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双循环”是中国经济较长时间的总路线 为20年至30年
12月5日,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20第五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非常时期的金融责任与担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出席并发表演讲。
{image=1}
魏建国表示,“双循环”提出以后有很多误解,主要是三个:
第一个误解,好像认为“双循环”是因为疫情当中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配件、关键核心的一些装备被“卡脖子”,因此需要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是一个临时的、当务之急的举措。不,错了,“双循环”是未来一个新的较长时间的中国经济的总路线,是一个新的经济布局和决策。“有人问,多少年?我说是20年—30年,这个不会短。”
第二个误解,认为打造“双循环”又回到过去那种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或者关起门来做我们的事情。错了,中国打造的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循环,40年的改革经验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需要来倒逼国内的改革,像当初加入WTO的时,最担心的两个行业,一个是汽车,另一个是农业,恰恰相反,现在是农业和汽车取得最好的成绩。
第三个误解,认为中国搞“双循环”可能是我们这个时候为了对抗美国、中美经贸摩擦。不是,所以应该看到RCEP的加入,特别是最近准备考虑CPTPP,还有大家所关心的中日双边投资合作,还有中日韩今天提到日程上了,认为会不会加速。可以,因为中国自从加入RCEP以后就向全球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中国将会进一步地加大对“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双边的和多边的FTA,二是从中国加入RCEP这个方面看出65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一样,像日本、韩国比较发达,像其他一些国家发展慢一点,但是中国能够照顾到这些,甚至连印度都考虑到了,中国大门是开着的,尽管降税的幅度要求70%多,降税的商品范围认为要广一些。下一步,对金融会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会牵扯到:1、产业补贴;2、国有资产,特别是央企;3、政府采购。4、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所有这些都表明,对金融业开放可能压力更大一些。
魏建国指出,除了这三个误区之外,很重要一条大家没有考虑,那就是中国打造“双循环”的格局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新基建,就是以5G为引领的,包括中国的高压电网、特变电,包括机器、大数据中心、新材料、新工艺等等七个领域,这是关键。
在当下金融要研究新的新基建给予中国的“双循环”是一个核心的作用,金融在这块要抢先,要突出以下三个:
第一,中国这个超大市场作用,这点全球都很佩服,还有接近7亿的中西部地区,中国乡村的生活消费,其次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生产消费,这些都需要进口,这个市场很大,估计今年会超过去年的消费品41万亿,会达到45万亿,尽管有人说今年报复性的消费没有形成,是因为控制疫情。
第二,一定要注意各省不要搞重复建设,不要搞自己省里面的小循环,而是实现大的全球的,在中国把生产要素、资本、土地、技术、人员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打造最佳的配置,这点可能有些省份有些想法,觉得我这个很好,你是很好,但是从大的上面不好。
第三,“双循环”的路线如果要推行的话,中国将会在下一次新的全球化里面提出更高的口号、更响亮的一些建议。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