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传播隐私信息和不实信息,不给抗疫添乱添堵
原标题:封面评论 | 不传播隐私信息和不实信息,不给抗疫添乱添堵
蒋璟璟
12月8日,0~6时,四川省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人为7日郫都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另外2人为太平村居民核酸筛查中发现。
“早发现,早隔离,比什么都重要”。筛出确诊病例,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环。从最新的通报看,“应检尽检”策略正在大范围铺开,并且已经在显现效果。就直觉反应而论,很多人看到“又有新增病例”,自然是很沮丧、很受打击;然而,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审视,我们则该认清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查出感染者比漏掉感染者要好,暴露出问题比忽略掉问题要好!
当前阶段,“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单纯看病例有无新增、新增了多少,并无太多意义。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核酸检测的覆盖度,还是对于“密接者”“关联者”的鉴别、追踪与隔离。倘若这些方面行动得力,那么疫情还是有望被扑灭于萌芽状态的。
最近两天,广大市民们对官方通报的确诊病例详情,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合情合理,也是极其必要的。关注此类权威公告,对于评估自身实际风险,对于增加自身防疫经验,都至关重要。然而,一个令人忧心现象是,我们注意到,今天上午不少微信群、朋友圈里,都在传播关于其中一名确诊者的“个人信息”,其甚至具体到了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涉事者肖像等层面,这的的确确是涉嫌侵犯私隐了。这些扩散确诊者隐私的举动,本质上只是模糊重点、拿“受害者”泄愤罢了。
面对疫情,公开和透明的信息是最好的消毒剂。而也必须记住的是,传播不实信息、隐私信息,只是在添乱,只会适得其反。就在过去的24小时,又有谣言暗地滋长,其中一些绘声绘色、像模像样,极易造成误导和混乱。尽管职能部门第一时间辟谣,可是我们还是不禁要问,无中生有、搬弄是非者到底意欲何为、究竟何苦来哉?此刻,成都需要的是齐心抗疫,而不是自乱阵脚,更不是唯恐不乱的咋呼走跳。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湖北疾控再发紧急提示!
广东深圳新增5例境外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提示{image=1}5月21日,深圳市在盐田港国际货轮的登轮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了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截至5月24日24时,深圳市报告新增境外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5例(盐田区3例、龙岗区2例),其流行病学调查及密接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现对广大群众提出如下疫情防控建议:0000港警发布拘捕检控五大数据,“暴动罪”居首
10日下午,香港警方在官方账号发布通报,公布最新拘捕和检控数据。通报显示,从2019年6月9日到2020年6月30日,在“修例风波”示威活动中,警方一共拘捕了9216人,检控了1972人。{image=1}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发现,在被检控的罪行中,前三位罪行分别为“暴动”、“藏有攻击性武器”以及“非法集结”,涉及人数分别为653人?304人以及294人。{image=2}0000北京顺义居民看过来,这14条公交因疫情暂时调整
1月4日早晨,顺义公布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现住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府村。受村庄封闭影响,顺义公交企业骏马客运顺16路、顺37路两条公交线路的工作人员在村内隔离。受疫情影响,骏马客运公司已有80余名员工居家观察,为此,该公司采用改变发车间隔等措施全力保障市民出行。截至目前,调整公交线路共计14条,并对外公布信息。{image=1}调整发车间隔降低疫情封村影响0000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北京今年三成新建建筑这样施工
未来,北京的新楼可能有三成是“像造汽车一样”建造出来的。8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印发《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20年工作要点》,不仅提出今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三成以上,而且明确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均应采用装配式建筑。0000新媒:美国“知华派”式微令人担忧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23日发表题为《“知华派”式微令人担忧》的文章称,随着傅高义逝世,在中美关系中能起到正能量作用的美国“知华派”进一步凋零。全文摘编如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