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170

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怎么干?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12-19 03:20:390

原标题: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怎么干?

12月16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开启新征程,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会议指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将迈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会议要求要见到新气象,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八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实现0.7%的增长,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在7%左右,全年预计能实现2%左右的增长。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持续稳定复苏,但2021年会面对很多变数。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海外疫情不管是持续、还是得到全面控制,都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环境。中国前期超常规政策面临退出,如何实现政策平稳退出,还能有效防范风险,也面临考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1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包括疫情存在反复,经济的外部环境不是很好;国内来看,到11月份消费仍然未恢复正常水平,未来仍需要积极扩大消费;今年在政策支撑下,下半年投资实现了较高的增长,明年投资是否能保持较高增速,仍然有不确定性。

“2021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也充分体现在这次会议中。2021年要抓好的几大重点任务中,包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解决好种子、保障粮食安全等,都是由安全问题演化出来的。”刘元春表示。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刘元春表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政策调整,但不会过大收缩,政策不会出现断崖式变化。像今年名义GDP增速大概在3%左右,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13%左右,这属于超常规政策。2021年预计GDP增长8%左右,名义GDP在9%以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社融增速在13%左右,相比今年的增速没有明显收缩。2021年名义GDP强劲回升的背景下,货币供应与之相匹配,相应会带来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不急转弯,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会有所收缩,但不会收缩太厉害。明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比较高,预计财政收入也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当前生产活动大体恢复正常,2021年赤字率可以降到3%左右,明年仍有防疫需求,抗疫特别国债可以继续发行,专项债规模可以维持今年的水平不变。今年疫情冲击之下,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步伐不变,明年也要按既定计划继续推进。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强调提质增效,还要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这些都需要财政支持。

明年经济增速会加快,财政收入形势会相对较好。积极财政政策会延续现有节奏,保持适度扩张。很多项目具有连续性,今年做了,明年也要资金接续。2021年赤字率在4%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专项债应保持适度扩张。

张永军表示,今年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加大了财政政策力度,确实对扩大投资有帮助,但这些项目不是短期就能建完的,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后续仍要尽快建设好、发挥作用,所以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今年赤字率在3.6%以上,在编制财政预算时我国经济正面临疫情的很大冲击,一季度经济大幅下挫了6.8%,随着经济形势出现好转,2021年赤字率应该会有所下调,抗疫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规模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张永军表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预计2021年经济增长8%左右,市场上有的预期在9%甚至更高,如此来说就意味着明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可能跟今年差不多。但是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较长的时滞,2020年和2021年应该放在一起来看,2020年货币投放量显然明显高于GDP名义增速,若将这两年综合考虑,建议2021年货币供应量可适当低于名义GDP增速。

推出八大重点任务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会议明确了明年的八大重点任务,分别是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刘元春表示,这次会议召开在关键战略时点上,宏观政策强调科学精准,与中长期战略的匹配度,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比如,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第一个重点任务。通过构建一些重大科技平台,既能带来短期扩张效应,也为中长期战略做铺垫。再比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这既是对“安全”的重视,短期内也能带来内需的扩张。

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把农业问题提到很高的高度,要求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这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因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农业、农产品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规模大,与国内单产低、生产成本高有很大关系,通过育种等措施改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壮大国内循环。

会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刘元春表示,不同于以往的需求管理,2021年扩内需的部署更为深入,要求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消费的几大重点,包括促消费、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既要推动短期需求扩张,还要进行深层次利益结构调整。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也要求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

张永军表示,财政政策如何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一方面税收本身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调节支出结构,比如扩大公共消费,包括增加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这也可以对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有的方面其效果比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更明显。

赵全厚表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这需要与需求侧改革相结合,在促消费上做文章,包括推进家电下乡、困难群众保障政策等;另外,是否相应调降个人所得税,也是可以探讨的。

强化反垄断

会议指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论是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还是12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明确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业态,以及算法推荐等新技术应用领域,都会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我国互联网领域法治框架会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创新环境和前几年相比会有重大变化。以前互联网总体有一种‘赢家通吃’的现象,通过烧钱来扩大市场份额,追求羊毛出在狗身上。随着互联网领域法制框架的不断完善,各大互联网平台会更加注重合规经营,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同时兼顾公平竞争,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赵萍表示。

(作者:周潇枭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王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