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我国企业与社会成员的社保负担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高水平
12月13日消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五周年年会今日在京召开,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发表主旨演讲。
{image=1}
贾康表示,社保基金统筹的一个正面效益是当蓄水池变成一个后,后继功能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精算来得知,在满足支付需要情况之下,缴费的标准可以往下调低多少,现在一般学者看法是中国的五险一金在社会保险制度下综合形成的企业负担跟社会成员负担,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高之列,这里最主要的代表性负担部分还是基本养老保险。比如东北区域企业要交22%以上,南边比较低也有16%,还有个人要交8%左右,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社保的负担。
我们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有了余地和空间,把缴费标准往下调低,直接回应社会强烈诉求,是减轻企业的负担。减轻企业负担绝对不是简单只讲征税的问题,减税做这么多余地,实话实说余地不大,五险一金项目很清晰,不是减少项目问题,是减轻负担问题,要把握全景图,全景图之内减轻企业五险一金最有分量的是减轻基本养老缴费负担,也是在当下进一步扩大内需、调动企业内在积极性,促进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蓬勃发展,在改革中抓住更重要的选项,这种正面效应是值得期待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胡会长、金院长、董秘书长和主办方郭总经理,尊敬的各位到会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首先代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热烈祝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五周年,也借这个机会,自己以研究者的定位做探讨性的发言。
多年的研究工作期间,我对于养老金关注、了解情况相当有限,愿意借这个机会比较直率地做一个观点的交流,我发言题目是想设定在这样一个表述上——“积极推进养老金第一支柱全社会统筹机制建设”。
据我所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提高到全社会的相关说法,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历经十年,再一次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前面十几年似乎这个事情提的很明确,迟迟很难落实,在相关认识上似乎总是有不同的意见,我在不同场合我也请教过不少同志,包括体制内和社保基金工作关系密切的同志。实话实说,总是对于反对意见的依据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到底碰到了什么硬障碍,为什么这个事情中央早早就给出了明确指导意见而难以落实。
根据网上舆论情况看,我觉得不少人有误解,似乎主要是集中于对把所有基本养老资金归入一个蓄水池之后,资金分配合理性提出质疑。按照我作为一个研究者的理解,基金统筹层级提高到全社会共用一个蓄水池,它是提高蓄水池的后继供给功能,也是胡会长使用的专业术语——代际合理分配,分配和调剂功能得到提高,过去这么多年努力也只是有些地方做到省级统筹,即使全部做了省级统筹也是30多个蓄水池,省级行政区和计划单列行政区,30多个蓄水池自己的调剂功能只是覆盖本地,把所有蓄水池合成一个大蓄水池,它的分配调节功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基金统筹进入一个蓄水池之内,可以以更大的包容性来均衡衔接不同年龄结构区域之间用水的时间差异,它的正面效益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得以体现:
第一是可以瞬时统一各地缴费率的标准,更有利于让劳动要素在统一市场内无壁垒的流动,这样它会明显消除原来不同统筹区待遇转接的矛盾,也大大降低了相关综合管理成本,劳动力的流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央现在特别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注重要素市场建设、要素合理流动、充分流动对于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我们回想到一些具体场景,比如广东那边经济发达以后大量农民工涌入,不可能总是在那一个地方,离开广东的时候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办理基本养老转接手续等等。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明显消除矛盾、纠结,当然是提高了劳动力的供给效率,这个意义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言自明的。
统一全国在一个蓄水池之后,各地缴费标准差异完全可以在现代信息条件之下,在以后出现支付环节,清清楚楚分段计算,统一了以后好处是劳动力流动更没有壁垒方面的考虑,全国一个统一标准,计算上都是一清二楚的。
第二项正面效益是由于蓄水池变成一个以后,后继功能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精算来得知,在满足支付需要情况之下,缴费的标准可以往下调低多少,现在一般学者看法是中国的五险一金在社会保险制度下综合形成的企业负担跟社会成员负担,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高之列,这里最主要的代表性负担部分还是基本养老保险。比如东北区域企业要交22%以上,南边比较低也有16%,还有个人要交8%左右,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社保的负担。
我们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有了余地和空间,把缴费标准往下调低,直接回应社会强烈诉求,是减轻企业的负担。减轻企业负担绝对不是简单只讲征税的问题,减税做这么多余地,实话实说余地不大,五险一金项目很清晰,不是减少项目问题,是减轻负担问题,要把握全景图,全景图之内减轻企业五险一金最有分量的是减轻基本养老缴费负担,也是在当下进一步扩大内需、调动企业内在积极性,促进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蓬勃发展,在改革中抓住更重要的选项,这种正面效应是值得期待的。
在实行全社会统筹情况之下,会不会发生有人担心广东的钱养了辽宁懒人的问题,这是我前面说到合理性方面有质疑的代表性观点,在网上看到有些人说的非常情绪化。我理解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缴纳和支付的标准都是清清楚楚的,在统筹层级低的情况下它也是清清楚楚的,都有中国法规体系红头文件列明,白纸黑字都在那里,你多了少了按照规范来说都是不行的,你在小的蓄水池里边也没有多交、少交的问题,分别按规则有时间差地取水的时候,只是兑现养老权益怎么照章执行的问题。
我们试问省级统筹情况下,为什么不说深圳钱养了韶关的懒人,广东蛇口、深圳年轻化情况就是钱越滚越多,韶关是带有老工业基地工业区,它也是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在省级统筹情况下区域在养老金就是调入,这是蓄水池功能体现,没有蛇口、深圳的人养了韶关懒人的分配关系。
因为比较早的时候,从全国来讲东北早早成为工业基地,广东韶关也是属于过去比较传统的重化工业,那边形成养老基金支付负担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不是养懒人造成的,至于说有养懒人的机制是另外一个概念、另外一个事情,不要扯在一起讨论。
我觉得这方面如果加以澄清,其实逻辑上没有大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事情做正面的回应,主要是加强宣传的问题。全社会统筹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有这种认识完全是没有把供给的道理想明白,造成了误解。
这个问题比较粗线条的话,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研讨养老金融概念如何对应基本养老蓄水池,这一大笔资金力量,原来全国至少几十个池子里的水,它和金融对接后怎么样形成高水平、专业化、保值增值的机制,在这方面客观的讲高低悬殊比较明显,有些地方干脆放弃了,我们这边哪怕发达地区也不愿意花费精力把蓄水池的水动用起来做安全的投资理财,资金自己管起来,干脆一笔划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自己责任也撇的干干净净,社保基金理事会专业团队替我们打理。
对于地方是很超脱的处理,同时也反映地方层面你让他们一下达到专业水平,能够跟国际高标准逐渐接近,来把全社会利益追求最大化理财助力好,也是现实一个挑战。
我想未来前景,假如“十四五”落实中央要求,把所有基本养老金汇到一个大池子里,我们对接养老金融的概念,在这个针对性上是不是可以把专业化安全投资理财操作高水平乘势在设计运行机制上形成很有意义的方案。它是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总结我国社保基金理财已有的经验。比如以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几个专业化管理团队,让他们在资金安全投资方面有相互之间一定竞争你追我赶情况之下来做安全投资,配置以绩效考评和奖罚的机制,这样服务于公众利益最大化,我觉得这个机制似乎可以做思路上的考虑,当然还要有更细致、全套、专业化的分析和设计。
不成熟的看法借此提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谭兆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