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产品适合你吗?
通过对“固收+”产品的深入了解,想必不少投资者都逐渐明白了“固收+”的特点和优势,也会有些小伙伴产生了投资“固收+”的想法,但不知道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今天小瑞就带大家聊聊“固收+”的风险收益特征,看看这种产品究竟适合哪些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固收+”的风险收益特征
先来了解一下“固收+”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1、兼顾稳健与收益的双重特点
“固收+”产品通过债券收益打底并控制净值回撤,同时通过可转债、打新、高息股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提升收益空间,既拥有债券型基金的稳健特征,同时又具备权益基金在收益上的进取特质。
以“固收+”产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例,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3)自基日以来的年化收益为9.41%,收益方面略微逊色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11.02%,远远高于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85008)的4.79%;从波动率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近十年年化波动率只有4.05%,略高于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1.26%,同时远远低于沪深300的22.83%。也就是说,偏债混合型基金在承担风险与追求收益这两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平衡。(数据来源:wind,2020-12-04;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基日均为2003年12月31日)
{image=1}(数据来源:wind,2020-12-04;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基日均为2003年12月31日)
2、遵循股债配置理念,较为分散整体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股市和债市之间往往呈现跷跷板效应,股市走强的时候债市往往表现较弱;反之也是如此,债市走强的时候股市表现则会比较弱。所以说,股债分散配置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在中长期投资过程中适当分散市场风险。
而“固收+”产品除了债券底仓之外,还有一定比例投资股市,降低了产品对单类资产的依赖,分散整体投资风险。优秀的“固收+”产品有可能穿越牛熊,这也是TA时下火爆的重要原因。
“固收+”适合哪些人?
正因为如此,适合投资“固收+”的人群也很明确:
第一,适用于厌恶高风险,整体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但是也要注意的是,“固收 +”产品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并不是完全不会亏损,如果完全无法接受亏损,就不能选择这类产品了。
第二,适合追求相对比较稳健替代产品的投资者。因为“固收+”产品的定位是稳健理财产品,即便遇到了股市震荡,投资的债券部分也让产品整体风险相对可控。
第三,适合投资时间偏向于中长期,不过分关注短期业绩表现的投资者。因为“固收+”产品有穿越牛熊的特质,放在长时间的投资中更加明显。
第四,适合注重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因为“固收+”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配置,如果倾向于资产配置但又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投资者,不妨考虑这种产品。
面对变幻无常的市场,投资者寻求避险资金去处心切,而“固收+”产品凭借“稳固为盾,权益为矛”的优势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偏爱。这样兼备稳健与收益的“固收+”,你“心动”了吗?
基金投顾业务重磅指引文件开始征求意见 现存四大痛点均被“击中”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王思文11月19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监管层近日向多家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机构下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绩及客户资产展示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00012020中国基金业金麒麟奖公布 宝盈基金夺得2项大奖
新浪财经讯7月9日,新浪财经金麒麟2020中国基金业金麒麟奖公布,宝盈基金夺得2项大奖。公司方面,宝盈基金获得最具成长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方面,李进获得最受青睐股票基金经理(三年期·20-50亿)。{image=1}{image=2}责任编辑:常福强0000规模不一定是业绩的敌人 百亿级权益基金大象起舞
原标题规模不一定是业绩的敌人百亿级权益基金大象起舞来源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百亿级权益类基金业绩可圈可点。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今年之前成立的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百亿级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涨幅超过33%,而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涨幅不到6%、23%。业内人士认为,“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不可一概而论,挑选明星产品也有一定的窍门。0000基金年度业绩决战启幕:前海开源新经济A等翻倍 长城双动等多只基金业绩逆袭
距离今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基金年度业绩决战已拉开序幕。从最新战况看,“翻倍基”的数量处于持续变化中,截至11月19日,“翻倍基”数量减少至2只,均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同时,一些此前表现不佳的基金实现逆袭,净值快速抬升。鏖战中,多位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或已对持仓进行调整,所管理基金的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产生了一定偏差。“翻倍基”队列持续变化0000银华基金贾鹏:留有余地 适当逆向
我们认为,2021年市场的核心矛盾是:经济复苏与流动性收紧的赛跑,背后的核心变量是疫情防控进展。随着疫苗注射的推进,全球经济恢复正常的预期会逐步增强,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概率就在提高。当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观察期。虽然临床上已经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有研究也表明,目前病毒的变异,并不能在根本上影响疫苗的作用,但是在真正看到全民免疫之前,全面收紧货币政策,是有很大风险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