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797

姚洋:如果说创新还有什么阻力 还是在制度层面

新浪财经2020-12-07 11:37:540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演讲。

{image=1}

姚洋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的创新有哪些优势,有哪些挑战。

他表示,说到创新,无外乎是三个因素,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制度。

从资金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资金到了今天实际上是没有大问题的。中国积累到了今天,资金应该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储蓄占到GDP的45%,GDP总量是1万多亿,储蓄是45万亿。其中有很多是用做创新的。我刚刚说的是2.2万亿是真正用到RND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创新是跟着人走的,跟着机器设备走的,实际上你买的机器设备也是创新,我们不要以为投资就没有创新,其实投资本身就带了很多的创新在里面。

再一个是人才。我们每年培养800万大学生,800万是什么概念?欧洲最大国家的人口数量不到8000万人,也就是说十年我们就可以产生一个欧洲的最大国家(像德国、英国)。它积累起来是有用的。而且我们的教育水平是在提高的,我们测算过,教育有没有用,教育回报率是最好的一个指标。

我们缺的还是制度层面,我们说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不到位。如果说创新还有什么阻力,还是在制度层面。

除了我刚才说的三点之外,中国还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优势,我们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巨型国家。我们老说我们什么都“大而不强”,十年前说我们的世界500强数量不够,今天我们的世界500强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仍然说我们“大而不强”,我们又算别的指标。一方面这是中国人谦虚的态度,能够促进我们去创新。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忘记了,在中国我们这样的一个巨型的市场,实际上是我们巨大的优势。我们为什么能够在互联网领域、AI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市场足够大,它能够足够快地稀释创新的成本。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另外的一个优势是后发优势,因为我们的人均收入还很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员工还能忍受“996”,别的国家的人不能忍受“996”,我们加班加点是一个常态,是我们进步的一个巨大的动力。

最后,“十四五”期间我们在创新方面会有一些什么样有利条件。大家知道“十四五”期间双循环是一个重点,双循环的重点又是国内的市场,国内市场里重点又是创新、自主技术。这个已经说得很多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