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新金融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
导读: 12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论坛暨‘2020天府金融指数’ 发布会”采用线上会议+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开幕仪式并以《新金融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必然出现区域功能的重构,进而产生区域的分化。当这种分化触及经济的基本造血功能和社会的稳定,将成为战略必须关注的焦点。在改进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利用新金融来处理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处理低增长区域的功能区再造,进行赶超型的发展。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下面我就对金融助力地方区域协调发展,谈几点看法。
第一个看法,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出现资源的重构,区域功能的重构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因此,出现区域的这种分化也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但是,当这种分化触及到经济的基本造血功能和社会的稳定,持续的这种区域分化,将成为我们战略必须关注的一个焦点。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区域经济整体是比较良性协调的,但是由于东北区域经济的塌陷所导致的北方经济占整个中国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成为最近舆论的焦点。但是我想说,这样的一种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之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间,利用新金融来处理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处理一些低增长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再造,进行赶超型的一种发展。
第二个看法,在区域分化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政策既不是进行简单的资金资助,也不是进行传统项目的构建,而是要在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间,根据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循环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来进行功能性的布局。这个布局就需要我们从经济社会大循环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安全功能来进行整体性的新考虑,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功能。
如果要进行一种功能的重构,我们需要认识的一个误区是简单的按照市场原则来配置资源。因为,在分工体系和资源完全流动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全面的重新配置,将会产生极化效应和马太效应。围绕着一系列的增长极,将会形成相对独立封闭的分工体系和循环体系,从而导致一些边缘地区的崩塌,这种崩塌不仅仅会呈现在经济功能上,也会呈现在社会功能上和政治功能上,从而使大循环的良性发展受到很大的威胁。特别是资本的逐利,导致大量的农村资本、边缘区域的资本向中心城市以及高收益的行业和部门进行靠拢。 因此,如果简单的按照一般的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来进行区域协调和功能重构,可能难以完成任务。所以,从传统哲学里克服这种市场失灵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但是我们也会看到政策性金融在资源禀赋的构建和循环的战略功能的构建中的局限。故而,在克服传统政策性金融和市场化金融工具双重失灵的问题中,以科技赋能新金融工具就能够弥补目前的缺陷。
因此,这就引出在区域功能的布局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相对后进、处于大循环战略节点的区域上面,我们要在市场与政策之间寻找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突破点就会体现在科技赋能金融的一系列的新金融上面。比如,我们要在新的增长极里面打造科技创新的中心,就必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要将这种金融形态、金融投向与研发、风险投资模式相匹配。 假如我们要打造农业主功能区,就必须要在农业金融上面要做足文章,要将金融资源和金融方式与绿色农业相结合,资源向这些区域进行倾斜,从而在为这些地方经济功能、经济竞争力、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匹配上展示新力量。
从目前天府金融指数发布的情况来看,我们会发现一系列新的增长极、新的战略性功能区域,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在新金融,而新金融的突破口又体现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农业金融以及文化金融这几个方面。
所以,在新时代、新发展理论和新发展格局的“三新”指引下,我们要运用好金融工具,就要认识到未来分化是一个常态,极化也是一个常态。但是要想顺应新发展格局,保证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循环,我们更多的是要在功能区上循环的关键节点有一个重构的过程。这个重构需要我们在市场型的金融工具和政策型的金融工具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那就是以科技赋能金融的新金融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整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