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五个着力点
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于2020年11月11日-1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年会以“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与国际合作”为主题,围绕“十四五”规划框架、2035年远景目标、技术创新与合作、全球共抗疫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韧性金融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探讨。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参会并在大会“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单元中做主旨演讲。
钱克明指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并依托于大国内部经济可循环的优势。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循环弱化,国内大循环动能相对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可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为支撑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也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其次,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顺应高质量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市场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需要更高质量的供给、更好的供求衔接、更多的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更好统筹市场资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再次,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作为。新冠肺炎疫情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此背景下提出新发展格局,要凝聚更多开放共识,深化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钱克明指出,新发展格局将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两个循环不是孤立的,而是联通的;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替代的,而是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他表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坚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国内投资和消费,有利于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二是坚持发挥国际循环的重要作用。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新发展格局强调扩大内需,但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并不矛盾,绝不是以内需替代外需,而是要打造吸引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三是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中国需求与国际供给体系有机衔接,为促进国际循环创造更多条件。另一方面,要联通国际循环,为国内循环提供必需的能源、资源、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国内大循环。
四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同时,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内外经贸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相互衔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开放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钱克明还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市场是全球的稀缺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各国创造更多共享中国市场的机遇。
二是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近年来,中国实施一系列主动开放举措,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今年我们再次缩减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需审批设立的外资企业比例已经不到1%。未来我们将继续缩减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开放。
三是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我们将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深入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更好发挥“试验田”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有益探索。
四是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继续深化同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加快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在贸易投资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政策、规则、标准等“软联通”。
五是进一步完善开放规则。规则和信用是国际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石。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继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