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考2021年1月9日至11日举行,4.6万多人报名
原标题:上海春考2021年1月9日至11日举行,4.6万多人报名
考生们关心的2021年上海春考时间定了。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透露:春考是上海高考的重要组成,2021年的春考确定在1月9日至11日举行,全市7万多名考生中有4.6万多名报名了春考。2021年春招院校有所扩容,新增加了两所,分别是上海立达学院和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至此上海春招院校总数达到25所,2021年春招总计划有望突破2500个,25所春招院校招生简章预计春考之后正式公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玉祥表示,早在20年前,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改变“千军万马过秋考一座独木桥”的状况,上海设计了春考制度,但当时的春考对象只针对往届生。2015年起,新高考改革将春考对象放宽到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幅增加招生院校和招生计划,并将招生层次全部锁定在本科层面。这一改革举措提升了春考的人气与价值,2015年以来每年都有数万考生选择报考春考,1万人左右填报春招志愿、参与春考招生。
春考分两部分考试,一是1月9日至11日的语、数、外三科统一文化考试,二是3月中旬的院校自主测试。春考语、数、外试卷的难度系数设置与秋考一致,春考成绩将于1月下旬公布,达到志愿填报最低资格线的考生可以填报最多两个专业志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政、史、地、物、化、生7科学业水平合格考中任何一科没有取得合格成绩,则不能填报春考志愿。
刘玉祥提醒考生,“考”和“招”是两个环节,对于还没有想清楚要不要参加春招的春考报名考生,特别是对预计语、数、外三科成绩合计260分左右至360分左右的考生来说,应当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春考备考。
根据统计,每年春招录取的2000多名考生分布于上海全市200多所高中,每所学校春招成功者从一两人到数十人不等,至少有120多所高中每年都能稳定输送10来位春招成功的考生。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春招模式决定了录取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只要从现在开始加倍努力,不论考生身处哪所高中都有春招成功的希望。
附2021年上海春招院校名单:
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兴伟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立达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黑龙江:调整呼兰区孟家乡红旗村红旗屯等3地风险等级
2021年1月3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获悉,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从2021年1月31日12时起:在中风险地区呼兰区孟家乡中,新增红旗村红旗屯为管控单元;在高风险地区呼兰区兰河街道中,新增富强村五队为管控单元;在中风险地区道里区抚顺街道中,新增地德里小区205栋6单元为管控单元。(总台央视记者张艺馨)责任编辑:郑亚鹏SN2380000揪心!3385万人次受灾!但洪水中,这一幕幕真的很暖
连日来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侵袭截至7月10日14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等27省(区、市)3385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195.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image=1}{image=2}灾害面前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各地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灾为清理杂物他一头扎进污水里在安徽宣城洪涝灾害救援现场0000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倾斜加剧 亟待修缮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阁楼式建筑。这座九百多年前建于辽代的木塔,全部架构由卯榫咬合而成,展现了我国木结构体系建筑的极限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最近百年来应县木塔一直处于部分楼层倾斜、扭曲的状态,而且逐渐加剧。近几年来,专家持续对木塔进行毫米级的监测和基础研究,希望及早制定修缮方案。(总台央视记者韩逾昊董琪琪)责任编辑:张玉SN2340000澳印日美为何建不成“反华”同盟?美媒说出两个理由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月27日文章,原题:为什么构筑新反华同盟会失败?与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共处,令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感到不自在,它们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合作进行防范的举动可以理解。然而,这改变不了亚洲历史的进程,原因很简单:一、四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和脆弱性不同;二、也是更根本原因,它们处在错误的博弈中。亚洲的战略大博弈并非军事,而是经济。0000国新办:年底实现云南迪庆 怒江州府通高速公路
云南省迪庆州、怒江州是深度贫困地区,云南交通部门负责人在今天(28日)国新办举行的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目前迪庆、怒江的交通重大项目,下一步云南省还将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继续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