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民间人士就雾霾起诉中韩政府,败诉
原标题:韩民间人士就雾霾起诉中韩政府,败诉
持续了3年多的诉讼,终于有了结果。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11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90余名民间人士针对韩国和中国政府提起的空气污染损失赔偿案作出判决,裁定原告败诉。
{image=1}
法院驳回了原告向韩国政府提起的诉讼,并决定不予受理其向中国政府提起的诉讼。
这起诉讼关于什么?
2017年5月,公民团体“环境财团”代表崔冽、前农林部长官金成勋等90余人针对韩国和中国政府提起上述诉讼,每人要求索赔金额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9万元)。
原告方认为,中国政府没有尽到管理污染物质的义务,韩国政府则疏于查明雾霾天气原因,没能妥善保护国民安全,也没能保障民众的幸福追求权。
韩国政府则反驳称,政府为查明雾霾成因和制定对策做出了不懈努力,由于原告提出的受害事实和证据不够具体,政府不能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中日韩三国共同研究结论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诉讼也将中国政府告上了法庭。据BBC报道,部分韩国人认为,是盛行风将空气污染物从蒙古和中国带往韩国。一项韩国国内环境研究表明,韩国60%的空气污染来自西部邻国的工业基地与燃煤电厂。
不过,近几年的数据则证明了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韩联社报道,中日韩三国专家首次对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共同研究。2019年11月20日,三国政府联合审查研究结果并发布了《东北亚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跨境传输项目第四阶段研究成果总结报告》。报告的主要结论是:在中日韩三国主要城市的PM2.5污染中,本地排放贡献都占主导地位,且三国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加大本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力度是改善本地环境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也可以为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由于目前主流空气质量模型的物理和化学机理还不完善,也有可能导致低估本地排放的贡献,高估区域长距离传输的贡献。
据韩国放送公社(KBS)报道,2000年到2017年的检测结果显示,三国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的浓度均呈下滑趋势,其中中国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2%。
上月底,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曾就中韩跨境污染物传输问题表态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坚决向污染宣战,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与2013年相比,中国2019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42.6%,北京降幅达51.2%。
“中国愿意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大气领域的交流合作,分享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我们的态度是完全开放和积极的。”刘友宾说。
{image=2}
201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一份报告,概述了北京从1998年至2017年的空气质量治理成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表示,调查结果反映出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办公室主任德钦·次仁表示,北京的大气防治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好地为世界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应该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中取得平衡。
韩国民间建议改变能源政策
据《时代周刊》报道,尽管许多韩国人士总是将空气污染问题归咎于中国,但专家表示,韩国严重依赖燃煤电厂和柴油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BBC报道,韩国非营利性组织“韩国环境运动联盟”(KEFM)的李志安(Lee Ji-eon)同意这一观点。“指责别人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明明可以自己采取行动。”
李志安指出,“例如,我们清楚地知道,城市粉尘的来源是柴油车,但柴油车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明显就是政策失败的标志。”
{image=3}
BBC还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韩国每年有1.8万人死于与污染有关的疾病。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国内的广泛重视,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报纸头条和公众意识中时隐时现。政府官员好像只有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才会面临切实解决问题的压力。一名韩国民众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如果韩国想拯救下一代人的健康,理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据《卫报》报道,韩国是世界上最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体之一。2020年10月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国会发表政策演讲时表示,韩国将与国际社会一起积极应对气候问题,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气候环境活动人士对文在寅的声明表示欢迎,但也警告称,韩国必须改变其能源政策才可能实现“零排放”。
新京报见习记者 栾若曦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河北南宫市新增2例阳性
据邢台市政府新闻办消息,自1月6日开始的我市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截止7日18:00已累计采样5947038人,采集数量占全市常驻居民总数比例85.66%,已出检测结果1728254人,其中南宫市已全部检测完毕。检测结果,除南宫市新增2例阳性外,我市其他各县市区的已出结果均为阴性。责任编辑:赖柳华SN2440000贵州2020年春末夏初降水量为1961年来同期最多
人民网贵阳7月29日电(龙章榆)7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气候中心获悉,自5月20日第一场区域性暴雨过程至7月10日间(下文称春末夏初),贵州平均降水量为54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8.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值。0000澳智库:美鼓动对华科技脱钩,东南亚不愿跟风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5月31日文章,原题:东南亚准备好美中科技脱钩了吗?最近事态表明,中美都在采取步骤推动“脱钩”科技生态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显示,科技脱钩将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潜在GDP损失高达5%。对东南亚来说,科技脱钩不是好事,毕竟东南亚夹在中美之间,已面临贸易和南海主张等问题。0000广西多地卫健局泄露执法人员隐私信息,各地回应不一
澎湃新闻曾于2017年底和2019年底两度集中曝光过多地政府官方网站、学校官网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号、家庭具体地址、电话号码等)的案例,然而,这一泄露现象如今仍然存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