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公布年度信用评价成绩单,13家券商遭遇C类差评
来源:公私风云
年内永煤、华晨等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相关中介机构被点名接受调查。业内呼吁监管层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对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9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海通证券等26家主承销商被评为A类,B类的主承销商有48家,13家主承销商为C类。
发改委对相关机构惩罚分明。对连续5年评价得分前10名的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予以表扬,鼓励支持评价结果优良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将在政策研究、品种创新、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而对于连续两年未独立主承销企业债券以及本次列为C类的承销机构,将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
87家券商信用评价出炉
据悉,本次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的对象为2019年度作为主承销商参与过企业债券承销,或承销的企业债券仍在存续期内的87家承销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的对象为2019年度开展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6家机构。
在本次受评的87家主承销商中,2019年主承销1支及以上企业债券(不含仅参与联席主承销)的机构53家,仅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承销或仅从事企业债券存续期管理工作的34家。按照评价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将87家受评主承销商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主承销商26家,平均得分90.58分;B类主承销商48家,平均得分79.16分;C类主承销商13家,平均得分66.91分。
本次受评的6家信用评级机构平均得分为86.74分。其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2家。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连续5年得分第一名。
监管层奖惩分明
对连续5年评价得分前10名的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连续5年评价得分第一名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发改委予以表扬。
对于评价结果优良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发改委给予鼓励和支持态度,将在政策研究、品种创新、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
发改委还指出,鼓励债券发行人在遴选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存在不诚信、不专业行为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将记入企业债券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并在分年度信用评价的相关指标评分中予以体现。对于在债券尽职调查、申报发行等环节存在不诚信、不履职尽责等行为,发改委直言将约谈相关责任机构,并采取相应惩戒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连续两年未独立主承销企业债券以及本次列为C类的承销机构,发改委称自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并要求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
对于评价结果靠后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发改委提出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配合,加强日常监管,对其承销、评级的项目加大监管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评价结果较低机构的惩罚方面相比去年有点变化。根据发改委2018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对于连续两年在主承销商全面信用评价中排名后10位或未独立主承销企业债券的承销商,自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并要求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
债券违约频发引思考
年内永煤、华晨等国企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市场直呼“国企信仰”崩塌。11月19日,交易商协会对永煤控股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中介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原银行等主承销商。11月20日,证监会对华晨集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决定对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对华晨集团有关债券涉及的中介机构进行同步核查,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10月下旬以来,取消或推迟发行信用债的数量及拟发行规模相对增多;进入11月份,前半个月的取消及推迟发行的信用债规模占同期信用债发行规模的比重回升至4.7%,其中风险事件主体所属区域内部取消或推迟发行债券现象增多。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方面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监管机构应完善信用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尤其要重视区域流动性风险监控,同时加强对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的约束,强化大型企业诚信及守约意识,并要求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对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另外,也要注重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市场投资者回归理性。
监管层也致力于加大应对债务风险及违约处置工作,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1月17日提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监管,防范化解企业债券领域风险;二是强化协同,构建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三是抓早抓小,提前了解风险、尽早处置风险,密切关注个别苗头性风险隐患。
记者:朱灯花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医药板块反弹明显 基金经理看好长期机会
来源:中国证券报近期海外疫情有所反复,引起市场关注。经历春节假期后的调整,A股医药板块短期内反弹明显。部分医药基金经理认为,医药板块已具备一定性价比,近期海外疫情反复或催生医药板块景气度持续上行,看好行业长期投资机会。基金经理力挺0000智能化、系统化呼之欲出 中基协托管专委会研讨托管新规
中基协文章反思称,此次防疫大考后基金运营亟待科技变革。“尽管行业已成功应对了本次疫情造成的种种运营困难,但如何运用先进科技,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响应业务需求,是疫情防控结束后基金行业急切要反思和总结的问题。”中基协表示。今年2月3日,A股市场经过延期后的开市及震荡带给基金运营业务的挑战,至今让从业者历历在目。000050%最高尾随佣金:销售新规马上实施 基金公司最新动向来了
【今日直播】中国REITs论坛2020年会举行:主题为“公募REITs起航·中国基础设施REITs的生态建设”。吴清、蔡建春、刘俏等监管层、学者等大咖齐聚。南方基金李文良:不可不知的投顾那些事儿淳厚基金创始人、董事长李雄厚:洞察资本市场真相投资中国未来20年中联盛地总经理陈真:REITs的投资及运营管理体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