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26亿可转债获百亿资金竞相认购 发行价较二级市场溢价11%
TCL科技26亿可转债获百亿资金竞相认购,发行价格较二级市场溢价11%!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朱松健
2020年下半年,面板行业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确认了三季度的利润拐点。TCL科技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8.48%,作为中国面板龙头企业的TCL华星,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1.6%。或许是看中了公司未来业绩的确定性,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26亿元可转债,获得54家机构近百亿的认购。
12月2日,TCL科技盘中涨停,报8.01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1124亿元。
消息面上,12月1日晚,TCL科技发布可转债认购结果,共有20家机构最终获得配售,配售对象包括广发证券、国寿养老、中国人寿等等机构。本次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发行数量为260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为26亿元,初始转股价格为8元/股。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武汉华星39.95%股权。
本次TCL科技发行的26亿元可转债,收到了机构的热情追捧。公告显示,截至11月16日申购日中午12时,共收到来自54家机构的有效认购申请,认购总金额近百亿元,是本次26亿元配售额度的三倍不止。认购机构中不乏一些知名机构,包括嘉实基金、高瓴资本、摩根大通等。
本次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初始转股价格为8.00元/股,远高于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11月16日申购当天,TCL科技收盘价为7.19元/股,转股价格较二级市场溢价率达11%。
TCL科技本次可转债票面利率设定为:第一年0.5%,第二年0.1%,转股锁定期为6个月。该债券利率明显要低于目前多数可转债票面利率,而转股价格又明显高于申购当日的收盘价。
那么,机构们超额认购可转债或许是为了获取锁定期满之后转股的超额收益。换言之,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TCL科技未来一段时间业绩增长的预期。
根据公司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下降21.42%,但第三季度的表现较为出色,三季度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68.48%。
自今年6月以来,LCD价格涨势强劲,面板行业在三季度确认了利润拐点。TCL华星是TCL科技半导体显示及材料板块的主要业务体,也是中国面板龙头企业。TCL华星在上半年亏损1.33亿元的情况下,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51.6%。同时,TCL华星在面板行业涨价周期中,加速整合了优质资产。
TCL科技有望在面板涨价与规模扩张的双重优势下,将实现价量齐升带来的利润增长。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重大重组草案出炉:新增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ST盈方
责任编辑:王帅,新浪财经6月5日讯,*ST盈方(维权)(000670)5日晚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公司拟现金购买春兴精工(002547)、上海瑞嗔所持华信科45.33%、5.67%的股权,上海钧兴、上海瑞嗔所持WorldStyle的45.33%、5.67%股权,总价6亿元,交易后持有华信科、WorldStyle各51%股权;同时拟6万元出售岱堃科技100%股权及债权资产包0000反复折腾为哪般?遭问询后凯众股份四股东又签一致行动协议
随后,凯众股份于2020年1月20日收到上交所《对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相关事项问询函》。5月21日,凯众股份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解释不再续签的原因包括“一致行动的阶段性历史使命已经实现,解除一致行动的客观条件成熟”、“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高效、透明”等。0000森瑞新材财务核算等方面存问题 被出具警示函
(二)财务核算依据不充分一是截至2018年12月底,你公司累计将其他应收款中5263.82万元计入以前年度财务费用和当期财务费用。该行为不符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三)会计处理不准确(二)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0000阵痛之后仍有机会,苏宁易购前三季度营收1155.74亿元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0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5.74亿元,公司重点发展的项目零售云新开店2085家,商品销售规模环比增长33.38%,第三季度公司费用同比下降27%。0000上半年家居行业日子难过 部分企业净利润降幅超7成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陆肖肖北京报道2020年上半年结束,家居企业进入半年报集中发布期,从目前来看,行业大部分企业的净利润面临大幅下滑,有的降幅甚至达到了七成以上。从行业走势来看,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企业净利润降幅较大,二季度生产恢复以来,企业业绩现回暖态势,但总体来看,上半年市场表现仍不容乐观。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