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乱港分子弃保潜逃,港府出招
原标题:香港保安局局长:对部分被捕人士再作风险评估,防止再发生弃保潜逃
(观察者网讯)香港国安法利剑高悬,乱港头目相继出逃,当初口口声声的“齐上齐落”沦为笑话。但这些人中,不乏身负多项控罪的弃保潜逃分子,例如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他们的跑路,也暴露出香港保释制度的严重漏洞。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近日接受“橙新闻”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针对部分被捕人士再作风险评估,以增加保释条款等措施,避免再有弃保潜逃事件发生。
据“橙新闻”12月14日报道,李家超表示,执法部门在拘捕涉违反香港国安法的人士后,都会向法庭提供评估潜逃风险的数据。他透露,在发生这些潜逃事件后,执法部门针对每一个涉及类似案件的人士都再次作了风险评估,对有需要的案件会从措施及情报两方面加以预防。
{image=1}
在措施方面,李家超举例称,会考虑增加保释条款,例如交出旅行证件、不准嫌犯去某些地方、实施宵禁令等,同时全面将嫌犯以往的前科及犯罪记录向法庭提供,让法庭全面审视弃保潜逃的风险。“如果我们发现(嫌犯)有潜逃风险,当然会反对他们出境。”
他补充说:“如果认为法庭允许担保的决定有问题,我们会立即提出上诉……在上诉期间是有权继续扣押(嫌犯),直至上诉有结果。”
但李家超坦言,最后做出决定的,“当然是法官”,“我也相信这么多事情发生之后,法庭对审视这些申请都会很严肃去处理。”
身负九项控罪的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保释期间顺利离港,并在结束丹麦“外访行程”后正式宣布“流亡”。按协助许智峰出逃的丹麦政客斯托加德的说法,他曾联络到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制作一个“非官方行程”。11月6日,斯托加德向许智峰发出邀请函,香港特区法院发还了许智峰的护照。
值得注意的是,据“东网”报道,11月26日,即许智峰计划出逃前4天,他涉及的“光复屯门公园”案曾在区域法院提讯,当时控方要求许智峰交出旅行证件,但遭区域法院首席法官高劲修拒绝。
报道称,许智峰和同案的林卓廷曾获批“可因公务而离港”,在区域法院提讯当日,控方指2人已不是立法会议员,要求法庭下令2人交出旅游证件。区域法院首席法官高劲修在考虑后,指2人是政党人士,亦是区议员,加上情况没有重大改变等,拒绝控方申请。
{image=2}
类似的弃保潜逃事件近期接二连三地发生,包括被控非法集结的“港独”组织“学生独立联盟”召集人陈家驹、被控“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等罪的“民间外交网络”前发言人张昆阳、涉暴力冲击香港立法会的港大《学苑》前总编辑梁继平等。
今年8月,广东海警局抓获10余名涉嫌非法越境人员,香港《文汇报》披露,12名被捕者均为有案在身的乱港分子,他们由香港西贡布袋澳出发,打算潜逃台湾后申请“政治庇护”。
此外,在2016年“旺角暴乱”案中弃保潜逃的黄台仰及李东升,2018年5月在德国获得所谓“难民庇护”。
香港特区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上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目前香港的保释制度已被严重滥用,令香港法律制度沦为笑柄,建议法庭订出更严厉的保释条件,例如每日到警署报到三次、戴上电子追踪仪器等。若被告触犯严重罪行或多宗控罪,法庭绝不应批准保释。
另一方面,多名嫌犯逃往与香港特区暂停引渡协议的国家,也加大了缉拿难度。
李家超接受《橙新闻》采访时强调,缉拿逃犯最重要的是情报。他表示,香港警方在国际刑警有渠道可以知道某个人的动向,也在互通情报、监视目标人物方面有合作的机制,“(拘捕的)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嫌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都是我们拘捕他的新可能性。”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发生2.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5日17时54分在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有感)(北纬31.82度,东经118.76度)发生2.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image=1}责任编辑:杨杰0000黑龙江黑河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重点5043人均为阴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image=1}中新网黑河1月3日电(记者王琳史轶夫)2日晚,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及防控工作。目前,该市全员核酸检测全部完成,其中重点人群5043人进行了二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20年12月29日下午起,该市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已全部放假。00002021年6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image=1}拉通社记者:国际社会再次对美国对古巴的封锁说“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联合国大会已连续29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的有关决议,敦促所有国家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撤销或废除任何形式具有“治外法权”效力、影响他国主权及其管辖范围内实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影响贸易和航运自由的法律和措施。0000肖亚庆: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8日下午举行的“部长通道”上说,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不仅仅是总量要做大,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打造新的增长点。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要久久为功,要更高水平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向制造业聚集。(记者齐中熙、张辛欣){image=1}责任编辑:刘光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