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要对控制疫情策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11月25日-27日,“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召开。26日,在年会“构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讨论中,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薛澜进行了分享,从应急管理的角度谈新冠疫情应对的风险管理策略。
{image=1}
“中国在新冠高风险阶段的防控策略我们非常清楚,防控的挑战就是要防止病毒大规模传播和病人死亡,所以我们的政策目标就是降低传播、拯救生命。我们采取的措施也非常清楚,降低传播风险,同时争取一些资源拯救病人。”薛澜说。
薛澜指出,现在这个阶段,新冠疫情它有反复,风险已经控制住了,但是有反复的可能。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怎么样来防止它的反复,尤其是防止局部性甚至更大规模的传播。
“但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新的政策目标,就是要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所以这两个的话怎么去权衡?防控策略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样能够把新冠反复的风险压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薛澜说。薛澜认为:
首先,我们要对控制新冠疫情策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社会对新冠疫情的可接受水平是什么?可能在英国觉得很难完全控制,那就要与狼共舞,对它的风险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这是在欧洲,包括在瑞典要采取全民免疫。那么在中国我们可接受的程度是什么?这个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是不一样的。”薛澜说。
第二、新冠肺炎风险控制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一个所谓效益递减。
“把横轴看成是控制传播风险成本,纵轴是我们取得的健康效果,在风险水平比较高的时候,我花同样的成本取得的收益是比较大的。但是一旦我们进入到后期阶段,要想把水平控制下来,花同样成本的话,风险降低或者收益增高的这种水平是非常有限的。那我们在哪个点上,我们这个社会就说控制在这儿就行了,所以这种成本效益的分析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做的。”薛澜说、
第三、是不同风险之间的权衡。
“新冠肺炎防控最好办法就是隔离,但是隔离在家,很多人时间长了也会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所以这之间就是风险怎么去权衡。更大的角度来看,风险防控和经济箫条之间的风险也需要去平衡。”薛澜说。
薛澜表示,首先要有更精准的风险分析,第二就是在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怎么去进一步做决策。
“应急的情况下,这个决策比较好做,那我们就全力以赴,这一点中国做的是非常坚决,为全世界树立了典范,我们也最快的去恢复。那么到了现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就进入到所谓的E模式,就是怎么样能够把二者,就是把新冠肺炎风险控制和经济箫条的风险,这二者之间怎么样更好的权衡,这一点的话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要进一步更好的决策。”薛澜表示。
在薛澜看来,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群体的风险沟通。
“希望这次疫情能够把这个风险的概念,风险治理的概念能更深入人心。能让大家觉得,我们采取各种行为都有一定风险在内,那我怎么样去理性选择,在不同行为之间去更好的符合心理风险偏好的选择,同时能让全社会更理性的在风险治理方面做出我们的选择。”薛澜表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