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回应半剂量方案可显著提升疫苗有效性
原标题:阿斯利康回应半剂量方案可显著提升疫苗有效性
来源:第一财经
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周一宣布了一项令人意外的临床试验结果。在一部分疫苗接种者中,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首剂疫苗的用量减半,间隔一个月再接种第二剂全剂量疫苗,那么可以显著提升疫苗的有效性。
{image=1}
半剂量给药出于偶然
临床研究显示,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共同研发的这种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平均有效率达到了70%,但是在一部分半剂与全剂相结合的受试者中,产生了90%的有效性,而在两剂全剂量的受试者中,有效性仅为62%。
阿斯利康官方未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作出解释,但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在英国临床试验中,我们发现一些受试者在接受半剂量的疫苗后反应原性较低,这促使我们探索这种给药方案的有效性。”
此前,阿斯利康生物药物研发部负责人梅内·潘加洛斯(Mene Pangalos)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半剂量给药的原因是出于偶然。他还说道,首剂半剂量以及一个月后全剂量的疫苗接种方案比使用两次全剂量的方案耐受性更好。
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表示,研究小组一直希望尝试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但他们也没有预期到不同的方案会对疫苗有效性有如此显著的影响。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较小剂量的疫苗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启动。”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称,但强调这仅仅是一种推测。
新方案尚未正式获得批准
目前半剂量和全剂量相结合使用的临床方案尚未被授权批准。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阿斯利康将在本周开始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进行讨论,以改变其新冠实验性疫苗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以增加可能更有效的剂量方案,并评估两种不同剂量方案的潜力。
在提及关于未来临床方案实施的情况时,阿斯利康总部方面回应道:“我们看到了这一给药方案的很多优势,并正开始与监管机构讨论将这种剂量组合用于进一步临床研究的相关事宜。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临床试验项目中充分评估每种组合。”
此前辉瑞和Moderna实验性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都达到了接近95%。对此,牛津大学疫苗负责人安德鲁·波拉德(Andrew Pollard)教授表示,很难比较不同厂商研发的疫苗之间不同的有效性。
在提到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疫苗是否具有长期保护作用时,波拉德教授表示:“我们对至少持续一年的免疫反应感到乐观,但是该试验仍然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确定其持久性。”
在比较与辉瑞和Moderna疫苗相比具有何种优势时,阿斯利康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疫苗能够在正常冷藏条件下(2-8摄氏度)的6个月内进行存储、运输和处理。”
阿斯利康方面还表示,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预计在2021年将滚动生产30亿剂疫苗。“我们也将在全球运用三期临床数据开展紧急使用或有条件上市的申请。”该公司称。
此外,阿斯利康中国的合作伙伴康泰也正在为该疫苗在中国的上市做准备。康泰生物近期表示,用于该疫苗生产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建成。“我们一致期待这款疫苗能于明年在中国获批上市。”阿斯利康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刘玄逸
1000亿美元涌向价值ETF,成长股的时代结束了吗?
来源:万得资讯在疫情时代即将结束之际,价值投资似乎正式回归。自去年11月以来,逾1000亿美元涌入价值投资ETF,投资者正从风险较高的投机性成长股,转向已黯淡多年的价值类板块。事实上,据报道,作为一种战略,价值投资现在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随着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即将冲击市场,这种转变可能会继续下去。0000欧洲汽车销售在8月遇挫 引发对年降幅或超过20%的担忧
汽车制造商在从大流行复苏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次大挫折,意外疲软的销量表明该行业今年的表现可能比预期还要糟糕。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周四表示,8月份新乘用车注册量暴跌18%,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降幅缩窄趋势。7月份销量同比仅下滑3.7%。此前,根据欧洲前五大国家(共计占地区总销售的近四分之三)报告的数据,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MichaelDean预计当月降幅为15%。0000途牛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 收“退市警示函”
责任编辑:刘玄逸2019年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6.99亿元人民币,使得途牛(TOUR.US)股价延续跌势。近日,一封来自纳斯达克的“退市警示函”使公司再次受到关注。0000投资者建议马斯克合并旗下所有公司 马斯克:好主意
{image=1}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与与一位特斯拉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引发了人们无限遐想:或许有朝一日,马斯克旗下的所有公司将合而为一。一位名叫戴夫-李(DaveLee)的特斯拉投资者向马斯克提议,将他旗下所有公司——特斯拉、SpaceX、Neuralink与BoringCompany合并为一家公司。马斯克对这一建议回应称:“好主意。”责任编辑:于健SF0690000对冲基金遭到轧空之际 GameStop狂潮惊动了拜登和鲍威尔
这事的起头似乎一切都单纯可解,可以回溯到2019年,就是一些人在留言板上针对一个奄奄一息的连锁商场交换意见而已。现在事情闹大了:对于倾向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专家,这就是在财富不均时代下一个大卫对抗巨人的寓言。或许是特朗普主义和民粹主义反击“众家精英”的残留遗绪。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