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0173

眼科行业:龙头公司已高不可攀了吗?

新浪财经2020-12-10 06:57:101

文/理逻 张艺琼(实习生)

随着辽宁何氏眼科、成都普瑞眼科、华夏眼科创业板上市相继获得受理,眼科服务行业上市潮已经到来。

从营收和净利看,该三大眼科公司均呈现出上升势头。2019年,华夏眼科营业收入达24.56亿元,收入增速达14.46%,净利率为7.43%;普瑞眼科营业收入为11.03亿元,收入增速达17.33%,净利率为4.11%;何氏眼科营业收入为7.46亿元,收入增速达21.48%,净利率为10.81%。

在眼科服务行业已成为医疗服务行业的黄金赛道的同时,投资者开始关心这些企业是否会对爱尔眼科的全国性扩张带来挑战。

目前,资本市场仍保持乐观态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爱尔眼科自上市至今年平均收入增速均超过30%。在最近6个月中,爱尔眼科累计涨跌幅达到64.94%,远超过沪深300的25.52%;在最近3个月内,爱尔眼科累计涨跌幅为30.90%,远高于沪深300的7.56%。

据国信研究院预计,未来眼科医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行业龙头爱尔眼科业务能力和融资能力突出,并且在疫情冲击下快速恢复,建议增持;同时,华夏、普瑞、何氏成长潜力较大。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一超多强”将成为行业的未来格局。

海通国际则认为,眼科服务市场空间最大,占整个产业链的70%份额。其中爱尔眼科率先完成卡位,规模远超对手。随着各民营眼科医院冲击IPO,分羹眼科诊疗市场,眼科医院正纷纷从区域走向全国。同时,由于快速扩张的先期亏损会对上市公司利润造成影响,海通国际认为华夏、普瑞和何氏应在主战场进行稳步扩张。

那么,行业内龙头公司是否真的已经高不可攀了呢?

从新进入者角度看,随着各行业参与者出现品牌化趋势,行业壁垒提高,行业龙头将较少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

首先,公立医院凭借建院时间长、专家效应等特点,拥有良好社会口碑和较高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效应。在民营医院方面,爱尔眼科利用先发优势率先在省会城市完成布点,阻止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同时,在三四线城市,爱尔凭借技术优势与客户建立品牌信任度,对其他医疗机构实现“降维打击”。除此之外,其它地区性眼科医院也纷纷开始拥抱资本。这意味着医院建设规模和标准将逐步提高,而没有品牌内涵、依靠营销手段获客的中小型医疗机构将退出市场。在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的情况下,新进入者进入市场受阻,只有通过和公立医院合作方式,才可以获得技术及管理的系统支持,提高自身价值。

然而,在形成品牌效应,提高行业壁垒的同时,行业赛道内,扩张与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行业龙头将面临公立医院眼科业务扩大、区域性医院加快连锁化扩张等挑战。

首先,公立眼科医院凭借规模优势以及医改政策,或对行业龙头构成威胁。国信证券研究所在《眼科产业链:创新驱动,服务为王》一文中指出,2018年公立医院眼科医疗规模达882亿元,而民营医院为201亿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化,三级与二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医生考核制度中,药占比快速下降,而服务端占比上升。这意味着在未来,公立医院将向医疗服务行业靠拢,而眼科或将凭借高盈利、医疗服务为主等特点成为公立医院重点发展对象。

其次,民营企业的扩张策略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竞争。爱尔眼科采用“分级连锁”模式,通过自上而下多层次网络,形成强大规模竞争力。同时,其以体外孵化模式,通过并购基金完成新医院的建立与收购。这种标准化收购模式具有强复制性,能快速实现全国范围内扩张;对比爱尔,其它民营眼科医院则采取区域化经营模式。例如何氏立足于辽宁地区发展,通过自建扩张;普瑞眼科主攻一二线城市,发展特色医院;华夏眼科集中于厦门市场,通过并购和自建扩张。然而,随着华夏、普瑞、何氏上市,区域性医院将通过融资平台逐步加快连锁化进程,服务辐射半径将出现重叠,民营医院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

从核心竞争力看,各行业参与者对于医疗人才资源的把握各占优势。不过,因医疗人才拥有较低流动性,龙头公司难以快速拉拢人才、提高竞争水平。

首先,公立医院拥有大量且稳定的医疗人才储备,因此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据国信研究所,公立综合医院医生数量约占眼科市场66%。同时,因为公立医院拥有建院时间长、提升研发能力平台广阔等特点,大部分看重执业平台及职业发展的医生倾向于留在公立医院。这意味着行业龙头难以从公立医院处吸引大量骨干人才。

其次,民营医院间人才流动较稳定。例如,爱尔眼科建立了有效激励薪酬机制,通过合伙人计划,鼓励技术管理人才参与到产业并购和新医院建设中。核心人才不但能获得诊疗正常收入,而且可通过医院溢价收购部分获得股权增值。这种模式能较大程度留住核心人才,提高人才积极性;对比全国性连锁医院,区域性医院更加熟悉当地“省情”、“市情”和“人情”,因此能够快速、精准地将资本与当地的核心人才资源匹配起来。

例如,华夏眼科在布局时,选择在部分有匹配人才资源的区县新开医院,而未选择规模化医院较多的省会城市。这意味着民营医院在人才资源方面各有优势,爱尔在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很难从其他民营企业处拉拢人才、提升竞争力。

一位机构投资者这样认为,“对于还未进入该行业的人来说,这个行业确实已经高不可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已经稳定。未来,公立医院与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竞争恐将加剧。”

责任编辑:杨亚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