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停火引爆亚美尼亚内政危机 总理去留的三种可能
原标题:观察|纳卡停火引爆亚美尼亚内政危机,总理去留的三种可能
当地时间12月8日是亚美尼亚反对派留给总理帕西尼扬辞职的“最后期限”,但帕西尼扬无视了这一要求,此举引发上千名抗议者再度在首都埃里温举行示威游行。
自纳卡冲突以阿塞拜疆获胜、亚阿俄三方11月9日签署停火协议以来,帕西尼扬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一直在国内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不满协议将纳卡大部分领土“割让”给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拍板做停火决定的帕西尼扬下台谢罪。
这股民意持久不散,背后也有亚美尼亚反对派和部分政治精英的支持。上周末,反对派在总理官邸旁边组织了数万人的游行示威,并威胁将在全国组织不服从行动。反对派还主张成立新的“临时过渡政府”应对危机,直到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与此同时,从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至2018年所有仍在世的亚美尼亚前任总统,都已提出帕希尼扬辞职的建议。全亚美尼亚大主教加列金二世12月8日也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帕希尼扬辞职:“这是为了避免社会震荡和可能的冲突及其悲剧性后果。”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学家阿卡迪·杜布诺夫(Arkady Dubnov)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理论上有两种合法方式可以让帕西尼扬下台,一是反对派在议会获得多数支持,不过该方式由于帕西尼亚属于多数派而无法实现;二则是靠街头压力迫使他辞职,然而,目前街头抗议规模不足以至此,故帕西尼扬大概率会继续稳坐总理之位。
亚美尼亚活动人士、民主合作中心(Cooperation for Democracy Center)主席斯蒂芬·丹尼尔扬(Stepan Danielyan)告诉澎湃新闻,他认为帕西尼扬理应辞职,因为纳卡战败这件事不仅需要怪罪现任总理,而且更值得对他提出相关指控。
是“卖国者”还是“替罪羊”?
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亚阿俄在11月9日夜间发布了一份三方停火协议。依据协议,亚阿双方将各自保持已经占领的阵地,俄维和部队进驻纳卡5年(及以上)。这是亚阿双方自10月10日以来达成的第4份停火协议,也是至今唯一一份未被打破的协议。
由于停火协议签署时纳卡战局胜负已分,这一纸约定等于亚美尼亚允许阿塞拜疆 “收回”1994年失去的大部分纳卡土地。正因如此,一些亚美尼亚人对所谓可带来和平的协议并不买帐,痛斥其“丧权辱国”。
帕西尼扬自11月9日至今则在不断向本国民众解释这份协议的必要性。他在11月26日于脸书主页发布的一段会见州长的视频中承认,尽管停火协议是一个“坏消息”,但结局本可能更坏, “坏消息(停火)在11月10日凌晨传播开来,又造成了新一波的坏消息(抗议),不过我们不会逃跑,因为我们确信坏消息的替代方案只会更糟糕。”帕西尼扬说。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7日在围绕纳卡问题的讲话中透露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围绕这块争议土地的冲突本该在10月底结束,但遗憾的是,帕西尼扬拒绝停火——这佐证了亚美尼亚国内对帕西尼扬的一部分指责论调,称他的错误决策将战争拖至了更大的失败。
亚美尼亚前总统罗伯特·科恰良12月初在接受亚美尼亚“第5频道”采访时也指出,帕西尼扬应该在冲突暴发的第4天就着手停火事宜,而不是拖到亚美尼亚在关于纳卡地位的讨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
“当时,阿塞拜疆人只向前推进了3至4公里,我们就有大约500人阵亡。然而,帕西尼扬政府等到战争打到了第44天,数千人丧生、万余人受伤、大片领土丧失,形势已到最糟的情况下才决定停火。”科恰良指责说。
不过,普京也强调,指责帕西尼扬叛国是没有依据的,他从未提过将舒沙转交给阿塞拜疆(舒沙11月初被阿塞拜疆军队拿下)。帕西尼扬10月底在拒绝停火的那通电话中告诉普京,以当时的条件停火,对亚美尼亚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对此,丹尼尔扬分析说,尽管纳卡暴发冲突的高风险始终存在,但亚美尼亚以前的领导人都会竭尽全力避免战争,眼下正是帕西尼扬创造了让阿塞拜疆开始战争、赢得战争的所有可能机会和理由,“他的不明智政策让亚美尼亚在国际社会上几乎被孤立,也造成了亚美尼亚社会目前的内部分裂。帕西尼扬需要为这一切负起责任。”
亚美尼亚高加索研究所所长伊斯坎达良(Alexander Iskandaryan)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指出,亚美尼亚之所以输了纳卡战争,是由于其与有土耳其强力支持的阿塞拜疆军事资源不对等。因此,他认为“几乎不可能对这份协议加以谴责,也没有必要因此为难帕西尼扬等政治家。”
此外,杜布诺夫也不认为帕西尼扬将迫于街头辞职,因为“厌倦了流血战争的民众不比反对这份停火协议的人少。让帕西尼扬辞职主要是一些亚美尼亚精英人士的需求,而不是全体人民。与此同时,民众可以发现这些人其中不乏贪腐成性的官员。”
杜布诺夫坦言,假使一定要怪罪帕西尼扬,那他的过错只在于上台后出于政治不信任的原因撤换了一批军方人士,这对亚美尼亚的军事实力有所损伤,“但更致命的是,邻国阿塞拜疆本身就比上世纪末上一次纳卡战争时(1988年至1994年)变得难以战胜。”
与亚美尼亚民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塞拜疆人近来正在庆祝44天战斗取得的历史性的胜利。阿总统阿利耶夫先是于12月2日通过了将每年11月10日定为阿塞拜疆胜利日的决定,之后考虑到这一天又是土耳其的阿塔图尔克(编者注: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纪念日,又将胜利日改为阿塞拜疆军队占领纳卡战略要地舒沙的11月8日。
虚权总统高调“倒向反对派”
值得注意的是,在停火协议行将满月之际,帕西尼扬屡屡“甩锅”,对国内问题频频“开炮”。与此同时,一些亚美尼亚统治精英也反过头来对帕西尼扬的现政府发难。
12月5日,帕西尼扬在脸书发文称,亚美尼亚在纳卡遭遇失败的原因不在本届政府。他再次试图将战败视为过去国家领导层的失败以及地方政府腐败的后果,这使该国处于困难的外交地位,亚美尼亚军队也无力抵御阿塞拜疆军队。
“我们无法从过去20到25年长期不利地位中翻身。”帕西尼扬强调说,“我们无法避免他人失败的后果,这是事实。”
在帕西尼扬将失败归咎于前任政府的同时,一些亚美尼亚前统治精英也试图将过错归咎于现任政府。从1991年亚美尼亚从苏联独立至2018年帕西尼扬上台前的所有在世的亚美尼亚前任总统都建议现任总理辞职。
此外,甚至连现统治精英也跳出来抨击现政府。自纳卡冲突暴发以来,原本只是担任礼仪性职务的亚美尼亚国家元首、总统阿尔缅?萨尔基相就不断出面刷存在感,不仅频繁接受媒体采访,而且还第一时间与三方停火协议达成一事划清界限,表示自己不支持,之后又于11月28日到莫斯科进行“私访”。
阿尔缅?萨尔基相11月11日在其总统官网发布消息称,自己通过媒体获知了这份停火协议,并强调帕西尼扬在签署协议前并未与总统举行磋商。他敦促帕西尼扬立即就此进行政治谈判,以商定“一个可以保护国家利益的解决方案”。
在11月28日以私人身份访问莫斯科期间,阿尔缅?萨尔基相与当地的亚美尼亚人社区及机构代表举行了会晤,彼时他更是直言现任政府应该下台。阿尔缅?萨尔基相将该国目前的形势形容为“一个民族的危机,是人权、心理、金融、经济、人道主义危机。”在他看来,最好是由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组建技术官僚临时政府,它将工作六个月到一年,直到举行新的选举。
值得一提的是,政界的声音还得到了宗教界的响应。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领袖——全亚美尼亚大主教加列金二世12月8日呼吁亚美尼亚议会展现出高度责任感,倾听社会要求选出新总理、组建民族团结政府的声音。他认为,只有由受到公众信任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政府才可以解决亚美尼亚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恢复民族内部的团结。(编者注:亚美尼亚宪法规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为国教会,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亚国92.5%的人口是该教会成员。)
另据亚美尼亚总统府官网12月9日消息,阿尔缅?萨尔基相当地时间8日致函俄罗斯总统普京,请其支持和帮助划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边界的工作。他在信中表示,在划定边界问题上,(亚阿)双方之间仍然存在发生新争端的潜在危险,故自己希望俄罗斯对这一进程予以支持,以防局势继续往消极方向发展。
欧亚新闻网(EurasiaNet)撰文称,阿尔缅?萨尔基相近期频繁出现在聚光灯下,对总理集中发起攻势,这与他此前的低调作风形成鲜明对比。有怀疑声音称,近期不断展示个人外交手腕的总统是想代替帕西尼扬坐上实权位置。
不过,阿尔缅?萨尔基相在11月25日的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自己作为人民的总统,并没有想要当总理,而是准备好与任何新政府合作。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暗示说:“自己可以做得更多,而现在总统在外交、经济投资等领域可做的很少。”
12月10日刚刚与阿尔缅?萨尔基相会谈的丹尼尔扬则指出,虽然总统在危机刚刚开始时试图在政府与反对派之间进行调停,并最终做出了一些妥协,但“据我所知,帕西尼扬的矛盾立场,以及他不愿意与任何人讲话的态度最终使总统感到失望,结果是总统试图与反对派寻求合作。”
一定要辞职?帕西尼扬对策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四处拓展自身政治影响力的阿尔缅·萨尔基相此前曾因自己在任期间未能遏制前任总理长期掌权的野心触发亚美尼亚政坛“大地震”。
2018年4月17日,时任亚美尼亚总统的阿尔缅·萨尔基相签署法令,任命前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为新一届政府总理(编者注:两人虽同姓,但无亲缘关系)。此前,谢尔日·萨尔基相在2008年至2018年4月9日期间担任总统一职,他曾于2015年推动修宪公投,并在当年12月通过亚美尼亚宪法改革,新一届议会组成后,亚美尼亚政体转变为议会制。这意味着,谢尔日·萨尔基相在2018年4月9日卸任总统后将转任执掌实权的总理职位。
时任总理谋划长期执政的野心触发了亚美尼亚民众自2018年4月12日开始大规模示威。在抗议持续了11天后,谢尔日·萨尔基相宣布辞去总理职位,并呼吁实现“国家和平、和谐”。他的主动下台避免了自己流亡海外的命运,也将暴发于当年春天的 “天鹅绒革命”转化成了革命色彩较弱的政治斗争。
围绕权力归属,亚美尼亚的政治精英层随后展开了数轮博弈。当时还是记者的帕西尼扬通过在街头激情演讲、领导抗议活动,成为反对党联盟提名的唯一总理候选人。不过,在首次议会选举中,帕西尼扬因仅获得45票支持,未能达到当选总理所必需的53票而落选。
在2018年5月8日举行的第二次选举中,帕希尼扬以59票赞成、42票反对当选成为新一届政府总理。同年10月16日,为消除反对党的掣肘,帕希尼扬宣布辞职,并呼吁提前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他领导的政党“我的行动”随后在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直至2019年1月14日,阿尔缅·萨尔基相签署总统令,正式任命被议会提名的帕希尼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亚美尼亚政治危机才宣告基本结束。这一轮权力博弈,以反对党联盟胜利,帕希尼扬坐上实权宝座而告终。
仅仅一年多后,熟悉的场面在首都埃里温街头重现。在停火协议签署后的11月11日,亚美尼亚反对派第一时间组织了要求帕希尼扬引咎辞职的游行。据帕希尼扬在其脸书主页透露,他本人的办公室遭到严重破坏,总理官邸中的电脑、手表、香水、驾照等物品失窃。
在帕西尼扬无视了12月8日的“最后期限”后,当日全亚美尼亚共有18个反对派政党参加了抗议活动,波及多个城市。在埃里温,抗议民众一度封锁了市区的主要干道,并使地铁停运——但势头远远不及“天鹅绒革命”时的政治热潮。
虽然反对派眼下正在极力促成帕西尼扬下台、组建新政府,但现总统阿尔缅?萨尔基相并不是他们的总理人选。亚美尼亚17个反对派自协议签署以来就在议会发动了“逼宫”行动,他们计划提名亚美尼亚现任第一副总理、前国防部长瓦兹根·马努基扬为亚美尼亚临时政府领导人。
“阿尔缅·萨尔基相不仅在位期间没有很好地履行总统对国家和民众的职责,而且他所代表的政治精英阶层普遍存在贪污腐败现象,这正是当时‘天鹅绒革命’暴发的深层因素。”杜布诺夫告诉澎湃新闻,尽管在纳卡战争的失败严重挫败了帕西尼扬的政治实力,但目前他面前并没有出现一个足以让外界重视的对手。
因此,杜布诺夫认为帕西尼扬辞职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即便反对现任总理的政治精英们依然会较劲脑汁将这场危机“变现”为政治资本,但议会和民众中支持帕西尼扬的力量恐怕不会发生改变,“亚美尼亚民众也可以发现,现在反对帕西尼扬的人中不乏腐败的政治精英。”
12月8日,亚美尼亚警方逮捕了上百名参加反帕西尼扬示威的抗议者,其中就包括领头人物、未获承认的“亚美尼亚过渡政府总理” 马努基扬。彼时,帕希尼扬则在总理府会见了美国驻亚美尼亚大使林恩·特雷西,后者高度评价了当前的美亚关系。
对此,丹尼尔扬认为,眼下亚美尼亚政局仍存在另外的可能性——即便帕西尼扬辞职,议会也无法选举新总理。“依据亚美尼亚宪法,在此情形下,副总理将自动成为代理总理,并宣布提前选举,届时帕西尼扬可利用行政资源来影响选举过程。”丹尼尔扬分析道,“或者,议会将选举出一位‘温和的’反对派领导人担任总理,这样帕西尼扬可以获得人身安全的保证,而新总理可能更亲美国和欧洲。”
丹尼尔扬指出,上述两种情况对于帕西尼扬来说都称得上可以接受的方案,因此假使针对他的民众抗议形势日趋恶化,帕西尼扬未必不会考虑辞职,“但到时候也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即更受俄罗斯欢迎的马努基扬成为新一届亚美尼亚总理。”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美国政府起诉前国安顾问博尔顿 阻止其新书出版
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美国司法部当天起诉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以阻止其即将出版的白宫回忆录。起诉书指控博尔顿违反了其任职签署的合约,认为博尔顿的新书包含机密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据出版商称,博尔顿的新书包括他在白宫任职的经历,预计将对特朗普政府提出严厉的批评,并且涉及“通乌门”的敏感内容。0000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200万例
海外网8月19日电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网站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9日上午9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200万,达22046135例,死亡病例为778557例。(海外网张霓)责任编辑:范斯腾0000美媒:特朗普团队拒绝塔利班支持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团队公关主管莫塔夫,拒绝了塔利班对特朗普竞选连任的支持。“我们拒绝塔利班的支持,塔利班应该知道总统特朗普永远会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保护美国的利益。”莫塔夫在一份声明中说。塔利班上周五表示,希望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并结束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该组织还对特朗普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表示担忧。责任编辑:范斯腾SN2370000“特朗普最亲密盟友”,打过疫苗后确诊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面对来势凶猛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一些已接种了新冠疫苗的人也抵挡不住了……当地时间8月2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最亲密盟友”、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Graham)宣布自己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他透露自己症状较轻,并将此归因于之前已接种了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