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电子健康码有望取代就诊卡
原标题:居民电子健康码有望取代就诊卡
“一体化”共享服务、“一码通”融合服务、“一站式”结算服务、“一网办”政务服务、“一盘棋”抗疫服务……今天,国家卫健委发文称,为使“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更多便民惠民服务,我国将在医疗健康全行业推进“五个一”服务行动。
京津冀有望率先试点信息互通
“一体化”共享服务的推行,将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此,国家卫健委要求互联网医院要与线下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存在的“数字鸿沟”障碍,各地要切合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又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在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的基础上,医疗机构要简化网上服务流程,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预约挂号的渠道,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提供就医指导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
同时,要各地在符合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要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调阅共享,逐步实现覆盖省域内的信息互认;逐步实现居民本人或授权便捷调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更好地记录和管理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国家将适时启动相关试点,积极推动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开展区域一体化信息联通、互认共享服务。
居民电子健康码有望取代就诊卡
国家卫健委要求强化医疗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各地要按照国家制定发布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重点解决医疗健康服务“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鼓励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拓展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在线信息查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领域的使用,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对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要合理保留线下人工服务,切实解决智能技术障碍。
此外,要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
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加强防疫健康码数据规范使用,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切实保护个人隐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探索“互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作为“五个一”服务行动之一,国家卫健委提出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工作。其中,在“一站式”及时结算方面,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自助机具、线上服务、移动终端等多种途径,优化线上线下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解决支付堵点问题。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患者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
国家卫健委称,根据《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各地可从门诊慢特病开始,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同时,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并且将结合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长期处方”的医保报销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线处方药费等实现在线医保结算。
面向群众提供疫苗接种查询服务
为化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国家卫健委将推进“一网办”政务服务。在已实现出生医学证明、死亡证明、全员人口信息、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护士执业注册信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信息等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未来,国家层面将制定出台核酸检测信息等新一批数据共享清单,支撑卫生健康行业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办理。例如,推广“出生一件事”联办等便民服务模式,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申领等事项“一次提交、多证联办、一站送达”。
在便捷信息查询服务方面,各地要依托官方网站、公众号、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或政务服务平台等,整合汇聚公布省域内“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网上移动服务应用,便于公众“一个通道”获取诊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权威信息。此外,要加快推进网络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患者身份在线核验及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等信息公众查询。同时,加强疫苗出厂、流通、储运、使用信息全流程记录,面向群众提供接种查询服务,确保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各省核酸检测信息将实现共享互认
国家卫健委还提出推进“一盘棋”抗疫服务,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在早期监测预警方面,国家要加快与省(区、市)建立完善一体化的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覆盖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和互联网舆情信息等。横向联通共享相关部门监测数据以及口岸异常症状送医、特定药品销售、冷链食品检测等多源数据,纵向贯通国家、省(区、市)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涉及传染病相关数据,提高实时分析、科学研判能力。
各地要健全完善传染病流调分析平台,强化卫生健康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联动,统筹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人工流调工作,快速完成人员的分类排查,自动生成相关报告,支撑重点人群排查、密接人员追踪,降低社会风险。依托国家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的统一平台,加强与各省的信息联通,支撑预约检测、数据报送、结果查询、共享互认等全流程服务管理,保障低风险地区人员正常跨区流动。
我国还将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咨询平台,围绕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就诊指导、心理疏导以及中医药防治等内容,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减少线下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福建14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俄罗斯输入
据福建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14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0例。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0例。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俄罗斯输入(厦门市报告);解除隔离3例。0000上海已督导检查两大机场客运货运17次
12月7日14: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浦东医院院长余波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这一轮散发病例几乎都和机场货运有关,上海如何加强机场货运防控工作?进口冷链食品运输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举措?0000四川成都又一小区降为低风险并“解封”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刚刚发布通告,截至11月18日,成都市郫都区天璟荟小区已连续14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根据省、市专家评估意见和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疫情防控组批复,2021年11月19日解除天璟荟小区相关封控区、管控区圈层管理,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截至目前,成都市还有1个高风险区,7个中风险区。(总台记者许波陈凯郑轶潘晨)责任编辑:张玉0000新闻1+1:为“带薪休假”立法,深圳为什么是第一个?
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在深圳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推行“强制休假”制度。考虑到当下带薪休假动辄虚置的现实,这一做法意味着什么?又“强制”在哪里?《新闻1+1》连线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翟玉娟,共同关注:为“带薪休假”立法,深圳为什么是第一个?从深圳速度到深圳健康深圳拟推强制休假制度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