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癌症早筛第一证来了 百亿市场或将爆发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国内癌症早筛第一证来了!百亿市场或将爆发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宋子乔)讯,25日,中国首家专注于癌症早筛的生物高科技公司诺辉健康宣布,国家药监局已于11月9日批准公司旗(金麒麟分析师)下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在预期用途中明确常卫清适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常卫清”由此成为国内目前唯一一款获得注册证的癌症早筛产品。
据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叶青介绍,“常卫清”研发历时7年,临床试验入组5881名受试者,历时16个月,研发投入共一亿美元,目前售价为1996元。该产品目前围绕居家取样展开,通过顺丰快递、京东、EMS等物流商把样本送到诺辉健康中心实验室检测。用户可在送出样本后的五天内,通过手机端看到检测结果。
而根据Clear-C的l临床试验结果,常卫清对于肠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5.5%;对于进展期腺瘤的检测灵敏度为63.5%,高于传统的便隐血检测两倍以上;对结直肠癌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6%。
结直肠癌早筛产品成功落地,而朱叶青还透露,诺辉健康目前有两个产品已进入后期阶段:幽幽管可以居家通过粪便检测幽门螺旋杆菌,进而去检测胃癌。这个产品已经报至药监局,预期会在明年拿到诺辉第二张医疗器械证。
另一个产品是筛查宫颈癌的产品宫证清,预期会在明年开始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但这个临床实验时间会比较长,3年甚至更长时间。” 朱叶青称。
早筛检测 癌症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
兴业证券9月14日发布研报称,癌症早筛是基因测序行业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随着国内部分早筛产品落地可期,早筛检测将成为癌症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考虑到癌症人数上升、国民健康意识增强、检测价格有望降低等因素,该机构预测中国癌症早筛市场将达到百亿级规模。
而癌症早筛产业链分为上游测序设备商、中游早筛检测服务商、下游终端用户。兴业证券称,上游测序技术壁垒高,下游医院用户较强势,因此现阶段行业竞争主要依托企业自身研发和营销能力。当前中国癌症早筛正处于发展初期,融资空间广阔,未来爆发可期;在此过程中,拥有强技术、强渠道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相关A股上市公司并不多。贝瑞基因(000710)为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肝癌早筛项目PreCar在全球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进展最快、数据最优,子公司和瑞基因的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已上市。
南微医学(688029)专注于微创诊疗器械领域,为内镜耗材龙头企业,国联证券在11月11日研报中称,该公司受益于内镜早筛开展率上升及进口替代,明星产品“和谐夹”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逯文云
美邦服饰拉出九连板 小心成为接盘侠
投资研报【机构调仓】徐开东、邢西明持仓泄露!1股十大流通股东惊现7大“牛散”(名单)【主力资金】“钢铁侠”怒掀涨停潮!1股有翻倍空间?(三条主线精选受益股)【超级大单】翻倍小妖股逆势涨停(附下半年面板行业供需推演及行情预判)【机构调研】深度好文!2021更像那一年?对比2010和2018,找到了这些“隐藏信息”妖股年年有,今年特别多。0000面值退市风险“利剑悬顶”:两股面临“生死时速” 谁将步入后尘
来源:财联社财联社12月10日讯,两只“破面股”再次陷入退市危机。*ST刚泰(维权)已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金钰(维权)紧随其后,连续12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根据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票面值)的,属于终止上市的情形。0000“买者自负”:两名个人投资者起诉*ST安信 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请求
记者|张晓云{image=1}12月3日,*ST安信(600816.SH,下称安信信托)公告更新两起诉讼新进展,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投资人全部诉讼请求。公告称,近期公司收到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就“安信?稳赢株洲电商产业园项目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涉案信托计划”)项下两位自然人投资者诉安信信托营业信托纠纷案作出的两份一审民事判决书。0001飞利信董事收警示函 配偶短线交易公司股票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证监局关于对石权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2021〕188号石权:经查,你担任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期间,你的配偶张丽名下证券账户分别于2021年7月19日买入公司股票、2021年11月10日卖出公司股票。0000新宙邦第三季度增速放缓 董监高、控股股东多次公告减持
新宙邦于10月13日盘后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3.95亿元,同比增长55%-65%。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升温,电池化学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受疫情影响,含氟医药中间体市场需求增加;管理上有效控制产品成本。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