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有哪些看点?
原标题: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有哪些看点?
来源:南方日报
备受各界高度关注的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今天(18日)出炉,全文有14个部分,共68条,约2.3万字,关乎广东今后5年乃至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量极大,看点颇多。
文/诸岛山人
{image=1}
看点1:今年GDP预计破11万亿,比10年前翻一番
建议稿在第一板块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十三五”时期广东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其中提振人心的是对今年GDP总量作出预测,预计超过11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这也圆满完成了广东“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11万亿元的目标任务。请注意,这是在遇到诸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香港“修例风波”等一系列不可预见风险挑战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在第一部分另一重要判断是,广东已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且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这将是下来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基础与底气。
看点2:“走在前列”的“远景目标”
与以往规划相比,这次规划建议稿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对比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可以发现,广东不仅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独有的指标,比如提出“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另外按照总书记赋予的总定位总目标,广东也对自己加码,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这些都体现了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
看点3:十一个“更高水平”
在分论板块详细阐述了“十四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是建议稿的重头戏,共分11部分,一个非常整齐划一的鲜明特点是突出高水平要求,可以概括为是十一个“更高水平”。
这十一项重点任务总体上按照广东一直推进实施的“1+1+9”工作部署来组织,包括科技创新、“双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文化强省建设等,已经是广东近年来重点推进的中心工作,今后也将成为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施工图。
{image=2}
看点4:广东自贸试验区4.0版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条中,建议稿提出了“制定实施广东自贸试验区4.0版方案,积极推动扩区”,释放出重要信号。自贸区是广东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是扩大广东开放优势的重要路径,此次将扩区写入规划建议,有望进一步增强自贸区辐射带动效应。
目前,上海、浙江自贸区已完成扩区,根据今年3月全省商务工作视频会议透露,4.0版方案将争取前海蛇口片区和前海深港合作区“双扩区”,优化横琴“分线管理”政策。
看点5:贸易新业态五年倍增
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条中,建议稿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聚集发展,努力实现贸易新业态五年倍增”,透露出外贸大省转型新动向。
这些年广东一直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包括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一般贸易占比,此次聚焦发展贸易新业态,无疑将进一步优化广东外贸结构,增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防风险能力。事实上广东发展贸易新业态也有基础与实力,比如跨境电商,今年1-10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047.8亿元,增长25.1%,占全国47.2%。
{image=3}
看点6:广深高铁新通道
建议稿在推动广深“双城”联动方面放出大招。提出“建设‘半小时交通圈’,推进建设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这将大大缩短广深物理距离,形成交通上的“同城化”,两座一线城市无缝对接,又是大湾区的“双子城”,想象空间无限。
目前广深之间的轨道交通已经比较丰富,包括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广深港高铁以及地铁的对接,再加上高铁新通道的建设,两地之间将形成多样化的通勤往来方式。
看点7:高端消费回流
在全面促进消费升级一条中,建议稿提出了一个比较崭新的说法,“积极引导境外教育、医疗、旅游等高端消费回流”,这应该说是广东在新发展格局下打通消费循环的应时之举,目前以医疗、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不少国民仍习惯于去国外消费,如何引导这部分追求高品质和健康的消费需求回流,对于内需市场显得尤其庞大的广东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看点8:“市市通350高铁”
在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一条中,有一硬核举措令人振奋,那就是明确提出推动“市市通350高铁”。以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广东一块短板,这五年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随着明年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市市通高铁”也是胜利在望。此次更进一步提出“市市通350高铁”,提速升级的背后,今后广东父老乡亲的出行将更为便捷。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措施也与广东提出打造的“12312”现代化交通体系紧密相关,所谓“12312”指的是“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即可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左右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左右通达,广东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其中珠三角与东西北实现陆路2小时通达,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看来必不可少。
{image=4}
看点9: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
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一条中,“健全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则体现出广东的前瞻性研究。这一说法最早出自于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是深圳的一项改革任务,此次写入规划建议,也将成为省域统筹考虑的发展课题。像广深服务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如何让劳动力实现自由有序流动,促进就业和定居,关系到这些超大城市能否维系人口红利、经济发展活力。
根据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内容,这项制度将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居住证制度和特殊工时管理制度,内容很丰富,这也是推进城市化必须解决的课题。
看点10:强县行动
在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这一部分,一大亮点是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条明确要求提出。其中列明了实招:“实施强县行动,推动更多县(市)迈入全国百强行列。”
广东在地域经济上呈现为强镇强区的特点,这与广东独特的行政架构有关,但也与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分不开,这集中体现在百强区、千强镇的排行榜中,广东是“大户”,但入围百强县却较少,这与广东的经济体量不相称。此次提出强县行动,有望补上这块短板,有效提升县域人口承载能力与经济辐射效应。
{image=5}
看点11:优势院校海外(境外)办学
在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一条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提法是“探索优势院校海外(境外)办学”,这些年境外来粤合作办学的模式和实例都很多,但是主动出去办学的却很少。教育的对外开放,本身就包含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优势院校海外办学,广东走在前,既是省内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开放大省“建设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内需。
看点12: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
这是又一个落户广东的重大文化工程。位阶很高,目前透露的国家文化公园只有三个,分别是长城、大运河与长征,今年1月,中宣部专门印发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5个省区市。广东的有关工作已经启动,今年3月在韶关召开的建设保护工作座谈会听取了乐昌、南雄、仁化等长征途经县市的意见建议。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北京、湖北、辽宁紧急辟谣!
北京进入战时状态、返京隔离21天?别信!12月25日,网上有传言称,转发北京市委市政府紧急通知,北京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外地进京包括外出返京人员需隔离21天。返京人员除要求21天医学观察期满之外,还需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image=1}经向北京防控办核实,此为谣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网传“武汉一公司数千人发热”,官方回应→0000受天气影响 首都机场已取消航班11架次
受到周边雷雨影响,预计首都机场今天(3日)下午到夜间通行能力下降。目前首都机场已启动运管委协同机制及航班延误响应机制,跟雷雨赛跑,全力做好保障工作。首都机场今日计划保障航班1010架次,运送旅客13.69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执行航班290架次,受本场和外站天气等因素综合影响,取消航班11架次。首都机场提醒广大旅客,密切关注往来机场天气变化和航班动态。(总台央视记者杨丽君)0000确定了!冬奥火炬线下传递活动将有观众参加
1月28日下午,“闭环内火炬接力”主题媒体吹风会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在会上介绍,火炬传递活动将有观众参加,此外,2月2日和2月3日将在北京冬奥会赞助企业进行有观众参加的展示活动。早前报道: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将于2月2日至4日举行(央视新闻)0000秋高气爽!北京未来三天以晴为主 体感舒适宜出行
来源: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网讯预计今天(18日),北京依然是晴朗少云的好天气,风力减弱,最高气温在26℃左右,适宜出行。而明后两天,北京还会保持这样的秋高气爽,提醒市民朋友外出时需做好防晒、补水工作。昨天,北京又是秋高气爽的一天,高颜值蓝天“在线”。白天北风较大,叠加风寒效应,体感略偏冷;午后,北京气温升至27℃左右。{image=1}00009月6日18时至22时30分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9月6日18时至22时30分,我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95例(中国籍83例、美国籍3例、菲律宾籍7例、法国籍1例、乌兹别克斯坦籍1例),治愈出院81例,在院14例(其中轻型7例,普通型7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