,发行可转债成为车企发债类型的新趋势。除长城汽车外,比亚迪先后宣布拟发行100亿公司债和15亿可交换债券。时代财经梳理近5年来车企发债情况获悉,仅和先后在2016年、2017年发行了企业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合计约56亿元。
而尽管去年车企发债已进入高频期,但发债类型主要集中在超短融、公司债、中期票据等。据时代财经梳理,在2019年已发行的357亿元企债中,超短融达185亿元,占比达51.8%;其次为公司债,发行规模达105亿元,占比达29.4%。其中,过往十余年未发行过债券的车企龙头,先后在去年9月、11月发行了两期公司债,发行规模达50亿元。
除了A股外,美股蔚来汽车今年也先后在2月6日、14日及3月5日累计完成了4.35亿美金可转债融资。
在业界看来,今年以来,可转债备受车企青睐或与车企融资环境收紧有关。
据悉,对于发行人来说,可转债发行要求较高,对公司盈利能力、合规情况均具有较高要求,与此同时,可转债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公司的融资需求。
“今年以来债券违约的很多,车企的融资环境不太好。”11月17日,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对时代财经表示,“超短融资券一般都是哪个应付账款快到了,手头紧,借点钱先还上,好的企业大概属于现金流管理的一种,目的是最小化成本。可转债就是到期后可部分或全部转成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除掀发债潮外,今年以来,车企融资方式更趋多元,配售新股、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拓宽A股融资渠道等备受青睐。
具体来看,今年5月29日,公告称,通过配售6亿股新股,筹集所得款项净筹64.47亿港元,准备用于业务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用途;随后,今年9月18日,也宣布已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该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41亿股新股。
而今年下半年以来,港股上市车企冲击A股上市也蔚然成风,包括吉利、东风、恒大汽车先后宣布回A。
继吉利9月1日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创下28天“闪电过会”后,的IPO步伐也在加速。深交所官网显示,10月17日,东风集团的IPO申请已被创业板受理并进入已问询状态,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车企IPO募集到的资金,主要聚焦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新四化领域。在业界人士看来,港股上市车企扎堆筹划A股上市,除了相关政策便利外,与传统车企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催生资金需求息息相关。
近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公开指出,传统车企的融资比以往更加频繁,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机会。它们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不是债券融资,更多用新能源、自动驾驶、燃料电池等新兴概念讲故事,很少有企业再用融到的资金扩建工厂,而是大多投入研发或补充流动资金。
事实上,据吉利汽车方面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04.2亿元,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产业收购项目投资总额和拟使用募集资金均为30亿元。
而东风集团股份则在招股书中提到,募集到的210亿资金计划用于三个方向,为全新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以及补充运营资金。其中,高端电动品牌岚图汽车将获得70亿元投资。
同时,不少车企新能源业务板块分拆上市亦被提上日程。据悉,继今年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提速后,其动力电池板块也在筹备上市,按照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受访透露,比亚迪计划在2022年前将旗下电池业务拆分出去独立上市,以筹集资金进行发展。而近日,广汽集团也传出旗下广汽新能源将以埃安(Aion)为品牌进行独立运作,后续可能会寻求科创板上市。
此外,此次拟大规模发行可转债的长城汽车,融资投向也主要聚焦新车型研发项目和汽车数字化研发项目。长城汽车在公告中称,新车型研发项目方面,主要投资于长城汽车自主品牌的车型研发,包括4款SUV车型、2款皮卡车型以及3款新能源车型;数字化研发项目方面,则投资于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软硬件一体化研发、汽车智慧云端服务产品研发等。
{image=1}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公告
在业界人士看来,开发智能汽车投入很大,比传统的燃油车投入要大得多。传统的燃油车“进化”可以基于原有的平台进行改动,费用不会太高。但新能源智能汽车要大量的开发软件代码,要建立生态系统,其项目费用可能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因此必须要融资才能开发出来。
据麦肯锡估算,一家主机厂若想在“新四化”各个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大约需要在10年内投入约5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年在新四化领域投入500亿元,其中仅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就将近3000亿元。
而基于转型所需的资金压力,不少跨国车企纷纷选择“抱团取暖”的模式。其中,去年7月,宝马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宣布,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达成一项长期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共同组建一支12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今年6月,大众汽车和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将基于电动化、商用车、自动驾驶展开合作等。
“一方面,最近几年是汽车行业转型调整期,车市下行叠加疫情影响,车企盈利能力下降,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其次,新四化发展迅速,车企要想不被落下,只能跟进,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最后,自主品牌高端化成为新潮流,高端品牌的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任万付对时代财经表示。
发生了什么?港股多只小市值公司集体闪崩 均和凯基有关
1月6日消息,港股小市值股票上演小型股灾,华盛国际控股跌95%,成交12.46亿股,涉资近1亿港元;BENGSOONMACH一度大跌近97%,现跌幅收窄至约95%,成交9.53亿股,涉资1.2亿港元;首都金融控股现跌近93%,成交8.69亿股;GBA集团跌90%,先机企业集团跌近77%,汉思能源跌79%。0000汇控跌近3% 创52周新低
新浪港股讯,汇控(00005)跌2.99%,报32.4元,最低价为32.35元,创52周新低,最高价为33.65元,主动卖盘68%;成交2782.93万股,涉资9.16亿元.以现价计,该股暂连跌4日,累计跌幅9.37%。现时,恒生指数报24545,升87点或0.36%;恒生国指报10095,升61点或0.62%;主板成交456.22亿元。0000中金:紫金矿业给予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8港元
中金发布报告,指紫金矿业(02899-HK)推行股票激励计划,反映对长远增长前景的信心。报告指公司目前有多个核心项目稳步推进。目标价升至8港元,跑赢大市评级。该公司股价现报7.3港元,跌1.35%,成交量808.70万,成交额5909.77万港元。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今天 两位80后程序员敲钟:快手市值冲破13000亿
创业十年,程一笑和宿华两位80后程序员缔造了快手。今天,背后投资方们向投资界讲述了这家巨无霸的崛起历程。作者I周佳丽报道I投资界PEdaily刚刚,快手敲响了港交所上市锣声。投资界获悉,2月5日,快手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短视频第一股诞生。此次IPO,快手发行价为115港元,开盘暴涨193%至338港元,市值冲破1.3万亿港元。0000美团点评:Q1总收入为167.54亿元 去年同期为191.73亿
新浪财经讯5月25日消息,美团点评:2020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67.54亿元人民币,市场预期为161.14亿元,去年同期为191.73亿元。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