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黄燕铭:明年上半年A股机会或来自两大核心“动能”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预言已成真,国泰君安黄燕铭:明年上半年A股机会或来自两大核心“动能”!
来源:每经牛眼
今年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板块轮动的特征,投资者如果没有踩准节奏,很有可能“赚了指数不赚钱”。今年8月中旬,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曾在公司举办的一场网络直播中预测,未来一个季度,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会有所休整,市场投资机会将回归周期股和消费股。
今日(12月2日),国泰君安证券于海南三亚举办2021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午,黄燕铭就明年“市场大势与投资策略”发布了最新观点。
{image=1}
图片来源:国泰君安
他认为,相比今年二、三季度经济在疫情影响下主要靠政府的基建投资拉动,而2021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动能主要来自于消费和出口,这两股力量是决定2021年上半年行业和板块选择的核心动力。
明年上半年沪指仍难站稳3500点
今日(12月2日),国泰君安证券于海南三亚举办2021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就明年A股“市场大势与投资策略”发表了最新观点。
就宏观经济层面,黄燕铭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在节奏上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中2021年一、二季度经济复苏的“前高”已经在2020年的11月份普遍形成预期,后续需重点观察明年一、二季度经济的“前高”是超过预期、符合预期还是低于预期,这会影响2021上半年的大盘节奏。至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的确定性则是在不断上升,这对2021上半年的股市是有利的。
{image=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过他也表示, 2021上半年的货币在边际上是收紧的,下半年才有可能略有放松。目前“价稳量控”的货币政策预期正在形成,而且这种预期在2021年的上半年还有被进一步加码的趋势,会给2021上半年的股票市场带来压力。
今年8月中旬,黄燕铭曾在公司举办的一场网络直播中预测,今年6~7月的这波上涨行情,到当时为止暂时告一段落,后市是横盘震荡逐级抬升的过程,但站稳3500点的难度较大。而截至今日,上证指数今年内还没有触及3500点。
今日黄燕铭预计,未来半年多的时间内,大盘或仍然难以突破3500点,“从现在开始到2021年一、二季度,上证综指仍将维持在3100~3500点之间的横盘震荡,期间即使能够上穿3500点,但也很难站稳3500点,需要继续回到这个区间寻求未来突破的力量。横盘震荡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复苏预期与货币的收紧预期成为正反两股‘拉锯’的力量。”
机会或来自消费和出口
今年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板块轮动的特征,上半年可以说是科技、医药板块的牛市,下半年则是周期、消费、新能源的牛市。
投资者如果没有踩准节奏,很可能“赚了指数不赚钱”。例如今年上半年在科技、医药板块大涨的同时,上证50指数则是小幅下跌;到了下半年,情况发生逆转,科技、医药板块纷纷出现大幅回调,而银行、周期、白酒、新能源等板块则走出独立行情。
今年8月中旬,黄燕铭曾准确判断,未来一个季度,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会有所休整,投资机会将回归周期股和消费股。
展望未来半年多的市场机会,黄燕铭在今日表示:“2020年二、三季度经济在疫情影响下主要靠政府的基建投资拉动,因此2020年中后期股票市场的热点主要是在基建。而2021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动能主要来自于消费和出口,这两股力量是决定2021年上半年行业和板块选择的核心动力。”
对于具体行业选择,黄燕铭建议重点关注“三朵金花”:
一是从基建地产周期转变为全球原材料周期。重点在铜、铝等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基础化工等传统产业。消费和出口两大动力,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再出发,由此导致企业需要大量补充原材料,拉动全球原材料行业的价涨量升。
二是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重点是汽车、家电、家居、化妆品、服装以及旅游酒店等。疫情对必选消费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对可选消费影响很大。国内良好的疫情控制,使得从2020年10月份起,可选消费的内需明显增加,加上出口需求的增加,可选消费品的行业景气度将快速提升。
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在新能源和电子。由于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被压在中低区域,加上大部分科技行业在短期之内还未能进入盈利增长的周期,因此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大部分科技行业还难以发挥威力。根据盈利增长周期的到来以及风险程度较低的要求,当前科技板块的投资重点依然是在新能源以及部分的电子行业。电子行业的主要机会来自于下游需求确定、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苹果供应链、汽车电子和军工电子方向。
另外,他还提示道:“良好的疫情控制,为国内很多企业带来了全球性的发展机会,而且主要发生在传统行业。习惯于把兴趣放在新兴产业上的国内投资人,在2021年千万不要放弃对传统产业的关注。”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