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045

大涨近30%:广发冠军基金“满仓”买的锦浪科技 什么来头?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10 20:12:420

大涨近30%,广发冠军基金“满仓”买的锦浪科技,什么来头?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盛佳荦

“小众”光伏股锦浪科技,创业板上市仅一年半,就受光伏行情影响翻倍大涨,可谓赶上了好时候。而其似乎也被广发基金偏爱有加,不仅以多个基金产品连续加仓,重仓,甚至带头参加公司首次发布的7.12亿定增,这匹黑马究竟有何魔力?

12月10日,锦浪科技大涨12%,近三日累计涨幅接近30%,这位从事光伏逆变器的黑马似乎近期市场热度颇高。作为2019年3月才登上创业板的新秀,凭借今年的光伏行情,股价已翻七倍。此前锦浪科技受机构关注度较低,因在三季度被广发突然重仓而被知晓。

临近年末,又到了基金公司决战冠军的时刻,今年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冠军的是农银汇理基金以及广发基金,而近两日广发重仓股锦浪科技强势走高,特别是在上证指数连续走跌的情况下,该股票在短短两日股价涨幅达到惊人的14%,被认为是广发年末冲业绩的“秘密武器”。

而最近三个交易日,锦浪科技大涨近30%,这背后同其发布的一则定增有关,公告称由于定增公司重要股东的股权被稀释,似有为公司发展而牺牲自我利益的意味。但值得注意,上市公司一边定增,一边又大额分红,上市一年半实施两次共计2.18亿元的巨额分红,由于公司实控人王一鸣及其父母合计持有公司近六成股份,将能从中分到超1.3亿元,似乎已深谙二级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这家基金重仓的锦浪科技,到底什么来头?

广发的“独门重仓”

12月3日,锦浪科技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为744.42万股,发行价格为97.32元/股,为发行底价的 1.003 倍。本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7.24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7.12亿元。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定增中,广发基金带头重仓,还有中银、景林、国泰等机构捧场。

定增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王一鸣,王峻适(其父)、林伊蓓(其母)及一致行动人宁波聚才财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才财聚”)合计持股比例将由59.52%被动稀释至58.57%,王一鸣家族仍为公司实控人。

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将成为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3%,同为广发旗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四二零组合,将取代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公司第十大股东,持股数量164.41万股,持股比例1.13%。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不仅是第一个发现锦浪科技的“伯乐”,还以多个基金产品不断加仓,甚至重仓,似乎对这支上市时间仅一年半的小票偏爱有加。

广发的身影最早出现在2019年首份中报,霍华明操持的广发中证军工ETF是当期财报中的唯一一支基金。而在2019年年报中,又出现了了广发全指工业ETF的身影,虽然配置的量很小,但在光伏企业机构行情遇冷的情况下,广发也未曾离开。

今年一季度,广发基金初步试探,广发制造业精选混合A的李巍买入31.78万股;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的孙迪、郑澄然买入11.01万股,分别在持股基金中排到第一和第四,加起来占流通股比例达到1.32%。

今年二季度,广发基金正式发力,在64只持有锦浪科技的基金中,广发的产品占到前13席中的7只。其中,一季度“尝到甜头”的基金经理李巍,以手中管理的:广发科创主题3年封闭混合、广发制造业精选混合A、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分别买入88.62万股、64.94万股和46.23万股,占到持有基金前五中的三席。

而三季报显示,广发基金似乎火力更为集中,持仓基金数量减少至5支。李巍“退居二线”,手下三只产品纷纷减仓。而孙迪、郑澄然执掌的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则加仓至502.26万股,占到流通股比例高达9.1221%,成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也在广发鑫享混合中将锦浪科技列入核心股票,而广发鑫享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超过100%,暂时排名2020年全市场基金业绩第12名,也是广发旗下欲冲排名的“优等生”之一。

这位老朋友也确实会为广发带来可观的收益。光从定增来看,广发获配434万股,发行价格97.32元/股,发行时间为12月7日,而根据12月10日收盘价134.3元计算,广发基金3天浮盈已经超过1.6亿元。

在年末冲业绩之际,重仓一只关注度低、流通盘较小、又踩着热门赛道的“老朋友”,似乎成为了广发基金经理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左手定增,右手大额分红?

虽然锦浪科技创业板上市仅一年半,但似乎已深谙二级市场的游戏规则,迫不及待大额分红,同时又抛出7亿定增,引发市场对其“是否真的缺钱”的质疑。

今年5月1日,锦浪科技首次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 7.25 亿元用于年产 40 万台组串式并网及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等。

从募资用途来看,上市保荐书显示,本次募资主要用于年产40万台组串式并网及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部分用于综合实验检测中心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

而对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锦浪科技指出,公司本次定增除国内外市场波动、行业政策变动等潜在风险外,还面临新增产能消化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若综合实验检测中心项目无法按期通过CNAS认证,也将对产品研发、检测等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上市首发所募资金还剩大半,就开始“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发出了又一轮7.25亿定增。今年中报显示,在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中,年产12万台分布式组串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累计投入4033.28 万元,投资进度仅为25.96%,也就是才花了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公司自19年6月上市至今,已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18亿元。分别为2019年半年度现金分红以及2020年半年度现金分红,两次方案均为每10股派现现金股利10元人民币(含税),分红总额分别为8000万元与1.38亿元,占当期末累计可供分配利润分别为31.20%、37.74%。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锦浪科技股权集中度极高,实控人王一鸣及其父母合计持有公司近六成的股份,也就是说,将公司送上市仅一年半,王一鸣家族已通过分红收获超1.3亿元,相比之下,公司2019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仅为1.27亿元。

目前,锦浪科技第一大股东王一鸣持股比例为26.91%,二股东林伊蓓持股比例为11.7%,四股东王峻适持股8.19%。而三股东聚才财聚表面上为“员工持股平台”,实际上仍由王家人持股96%以上。其中,王一鸣持股占比56.1%,其父王峻适持股占比40%。除了甘正华与张鹍持股比例达到0.33%,其余技术人员持股比例均不超过0.23%。

锦浪科技多次强调,公司重视对股东的合理回报,在具备现金股利分配条件、满足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将运用货币资金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分红都进了实控人家族自己的口袋。

对于持股集中度较高,分红与定增并行问题,深交所也向锦浪科技发出了灵魂拷问,要求公司说明筹划定增与连续两年高比例现金分红的原因、合理性及必要性,是否存在通过现金分红向主要股东输送利益的情形。

然而锦浪科技的回复却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分红的时候表示盈利稳定前景良好,定增的时候却表示资本实力弱,且不愿意以负债降低营业利润。

对于分红,公司表示,自IPO申报至今的两次现金分红方案,是综合考虑公司经营发展实际、目前及未来盈利规模、现金流量状况等因素作出。是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兼顾了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决定。

对于定增,公司表示,相对于此次定增规模,本公司资产规模、资本实力仍然偏小,自有资金和经营活动积累难以满足募集资金项目短期如此规模的资本性支出需求。公司债务融资空间有限,而且债务融资将增加公司财务费用,降低公司营业利润;公司本次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能使公司保持稳定资本结构。

光伏逆变器“后浪”

公开资料显示,锦浪科技2005年成立,2019年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型屋顶、工商业屋顶和地面光伏电站,在亚欧美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装机超 15GW。

业绩方面,三季度营收利润增速大超市场预期。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3.51亿元,同比增长74.31%,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88.84%。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6.24亿元,同比增长71.68%,环比增长39.83%;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19.86%,环比增长53.57%。

拆解收入结构来看,锦浪科技的海外业务占比过半,盈利能力也更强,为公司贡献了主要营收与利润,不过公司如今在国内业务也在不断发力,收入结构有所改善。三季度公司海外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66%,占比55%;而国内收入约2.8亿元,同比增长80%,差距有所减小。

行业赛道方面,受益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光伏逆变器需求也大幅提升。并且,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通常在10年左右,远低于其余光伏组件25年左右使用寿命,需求增速有望大幅超过光伏装机量增幅。据测算,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更替需求约为8.7 GW, 同比增长近40%,202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有望超500亿元。

不过,但锦浪科技在逆变器行业中仍是“新秀”,虽然其所专精的组串逆变器自2017年以来市占率飞速提升,但与阳光电源等老牌行业龙头在市场规模上仍有不小差距。最新数据显示,阳光电源在全球光伏逆变器领域市占率排在第二,约占13%,而锦浪科技的市占率仅在3%-4%左右,差距接近四倍。

有分析观点指出,借由新完成定增,锦浪科技的储能逆变器规模将得以快速提升,募投项目的业务发展也将加速。在行业集中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锦浪科技的增长预期仍较为强势。

综合看来,锦浪科技在行业与资本市场都资历尚浅,虽然如今作为黑马新秀受到知名基金的热捧,但公司本身仍有一些争议,质感有待进一步考察打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