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新发基金从哪来?“赎旧买新” 并非主力
实锤!3万亿新发基金从哪来?“赎旧买新” 并非主力
梁银妍
今年公募市场可谓“扬眉吐气”,新发基金市场火爆,百亿级基金频频出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全市场新成立1443只基金,合计募资3.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高于过去3年总额。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累计募资达1.93万亿元,逼近2万亿元“关卡”。
新发基金常伴随“赎旧买新”疑问,即新发基金规模是否来自存量基金赎回。中信证券研究部根据公募前10个月的数据进行测算,此轮基金发行热潮中,“赎旧买新”并非主因,而更多来自基金投资者的增量资金配置,“三万亿”新发公募基金反映金融资产再配置趋势。
“赎旧买新”情况缓解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公募基金份额合计为16.01万亿、规模合计为18.3万亿,相比 2019 年末份额增加2.32万亿、规模增加3.5万亿。同期,公募基金新发份额为2.5万亿,以此对应的净申赎份额为-2141亿份。
{image=1}
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7日
中信证券研究部以“区间净申赎/区间新发基金”指标作为衡量“赎旧买新”的程度。据统计,2020年前10月,该比例为-8.4%;而 2019 年为-43.8%。因此,从 2020 年前10个月的情况看,此轮基金发行热潮中“赎旧买新”并非主因,而更多来自基金投资者的增量资金配置。
{image=2}
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7日
从月度区间看,2020年1-4月为新发份额与净申购份额并驾齐驱,整体增量资金进入公募基金市场;5-9 月份存在一定的“赎旧买新”现象,尤其6月、8月较为明显。9 月之后现象缓解,尤其10月份以来已经呈现正流入。
此外,2020 年首发且已过封闭期的产品中,平均的规模留存率(封闭期后的规模截至2020 年9月)为61.4%。中信证券研究部表示,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基金销售行为不断规范,规模留存率或将有所提高。
基金赚钱效应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赎旧买新”程度在今年得到缓解或与基金赚钱效应相关。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年内3286只主动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接近97%基金取得正收益,超36%的基金收益超过50%,年内收益率平均值为41.06%,中位值为44.02%。
年内翻倍主动偏股基金已达到49只,农银汇理基金赵诣“一带三”,所管理的农银工业4.0混合、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年内收益均已超过140%。此外,还有9只基金年内收益超过120%。相比2019年4只基金年内翻倍,2020年主动偏股基金可谓迎来大丰收。
{image=3}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0年12月25日
将公募基金与股票进行对比,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A股年内翻倍股有372只,涨幅为正个股占比为52.42%,年内涨幅超50%的A股仅796只,占比仅19.27%。
从胜率来看,公募基金基本完胜个股表现。华安证券研究所表示,偏股基金赚钱效应在2020年很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秉承着“买股票不如买基金”的理念,市场去散户化进程加快,公募话语权的不断提高,长期利好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中基协:超六成投资者表示需要投顾的投资建议 但仅两成愿为此付费
3月9日消息,3月9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对于5万多名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调查,透露出诸多细节:六成以上投资者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过半投资者具备金融相关知识,近八成具有中长期投资经验。有八成投资者考虑可以将银行理财资金调整配置到非货币公募基金中去。超六成投资者表示需要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但仅两成愿意为此付费。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2021,该贪婪还是该恐惧?
(摘要:配置了这类基金,就不用那么纠结了)2021年股市迎来开门红,首日主要指数全面上涨,创业板更是延续了去年的势头,大涨3.77%。今年的A股是否会继续牛下去?去年没上车的投资者们,现在还来得及上车吗?欲知后市如何,让专业投资机构来把一下脉。贪婪的时刻?恐惧的时刻?0000基金自购潮汹涌,明星基金经理加入,不仅传递信心,还释放这一关键信号......
来源:中国证券报2022年开年市场震荡加剧,新基金发行遇冷。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公司出手自购,李晓星、陆彬、杜猛等人气基金经理也纷纷“自掏腰包”。分析人士认为,自购彰显投资信心,给市场传递出看好后市和自家产品盈利能力的信号。自购“常客”陆彬再出手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2022年以来共有6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自购规模2.85亿元。谁是二季度基金最爱的医药股?葛兰、赵蓓、张坤都有大动作 这份名单请收好
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记者|杜薇编辑|1最近长坡厚雪的医药行业并不消停,中信医药指数从高点回调,两个月跌幅靠近20%,上周四晚间出炉的“药茅”恒瑞医药(600276.SH)的半年报,更是激起一片哗然,引发悲观情绪,公司市值已跌破3000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