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727

湖北:全省开发区年创GDP超2万亿 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0.62%

新浪财经综合2020-11-30 12:02:281

原标题:全省开发区年创GDP超2万亿

——写在《湖北省开发区条例》颁布一周年之际

来源:湖北日报

2019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湖北省开发区条例》,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湖北省开发区条例》颁布近一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勇当改革桥头堡、创新排头兵,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方面成果丰硕,开发区日益成为我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0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2家、省级开发区81家,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7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3家。全省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20273.35亿元,同比增长8.03%。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50个,同比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111.54亿元,同比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10232.76亿元,同比增长8.43%。第三产业增加值5976.44亿元,同比增长9.5%。高新技术企业6164个,同比增长7.9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63.85亿元,同比增长10.62%,占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一半以上。

东湖高新区

阔步迈向“世界光谷”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集了66名两院院士、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四,跻身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

光谷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等,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四大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正在迅猛崛起。

近一年来,东湖高新区在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基础上,又推行行政服务“就近办”,用“互联网+政务”手段服务办事群众,致力打造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服务的“光谷样本”。2019年,全区新增企业超过2.7万家,同比增长35.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71家,总数达2899家;新增上市公司3家,总数达44家。今年1-10月,全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累计指标同比实现正增长。

今日光谷,正迎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的集中爆发期,加速向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迈进。仅2019年,光谷就创造了“六个第一”——全球最大产能的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线投产;全国第一款64层高端自主芯片量产;全国第一条全流程5G智能生产线投运;全省第一家海外上市互联网企业;全省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首台汉产氢能源乘用车。

“十四五”,东湖高新区走实走稳“三步走”迈向“世界光谷”的第一步,打造成国家创新驱动的排头兵、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主引擎,建设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长江中游“两山”理念的样板区。

武汉经开区

数字新城赋能“中国车谷”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近年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汉南区)着力打造“中国车谷”和数字新城,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升至第十。

顺应下一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趋势,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两头并进,汽车产业生态圈日渐完善。投资近百亿元的东风云峰项目年底试投产,东风岚图高端电动汽车即将量产。雄韬氢燃料电池、国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华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T3出行华中总部等项目相继落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年内将建成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未来,武汉经开区将积极推进两轴——东风大道“先进制造大走廊”、长江沿岸“科技新城发展带”建设,促进两核——沌口中心城与纱帽新城联动发展,其中东风大道沿线13公里驻扎近2万家企业,是武汉经开区发展主轴。依托中国电子华中数字产业园、浪潮华中总部、京东云华中总部、科大讯飞等项目,积极打造经开数字新城,赋能千行百业。

聚合“数智网端”与汽车产业发展合力,武汉经开区致力于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强化在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地位,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

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中央网信办于2016年支持在武汉打造独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勇担使命,拿出核心腹地40平方公里,规划投资105亿元建设网安基地。4年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建设一期4平方公里产教融合核心功能区,重点布局学历教育区、在职培训区、研究院区、产业发展区、共享服务区五大片区,克服模式新、资金紧、体系繁、时间急、疫情重等多项困难,筹资逾75亿元完成网安学院、培训中心、展示中心等主要项目建设。

目前,网安基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初具雏形。已引进优质网络安全企业注册117家,签约项目61个。国际网安标准会议、上合组织网安专家工作组会议、“黄鹤杯”网安人才与创新峰会等国内外顶级赛会活动相继举办。全国网络法治建设培训班等培训活动成功举办。网安学院今秋顺利开学,武大、华中科大约1300名本硕博学生和160余名教师入驻。网安基地一期已由建设期转入运营发展期,二期17.3平方公里正规划建设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园区。

襄阳高新区

构建高新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襄阳高新区系国家级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外资企业108家,共有美、英、法、德、俄、日、韩、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进区投资,美国康明斯、法国标致雪铁龙、日产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共28家。2019年,该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28位。“容缺审批”被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全通版”食品药品许可证、不动产抵押权变更登记、“两无一免”简化退税流程等3个案例入选全国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该区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即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成长培育链条,已有200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41家企业符合瞪羚企业申报条件。今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5%。

开展重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研发机构。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深圳湾科创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签约落地,24家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新设立校企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院士专家站总数达18家。

西陵经开区

“首席服务官”激发双创活力

西陵经济开发区实施“首席服务官”“首席网格长”制度,相应干部全程为企业排忧解难,并整合优质创业创新资源,为初创企业提供“创意创想—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产业化”全链条的生产周期服务,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双创生态链。

“十三五”期间,园区建成各类省级创新平台52个,总部企业147家,市场主体累计4.7万多户。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1家,引进双创项目117个,培育孵化企业1200多家。

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迅速建立,葛洲坝一公司、力帝机床等4家企业研发平台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创谷、715创意产业园、住邦科技园等6家孵化载体提档升级为省级科技孵化器。园区已建成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各类研发平台81个。开展“产学研”合作42项,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力帝机床被评定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

责任编辑:邓健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