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78

微众银行六年考:2019年不良贷款率1.24% 同比增长143.14%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19 13:38:175

微众银行六年考

来源:首财--首财研究院

{image=1}

有时,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巨型蚂蚁上市叫停,阿里烦恼不言而喻。

另一箱,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继续春风行走。11月12日,腾讯控股三季报显示,第三季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332.55亿元,同比增长24%。而在上月,国信证券研报曾指出,蚂蚁集团合理估值1.7-2.5万亿,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约为1.2-1.8万亿。

显然,腾讯金融已是房间里的大象,想低调示人也难。

玩味的是,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澎湃新闻撰文称,有自媒体爆料某些银行已开始抛弃蚂蚁,转向跟腾讯做联合贷。

真实度,留给时间做答。但众所周知,网络小贷规定调整是蚂蚁IPO搁浅主因。而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新规下,腾讯金融科技战略没太大改变,因公司“微粒贷”业务主要由微众银行提供,而微众银行持有银行牌照。

此言一出,旗下微众银行同样是低调也难。持牌真香,只是就没有任何漏洞风险么?

01

持牌香冷思:租金贷泥潭 微粒贷乱象

也是这个月,蛋壳公寓资金链危机的新闻刷屏。作为其合作“租金贷”业务的关联方,微众银行深陷租金贷烦恼。

相比房主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被停水停暖的房客更为可怜,尤其是一边交着租金贷利息,一边被逐出住处的用户已愤怒爆棚。

{image=2}

11月16日,微众银行表示,协助解決租赁纠纷、尽量保护租户利益。至少2021年3月31号前,“租金贷”暂不上征信。

责任担当、大爱精神,值得肯定。然这显然也是一个权宜之计:“征信保护”时效期只有4个多月,后续租客该怎么办,还有疑问。

并非恶意揣摩,据媒体报道,一位前蛋壳公寓员工透露,微众银行是蛋壳公寓金融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目前蛋壳公寓租房贷款余额或在30-40亿元左右。一旦变更为坏账处理,相关金融机构损失不小。

最终结果如何,留给时间做答。

面对教训,能否以此为戒,堵住漏洞隐患或更有价值。

拉长维度,隐患点其实早有发生。

掐指算来,自2014年底获批,微众银行作为首批民营银行已走过6个年头。

大股东腾讯的互联网基因,对其影响深远。从业务看,明星产品“微粒贷”贡献了主要利润来源。

公开信息显示,“微粒贷”是其2015年5月推出的小额信贷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民众,特点是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截至2019年末,“微粒贷”已向近600座城市超2800万客户发放超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额超3.7万亿元。

在金融业,向有所谓“二八定律”——80%业务和利润来自于20%客户,决定了80%长尾客户的实际需求无法被很好满足,这也相应成为一个市场空缺。

从此看,微粒贷低门槛、高效率、广覆盖符合普惠精神,积极作用不容否认。

需求即是价值。事实证明,背靠腾讯大树,海量需求叠加微信流量,该业务增长快速。截至2019年末,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破2亿,法人客户达90万家。

然零售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品控、风控质疑也不断袭来。

据媒体报道,早在“3·15”前后,微众银行投诉数量与日俱增,其中针对微众银行“微粒贷”的投诉占比高达九成。

截至11月18日18时,首财君查阅聚投诉平台:有关微众银行投诉达4698条,解决率33.4%,有关“微粒贷”投诉达4351条,解决率51.9%。黑猫投诉上,微众银行有1154条投诉。微粒贷投诉更高达5877条。

骚扰、辱骂、恶意恐吓、暴力催收是投诉高频词。

{image=3}

{image=4}

11月15日,用户7523556612在黑猫投诉称“威胁我要爆我通讯里,打电话给居委会,朋友和亲戚,然后不停引诱我,非让我自己说出我以后不想还钱了,最后对我人身攻击辱骂我和祖先。”

除暴力催收,还有高利息、套路贷等投诉。

10月12日,投诉人“郭斌” 在聚投诉上表示“在微众银行多米贷借款8400,分期12个月,实际要还11000多,包含管理费一个月200,利息过高,年利率超标,前期有暴力催收现象”;

{image=5}

4月17日,李先生在聚投诉上也称:2019年1月份从瓜子二手车分期买辆车,车价39200一直正常还款,20年4月份无意看到还款计划每月分为车贷及消费贷,车贷月还款962.54消费贷月还款158.76元,还36期,首付11769,贷款额31966,这里边就多出来了很多费用还不算那个消费贷金额,要求退还多余费用以及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网曾报道,据天风证券测算,“微粒贷”为联合贷款。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放贷出资20%,获得利息收入的30%(利息分成占比/出资占比=1.5)——“微粒贷”实际最高年利率能达27.375%。

上述推测数据是否准确,值得商榷,但从用户投诉及蛋壳事件看,衍生风险不可不察。

{image=6}

02

王者“不安”因素

今年7月份,有媒体报道,多位用户投诉微众银行以“贷款审批”为由,未经授权私自查询个人征信,影响个人后续业务办理。

如用户李先生在聚投诉表示:“本人于2020年6月10日查询征信报告,报告显示微众银行于2019年11月18日以贷款审批为由进行征信查询,本人从未在微众银行及相关平台上申请过贷款,且微众银行未经本人授权(纸质或者电子版形式)对本人征信情况进行查询。”

据了解,银行主要在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两种情况下会查询个人征信。银行只有在用户授权(纸质或者电子版)情况下,才有权利查询个人征信信息;而银行频繁查询个人征信,会对个人征信产生负面影响。

“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是违法行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

玩味的是,就在6月,行业已有处罚案例: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的13名相关负责人因对“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违法行为负有责任,累计罚款68万元。

罚单之下,微众银行是否应警钟长鸣。

往期看,微众银行也不是罚单避雷者。

2019年8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发布处罚信息:微众银行被罚20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9.1万元。被罚事由为财务部门负责人未经核准履职长期未整改、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组织员工经商办企业、员工使用本行贷款购买股票及期货等。

2020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三批)》:金融类软件微众银行的小鹅花钱,因涉及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账号注销难问题被通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背靠腾讯、不愁流量的微众银行,在零售业务上大快朵颐,但另一面,身为民营银行先行者、佼佼者,保持合规敬畏、实操忌惮也是应有之义。

并非恶意夸大。众所周知,银行业具有风险滞后因素,而负债经营更增加了防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性。

去年以来,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巨变,尤其是今年疫情影响,加剧了企业生存困难,也让银行不良率面临反弹或攀升压力。寒流之时,微众银行资产质量、业绩能力能否经住周期考验,需要时间观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六年过去,我国民营银行数量实现从0到19的突破。但从业者间差距越来越大。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家营收加起来,基本相当于其余民营银行之和。

头部效应下,微众银行整体成绩单堪称亮眼:2019年营收148.7亿,同比增长48.26%,净利润39.5亿,同比增长59.66%。

实际上,自成立以来,其经营业绩一路飙升。营收每年保持50%以上增速,净利增速超过40%。仅5年时间,其净利规模已接近上市城商行第二梯队的水平。

对比同行,微众银行更傲视群雄;行业老二、老三网商银行、新网银行,2019年盈利分别为12.56亿元、11.33亿元。总资产方面,截止2019年年底,微众银行总资产2912.36亿,排在第二位的网商银行为1395.53亿元。

差距之大,微众的王者效应不用累言。

但这不代表其没有“不安”异色。

2019年,微众银行在行业内率先将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标准由逾期90天改为60天,不良贷款率1.24%。此前的2018年、2017年为0.51%和0.64%。换言之,2019年同比增长143.14%。

行业看,这也是个较高数据:网商银行、亿联银行、苏宁银行、振兴银行、三湘银行、蓝海银行分别为1.3%、1.21%、0.88%、1.15%、0.59%、0.48%,客商银行甚至为零。

同时,拨备覆盖率也从2018年的848.01%降到2019年的444.31%。截止2019年底,微众银行负债总额2751.16亿,贷款余额1629.66亿,同比增长36.01%。总资产收益率也有下降:2017年为2.17%、2018年1.64%、2019年为1.55%。

今年疫情来袭,银行业形势更沉重些。虽然微众银行暂未公布相关数据,但从行业看,民营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从2017年末的24.25%降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14.29%,目前已不及银行业14.41%的平均值。

行业分析师郝瑞指出,民营银行成立六年,处在业务快速增长的阶段,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资本金快速消耗,高资本充足率优势逐年收窄,资本补充压力显现。微众银行占据体量业绩优势,表现也更突出些。

2019年,民营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15%,而微众银行为12.9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没有线下网点,吸收客户存款困难,多数互联网民营银行过多依赖同业负债。以微众银行为例,其同业负债占比2018年之前处于高位。2015年至2017年,该行的同业负债分别为65亿元、385亿元和467亿元,三年飙升618%,负债结构占负债总额比例高达63%,而其客户存款分别为14.5亿元、32.9亿元和53亿元,三年增长2.65倍,与同业负债增长规模相差不少。

截至2019年末,微众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363亿元,比年初增长53%,存款在负债中占比接近86%,同业占比14%。

升降之间,微众银行压力几何,也许甘苦自知。

上升到行业层面,据证券日报报道,目前,部分民营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息揽存,月付利息年化收益率最高超7%。

业内人士指出,多数民营银行线下网点较少,甚至互联网银行本就没有停业网点,知名度和认可度相对要低。自然负债面临较大压力,不可避免要存款收益揽存。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银行是一个高利润行业,因而资本参与积极性很高。但银行又是高风险行业,其负债经营特性决定银企须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聚焦民营银行,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其对利润有更强追求。换言之,其从事高风险运作和金融创新的冲动也更强烈。如何加强自控自管能力、夯实发展质量,是一道严肃考量。

03

不足与失调 快慢机

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包括微众在内19家民营银行的共同思考题。

疫情突袭,经济下行周期内,面对系统性压力,金融业稳健力、盈利能力首当其冲受到挑战。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民营银行盈利表现优于行业,净利65亿元,同比增长14.04%。

但纵向对比,优势已明显收窄,2020年三季度末3.66%的水平已相较2017年末的4.52%下调0.86%,与其他银行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究其原因,民营银行股东自身资金承压,持续投入能力受到影响,同时,客户收入下滑支付能力趋弱,能承受的利息成本也在下降。叠加金融科技公司及同行竞争因素,贷款利率走低,资金成本走高,也在情理中。

构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加快优化大银行经营发展方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监管层改革初衷,也是民营银行存在意义所在。

目前看,政策开放性与包容性空前,有利激发民营银行发展活力。而民营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制度架构、薪酬竞争等也更利于其创新发展。同时,国民生活办公日益互联网化,也让智能存款与互联网贷助贷日益成为主流,民营银行的特色、细分业务对全银行业革新有鲶鱼意义。

不过,整体看,民营银行因发展时间短、规模小,离激活大任还有不小距离。由于线下网点严格受限,线上开户又缺实质性突破,与互联网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变得势在必行。但更多创新尝试、边界突破,也意味着风控、品控意识要加强。

换言之,在快速规模化、效率化的同时,还需防止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毕竟去风险、强监管、高质量发展是行业常态。有时,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一时粗放逐利,往往后续有大学费要交。

站在6年节点,对于正处漩涡的微众银行而言,想来有更深体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译文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