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号角吹响!11月私募管理人新增数量创年内新高,总规模逼近16万亿
来源:公私风云
年末,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数量与管理规模双增。一方面,11月新备案私募管理人共计149家,为年内新增备案数量最高的月份。另一方面,截至11月底,私募基金规模接近16万亿元,较上月增长超700亿元。
年终岁尾,各机构纷纷发布对明年的展望。那么,明年投资机会在哪里?哪些板块最具吸引力?
私募管理人跑步进场
与去年底相比,年内私募基金规模已增长超2万亿元。根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达15.91万亿元,较上月增长739.46亿元,而去年底,私募基金总规模为13.74万亿元。
分类来看,证券基金规模增长最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规模3.74万亿元,环比增长620.58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续规模9.43万亿元,较上月增加56.63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存续规模1.57万亿元,环比增长1.66%。
究其原因,业绩内生增长无疑是规模增长的一大因素。根据格上研究数据,截至11月底,规模5亿以上的私募行业平均收涨30.62%。其中,股票策略以33.94%的年内平均收益夺得第一。此外,宏观对冲、程序化期货的上涨幅度也均超过30%。排名最末的策略为债券策略,年内平均收益率为9.34%。
从地域上看,上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规模一骑绝尘。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11月末,注册地为上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663家,管理规模约为3.7万亿元;深圳排名第二,管理人数量为4492家,管理基金规模为1.96万亿元。
年末,受市场热度提升影响,私募管理人跑步进场。除管理基金规模大增外,基金管理人和备案产品数量也明显增长。
基金管理人方面,11月新备案私募管理人共计149家,为今年新增备案最多的月份。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计62家,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备案产品方面,11月新增备案私募产品2601只。其中,新备案证券类私募产品1705只。根据格上研究数据,11月共有44家百亿级私募成立新产品。其中,量化私募发行最积极,灵均投资共计备案54只产品,衍复投资和幻方量化备案数量均超过20只。主观股票多头机构发行数量靠前的是景林资产,共计备案35只,聚鸣投资、玄元投资、泰润海吉均发行了10只及以上产品。
明年投资机会在哪
近期,机构对于明年市场的讨论热度与日俱增。
“明年A股依然有吸引力,选方向要注意性价比。”少薮派投资认为,从结构上看,估值分化非常明显,部分行业的估值甚至达到历史峰值水平,也有些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期极度悲观的行业,一旦情绪修复,会有不错的涨幅,即便是估值一直处于低位,里面的龙头公司只要业绩保持增长,也可以赚取业绩增长的收益。
清和泉资本表示,2021年会沿着长期景气、格局稳定、盈利向上的逻辑去布局龙头企业。具体看好三条主线和一些细分方向:
一是看好中国高端制造和出口链条的潜力和发展,包括高端制造中新能源、出口链中的家电和玻纤行业等。“2021年,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C端需求的进一步萌发,期待大众消费市场出现爆款车型。”清和泉资本进一步表示,中长期视角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受益行业需求的持续放量。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早于海外,多年补贴培育出很多单环节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规模扩张、客户关系等方面相比海外企业具有显著优势,因而看好其份额在全球竞争时代稳步提升。
二是看好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高护城河的龙头企业能够持续获得超越行业的增长机会,包括在线生活服务行业、游戏、中国电商行业等平台型公司。“对于在线生活服务行业,当前市场格局较好,市场领军企业的市占率已经接近七成。未来,受益于居民消费往服务偏移,在线生活服务平台能够持续获得超越行业的增长。未来10年,我们预期年均增长26%。”
三是看好大消费,包括传统消费中的白酒、调味品,新型消费中的电子烟和医美,医疗服务中的口腔医疗和在线医疗等。大消费一直是牛股辈出的领域,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行业属性,即需求的稳定性、长期性、扩展性和升级性。全球对比,中国市场拥有更加巨大的优势,14亿的人口基数、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而随着中国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加速向发达国家靠拢,未来购买力有待持续释放,这一过程中有望诞生更多的大市值优质企业。
此外,今年可转债市场表现不错,那么明年该市场的投资机会如何?景顺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基本的考虑因素来看,我们看到个别行业的板块炒得比较热,包括新能源板块。可转债明年可能是价值投资年,那些偏重于价值端的行业,也就是传统的行业,比如说公共基建、发电等这些大行业,今年股价没有特别大的上涨,但是他们的派息条款还是比较稳健的,可能会给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在明年分化可能会比较明显。”
记者:何思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又添一员猛将!李进正式入职这家略显低调的公司
资管行业“百舸争流”竞争的背后,实质是一场“人才”的竞争。早在今年5月份,明星基金经理李进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此举引起圈内热议,市场纷纷猜测他究竟选择了哪家机构加盟。时隔1个多月答案已明确:知情人士消息称,目前李进已经正式入职景顺长城基金。显然,这位“中生代”基金经理的优秀代表选择了正在高速发展的公司作为投资生涯的新一站。0001近1年回报86%!“不扎堆”的刘畅畅如何掘金中小盘成长?
上半年A股并不平静,年初核心资产遭遇集体回调,行业板块高低切换、轮动频繁,而近期在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题材的带动下,科创50、创业板指数重拾升势并相继刷新年内新高。0000抱团散伙私募遭遇净值大回撤 私募大佬罗伟冬旗下6只产品收益翻倍
抱团“散伙”私募遭遇净值大回撤,私募大佬罗伟冬旗下6只产品收益翻倍,为何这么牛?原创每经记者每经牛眼今年2月18日是A股市场的分水岭。春节后至今,A股市场开始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沪指从2月18日至3月12日调整幅度达5.53%,而创业板指更是调整幅度达19.25%,抱团股调整最为明显,在此背景下,部分明星公募基金产品净值遭遇重创。0000董承非也要“公奔私”?哪些公募基金经理转私募最成功
在较长时间维度里,不少“公转私”基金经理都取得不错的业绩,实现了正向收益。过去一周,基金圈最重磅的消息无疑是兴证全球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将离任兴全趋势、兴全新视野的基金经理职务,业内传闻及有媒体报道称,董承非“大概率奔私募”。如果董承非最终转型私募,无疑“知名公募基金经理转私募”又多了一个典型案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