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基金王克玉:做勇者、智者与修行者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现在,这一年即将过去。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总结,希望对今后的投资有所启发。
在经历了年初一波风险偏好的快速上升之后,今年对投资者收益造成最大冲击的其实是3月份的行情。疫情在全球蔓延,也让全球投资者的判断变得异常悲观,3月中旬,美股十天之内发生了几次熔断,我们有幸见证历史。我所管理的基金净值也在短短一个月内跌回到年前。今天,站在年底往回看,我们刚刚经历的却是公募基金的一个大年,全市场权益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在50%左右,权益投资迎来了一个极好的年份。
总结这一年的投资,我看到很多人都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权益市场的暖流与全球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注入有关,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随之上升。欧美发达国家在居民活动受阻的情况下推出的消费刺激方案,在经济受到疫情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和需求却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种局面的出现推翻了3月份大家对于整个经济和资本市场所做出的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判断。
但“最好的时代”远不止于此。中国一大批业务模式和管理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在疫情演绎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制造业、服务业、线上、线下……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时至今日,我们几乎可以说,在这场疫情当中,对于中国大多数行业和企业而言,其实是充分受益的,这构成了今年中国权益市场丰厚回报的主要来源。
站在年初,我们未必能够充分看到这一点;但倘若在我们投资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将收益的来源定位于企业盈利的增长和长期的成长,那么,今年其实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误判的年份。
这些年跟踪中国的上市公司,我们发现有一些线索是极为清晰的。2010年之后,我们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公司已经成长为在世界上具备较大影响力的公司。它们从模仿、跟随到创新、突破,中国制造的产业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显现出来。
这两年,我们普遍地讨论工程师红利,投资者对产业升级方向所形成的共识,背后蕴含的其实是我们整个国家对于中国科技原创能力的正视和重新定义。过去三十年,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和广袤的市场获得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让中国实现了从1到N的迅速发展;而今天这种后发优势正面临国际环境的重重考验,便捷的模仿已不再是最好的路径,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成为中国经济下一程的唯一出口。
重压之下,必有勇者。在一个特别稳定的产业链结构当中,打开产业升级空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在危机当中,情况或许不同。疫情使得今年经济活动的链条突然中断,却为反应能力特别强、速度特别快的企业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些在疫情当中表现出色的公司,它们大多等待已久。长时间的积累,包括产品的研发、工艺、测试等等,在这个全球供应链的断层中找到了突破口。2020年,势必成为中国企业长期转型升级过程中突破最为全面的一年。被疫情所改变的全球经济的生态,打破了中国经济发展长久以来的路径依赖,也让中国企业对于核心技术和创新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机会只留给有备而来的人。对于投资也是如此。投资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说,遇到市场大跌的时候正是我们买入优秀公司的最好机会,这句话成为投资界的一句格言,类似于投资的铁律。但真正的实践却是对人性极大的挑战。在最恐惧的时刻,能有足够的勇气去买入,其实是需要条件的:
一是在一个下跌的市场当中,你需要有足够的能力识别出哪些是优秀的公司,这其实是我们日常研究工作中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部分,只有研究得足够深入,才能够把市场中各个细分行业里最优秀的公司挑选出来。
二是确认了是好公司,是否有勇气买入的问题。市场大幅下跌过程中的买入是最反人性的,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有一种与市场对抗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建立在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知之上的。今年2月初和4月初的两次大幅波动,再次印证了危机中组合调整的规律。每一次我们都会总结,但每一次身临其境都是对于我们投资信条的莫大考验,也是对基金经理能力圈的一次重大考验。我想说的是,我们做不到百分百的反人性,但时间可以教给我们更多,经历的时间越长,对市场大的波动和认知也会更加准确。
最近重读《巴菲特之道》,感触颇深。在这本书里,有一张图对企业长期的价值做了很好的剖析,他把公司按照质量从高到低分为伟大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和不好的企业。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演进,企业的价值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伟大的企业在不断进行价值创造,最终的反映是公司不断体现出超越市场平均的回报;普通的企业带来市场平均的收益;而质量不好的企业呢,它们成为了价值的毁灭者。
在投资上做得非常成功的人,他们对于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事实上已经做出过非常完整的阐述,只是作为尚未经历或者经历不够充分的人,还没有足够的认知而已。今年,大多数投资者对于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体验。我们再次确信,对于投资而言,那些长期优秀的公司和业务模式才是我们收益的最终来源。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不断加深对于投资规律和纪律的认知,让自己拥有创造收益的能力,同时拥有杰出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投资的世界里,很多事情一再发生,如同规律一般,影响着我们的投资结果。霍华德.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周期》中说,“投资经验最可贵,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真正替代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每经历一次,我们对投资的看法也许会有所不同,而我们所积累的每一次经历,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启下一次投资的征程。
任职公募基金经理十年,感谢你的始终相伴,让我懂得时间的可贵,也让我有机会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里不断总结、反思、突破自己。
责任编辑:马婕
基金扎堆发行固收+策略产品 偏债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11%
基金扎堆发行“固收+”策略产品,偏债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跑赢大盘来源:金融1号院果小桃2020年以来,股市震荡行情不断,部分板块估值较高,与此同时,随着低利率时代到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随之下降,中低风险偏好的理财投资者该何去何从?0000险资三季度重仓股曝光 国寿、新华皆偏爱东珠生态
险资三季度重仓股曝光!国寿、新华皆偏爱东珠生态泰康人寿加仓赛轮轮胎来源:财联社财联社(上海,记者丁艳)讯,截至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多家险企正在陆续披露三季度保险重仓股名单,除了中国平安重仓平安银行外,目前共计19只险资重仓股已浮出水面,其中1只股票被加仓,8只被减仓,新进个股8只。0002社保基金长情股曝光:147股连续8个季度坚守 机构高频点赞10股
社保基金长情股曝光:147股连续8个季度坚守机构高频点赞10股来源:证券日报之声原创证券日报网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社保基金持仓一直以来备受各方瞩目。那么,一直被社保基金钟情的公司表现如何?能否为其带来较好的收益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自2018年年末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沪深两市共有147只个股已连续8个季度被社保基金持有,成为“压箱底”股。0000【基金日报】银华、天弘、中加基金经理离任,易方达汇添富大成国寿安保新基提前结募
【行业动态】外资加仓最牛股狂飙10倍!半导体又火了基民嗨了:今晚的酒水由蔡公子买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锂、半导体、汽车板块集体大涨。基民再次沸腾,高呼:今晚的酒水,由蔡公子买单!(中国基金报)新能源车主题基金净值频创新高该走还是留?6月23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延续强势,板块指数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不少新能源车主题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0000三季度公募中生代集体逆袭,新一代张坤朱少醒呼之欲出
证券市场红周刊记者|张桔·编者按·内地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权益类基金经理新一季的调仓路线完整跃然纸上。尽管一众成名已久的基金经理长跑实力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他们今年年内的短期业绩出现钝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并不算太出名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目前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已经达到100%一线。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