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579

杜绝大学生"混文凭"现象:十三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12-03 18:45:400

原标题:杜绝大学生“混文凭”现象:“十三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升级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教育部近日举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十三五”以来,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高等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12月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标也已全面完成。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十三五”规划提出,期末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目前已超过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今年将达到30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目前已超过60%。“十三五”期间授予博士学位33万人,硕士学位339万人。

提升质量管控杜绝“混文凭”

高等教育覆盖率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把控也越来越严。

“现在的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发生了格局意义的变化,要让过去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通过全面取消清考制度,让学生的毕业关难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让他们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主人,还将成长为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印发方案,从2020年11月开始,在10所左右高校开展教考分离试点,从2021年2月底开始,在全省普通高校全面推进教考分离改革,并于2021年7月基本实现主要考试课程全覆盖。

所谓教考分离,即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后者包括命题、监考、阅卷的全流程。在教考合一的模式下,教师往往把已有的、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并在考前划重点和指定复习范围,大多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通过考试。

一名大学英语课教师告诉记者,教考分离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试卷内容不再是课本内容了,学生仅靠临时抱佛脚,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课文、课后练习题以及课本上的生词已经无法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不得不在完成课本内容的同时,主动在课下多写、多练、多背一些课外内容。”

这个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残酷”的,今年11月举行的辽宁省深化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现场会就提出,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切实做到“让学生忙起来,让管理严起来”。

研究生“混文凭”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整体推行了以博士资格考核为核心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6年内最多3次博士资格考核机会,不低于15%的暂缓通过率,仅2013级就分流淘汰近70名博士生。

去年10月,南京大学对206名博士研究生、98名硕士研究生督促按期答辩。此前,该校研究生院还发布消息,对环境学院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下发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

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的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我们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创新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需要提升供给端质量,抓手有很多,比如抓专业。“专业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实施了一流专业的建设工程,即我们说的‘金专’。”吴岩说。

吴岩在1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正全面创新。

比如在新工科建设中,教育部已在高校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以组织模式创新带动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工科教育应该随之改革,从而紧跟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究员李志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即使被认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并不如理工科那么紧密的文科,也在通过融合创新的方式,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人才。

“从Uber、滴滴开始,交通已经变成社会交通,3D打印、机器人普及以后,制造业一定是社会制造,这时候会对新文科有革命性的要求。以前人们对工业4.0的认识还停留在工业自动化的思维,我们靠工业自动化走到今天,但是我们要走向明天,必须依靠知识自动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说。

“我觉得将来要有法律工程师、社会工程师,而且他们都要到生产线上去。大家不要担心失业,这是对做社会科学的人提出的更新的需求,社会科学跟工程技术会有更好的融合。”王飞跃说。

招生向关键学科进一步倾斜

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关键紧缺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瞄准“卡脖子”核心技术,“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与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共同启动了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核科学等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

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方面,则实施了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方面,拟定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设置基本要求、博士和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推进20所相关学科基础好的高校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洪大用还在1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研制《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坚持高起点设置,高标准培育,对交叉学科设置、学位授权、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提供规范化的制度安排。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一封咨询答复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拟于近期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今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北京大学设置了数据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整合生命科学3个国家交叉学科。为了适应芯片行业发展需求,已对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2个学科进行研究论证。此外,还在积极筹建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等平台。

学科调整的同时,研究生招考培养制度改革也在深化。洪大用介绍,“十三五”期间,研究生分类培养在加快推进。学术学位突出科教融合,加强科研系统训练,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突出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产业联合培养,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也已提上日程。

“实行本科生直博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缩短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周期,直博机制下,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相对于从硕士到博士的机制要短1-2年,对于学生及早就业和满足行业人才需求都有益处。”南京大学一名物理学系教授告诉记者。

洪大用介绍,下一步,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位授权工作,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向中西部地区、向专业学位、向关键学科进一步倾斜,增加学位授权点,扩大人才培养能力。

(作者:王峰)

责任编辑:薛永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