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659

或借史上最严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四连板后“地天板”又上演

证券日报2020-12-06 21:26:190

或借史上最严“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四连板后“地天板”又上演

文| 施露

{image=1}

伴随着可降解塑料概念在二级市场大火,丹化科技在11月30日至12月3日的4个交易日实现了4个涨停板。据统计,最近一个月以来,丹化科技股价在二级市场涨幅超过70%。

12月3日晚,丹化科技继2日晚发布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后,再度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目前的PGA项目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丹化(科技)此前因生产经营较困难,几度筹划重组,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去年全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也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样的绩差股,普通投资者不要被涨停板迷惑了,这种脱离基本面的4连板不适合追高。”上海某私募基金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惨淡经营股价脱离基本面

11月30日至12月3日,丹化科技已连续四日涨停。

12月4日开盘,丹化科技一度下跌超过9%逼近跌停。然而10点20分左右,该股又快速反弹,一度逼近涨停,呈现地天板走势,最高振幅达20%。

而后接近午盘,丹化科技打开涨停板,截至收盘报4.3元/股,涨幅1.42%,成交额7.16亿元。

12月2日晚间,丹化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的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项目目前仍处于中试阶段,尚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告中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公司试产的可降解塑料产品的销售额约60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很小。”

12月3日晚间,丹化科技再度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目前的PGA项目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目前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为下游试验应用,后续还需对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工业化放大的技术问题进行论证,所需时间较长,公司的PGA项目及下游应用未来能否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自11月2日以来,丹化科技股价累计上涨逾70%。然而,公司近三年业绩却不尽人意。2018年,丹化科技勉强扛住亏损,微盈利0.02亿元;2019年,全年净利润亏损4.33亿元;此前发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27亿元。

或借史上最严“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被疯狂炒作,或许源于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出台。

11月30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文件,鼓励环保替代产品供应商依据该办法规定报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制品以及其他环保替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另外,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1月1日起,直辖市、省会等地区的商超、药店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等领域将率先禁塑。12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率先实施。目前,海口的大型超市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已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全生物降解的替代产品。

除海南外,12月1日,《武汉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出炉。《方案》规定,到2020年底,全市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制品的销售和使用。

与此同时,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块个股受到资金炒作。瑞丰高材、联创股份等多只个股表现水涨船高。其中,丹化科技成了炙手可热的人气股,连续多日涨停。

对于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概况和未来趋势,国信证券指出,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36万吨,HIS预测到2023年全球需求将增加至55万吨,5年平均增幅达9%。2018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7万吨,行业规模约54.4亿元,2016至2018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根据测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虽然需求规模较大,但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仅为0.62%。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PLA和PBAT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可降解塑料根据源主要分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

对此,东吴证券在研报中称,自2017年我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开始,限塑力度显著加大,2020年1月发改委联合生态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但与此同时,可降解塑料较高的生产成本,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