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协议: 英欧一别两宽,但后会有期
最后的协议: 英欧一别两宽,但后会有期
作者: 宋玮
从1963年开始,担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多次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十年之后的1973年1月,英国终于还是加入了欧共体。时过境迁,2016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中脱欧派意外获胜,拉开了英国与欧盟漫长的脱欧谈判。
在历时四年、三位首相的“山路十八弯”后,英国“脱欧”这场大戏终于要落下帷幕。2020年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就三大分歧问题达成一致,在最后时刻避免英国出现“硬脱欧”的局面。这是大功告成还是委曲求全?是一劳永逸还是后会有期?
双方妥协避免“硬脱欧”
2020年1月31日英国已经正式脱欧,随后英国和欧盟进入了《脱欧协议》规定的过渡期,持续至2020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英国仍保留在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内,若未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过渡期后双方经贸关系将退回到WTO框架下,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协议的“硬脱欧”。
12月24日,英国和欧盟正式达成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议,意味着从2016年“脱欧”公投后笼罩英国多年的“无协议脱欧”阴霾终于散去。在此之前,是什么分歧令英欧谈判陷入停滞呢?共有三个层面。
在贸易层面,双方就建立公平的贸易竞争环境仍有分歧,核心重大分歧聚焦在政府补贴。毕竟,英国寻求脱欧的初衷,就是想摆脱原有欧盟内部单一市场规则,和欧盟达成约束较少的自由贸易协议,英国坚定地认为脱欧后应拥有提供贸易补贴的自由,但是欧盟坚持只有在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补贴。
在捕鱼权层面,双方各不相让。英国希望能完全进入欧盟市场销售其鱼类,但并不想遵守脱欧前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所设定的长期捕鱼配额,这也是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竞选中的重要承诺。欧盟则希望维持现状,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将英国渔船的渔业配额从25%提高到50%的要求,并威胁可能会禁止英国向欧盟市场出售渔业产品。
在“北爱”问题的协议后续解释权层面,英欧之间矛盾激化。9月15日在英国下议院通过的《内部市场法案》,将赋予英国解释和修改《脱欧协议》的权力,特别是北爱尔兰“双边界”设置与北爱尔兰贸易补贴遵守欧盟法规的设置,引起欧盟极大程度的不满,谈判进度开倒车。
进入12月,英国和欧盟就三个分歧相互进行极限施压。英国多次警告“无协议脱欧”,而欧盟也强势反击。事实证明,英国最先让步了,在捕鱼权以及公平竞争方面,做出了重大让步,使得双方在圣诞节前达成了协议。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协议的内容是什么?谁向谁进行了妥协?
在贸易层面,欧盟对英国进行大幅让步,英国可以自行判断国家对企业进行的补贴是否影响到贸易。英欧双方就环境、社会和劳动方面的最低标准达成一致,英欧双方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补贴监督机制,不需要遵守另一方的规定。如果英欧任何一方违反公平竞争方面的规定,另一方可以发起独立的第三方仲裁,并有权采取反制措施。
在捕鱼权层面,双方都进行了妥协,英国则是更大的妥协方。协议规定,在未来5年半的时间内,欧盟渔民在英国海域捕捞的产值需要减少25%。欧盟方面原本想保持现有的捕鱼份额,而英国最初提出在3年内将欧盟渔民在英国海域捕捞的产值减少80%,25%的份额意味着英国在最后阶段做出了大幅让步。在五年半的时间结束后,英欧双方每年都将进行捕鱼份额的协商。同时,这也意味着英国政府在渔业问题上的让步违背了其当初对苏格兰渔业的“重大承诺”,引起了苏格兰的强烈不满。
在“北爱”问题层面,英国同意撤销《内部市场法案》中具争议的条款,做出妥协。双方就《北爱尔兰议定书》达成原则性协议,将有助解决药品和食物供应以及边境检查等问题,意味着属于英国的北爱尔兰会继续遵守欧盟单一市场规则,北爱和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不会出现“硬边界”,但与英国其他地区的贸易流动会出现一定的障碍,比如需要文件和检查。
软脱欧是短期双赢选择
识时务者为俊杰。英欧在过渡期的最后时刻能够达成协议,也是双方在2020年底对全球格局清晰研判后的最佳选择。
其一,从全球格局视角看,脱欧是英国试图调整对外关系的产物之一,英国和欧盟就双方未来关系达成协议也为其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奠定了信心基础。在2021年完成脱欧后,英国的战略目标是在维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兑现“全球化英国”设想。2020年10月,英国与日本正式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英国脱欧后签署的首个重大贸易协定。虽然英日贸易量只占英国对外贸易的2%,但这份协议的象征意义远超实际收益。
2020年11月,英国与加拿大达成延续性贸易协议,以确保在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后两国贸易关系维持稳定,两国还同意2021年起就新的贸易协定展开谈判。目前,英国同时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贸易伙伴谈判脱欧后的贸易协定,但进展堪忧,而英欧在过渡期的最后时刻能够达成协议,为2021年的艰难谈判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其二,从经济压力和疫情视角看,欧洲疫情再次急剧抬头,尤其是英国出现新冠病毒的变异体,且已向外扩散,2021年英国和欧盟经济或将共同面临重大冲击,双方妥协是双赢格局。被称为B.1.1.7的新变种病毒株最早于9月中旬在英格兰东南部的伦敦或肯特郡发现,传播力比原有病毒株高出70%,目前新病毒株已蔓延到英国各地,英国政府已在伦敦等地实施第四等级疫情封锁措施,并扩展到更多地区。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继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冰岛、荷兰等国报告出现与B.1.1.7有关的感染病例后,美国、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官员也纷纷表示,该病毒株可能已传入这些国家。至今有数十个国家禁止来自英国的旅客入境,英国和欧盟之间的人员、物资流动已经大受影响。原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重创了欧洲国家的各行各业,英国和欧盟其余27个成员国都不希望经济再次受到打击,达成贸易协议或将减轻脱欧冲击。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明年“无协议脱欧”必将让英国和欧盟跌入无序的“至暗时刻”。
其三,从民意视角看,民意压力也推动英国政府与欧盟达成协议。从民调来看,英国民间对于是否应该脱欧仍是各持己见,左右摇摆,但既然木已成舟,大部分人则更加不支持无协议脱欧。毕竟英欧民众都很清楚,英国和欧盟贸易一直处于唇齿相依的状态,一旦无协议脱欧,英欧居民都将受到巨大冲击,协议避免了双方大规模贸易成本增加,这对于受疫情冲击的英欧民众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当然,鲍里斯·约翰逊暂时无连任压力,在英欧谈判截止日前一直维持强硬态度来寻求更好的条件,民意导向反感无协议脱欧的情况也推动英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与欧盟达成协议。
英国或面临四大挑战
英欧最后一刻成功达成了未来关系协议,看似是双赢,一别两宽,但这并不是终点,双方必然后会有期。协议达成之后,英国议会可能在年前就会通过协议,而欧盟需要到明年1月才能进行审议,在此期间,英国和欧盟之间由临时适用协议来规范,但许多措施的落实还需要等待和进一步协商。展望未来,英国政府仍将面临四大挑战。
其一,英欧之间的争端可能会继续。英欧双方此次达成的协议还包括社会保障、安全、交通、能源、环境、数据共享、司法等多个领域。双方仍将在许多方面合作,但随着英国退出欧盟,也将离开许多合作框架,譬如将不能直接、实时地接触欧盟的犯罪记录、指纹等敏感数据库,并且将退出欧盟的“伊拉斯谟”大学交换生项目,英欧之间的贸易争端解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其他领域的磋商和谈判更加艰难。
其二,英国经济增长或将面临大考。欧盟在英国投资资产占其GDP的26%,而英国对欧盟出口占比高达13%,其在欧盟的投资资产更是占到了英国GDP的2倍以上。虽然英国脱欧后获得了其对移民、司法和财政的控制权增加,但其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金融服务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跨国企业对英国投资意愿将明显下降,从而冲击英国的经济增长。据英国政府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英国经济15年内也将比留在欧盟萎缩4%。
其三,都柏林、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经开始削弱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英国目前是全球最大金融服务净出口国,其中超四成出口面向欧盟,英欧谈判几乎全是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内容,协议中对作为英国支柱性产业之一的金融服务业涉及甚少,英国下一步必须和欧盟重点谈判与金融服务有关的一切,包括银行、金融、保险及电信等,这或对英国金融业造成重大冲击。这一决定权如今更多掌握在欧盟手中,而欧盟不太可能允许英国在不承担义务的前提下继续享受欧洲单一市场福利。在此背景下,英国脱欧已经推动摩根大通、高盛在内的金融公司把大约7500名员工和1.6万亿美元资产转移出英国,而都柏林、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欧洲城市正在对伦敦的欧洲金融中心地位发起冲击。
其四,英国或将面临苏格兰欲“脱英”的风险。苏格兰与欧盟经济关系紧密,多数苏格兰选民在英国2016年脱欧公投中支持留欧。由于复杂的历史、经济等原因,苏格兰长期谋求脱英,而此次英欧协议中在农业、渔业等方面让苏格兰颇为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或加剧激化苏格兰独立情绪,该地区独立倾向或进一步加大。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指责称,英国政府在渔业问题上的让步违背了其当初对苏格兰渔业的“重大承诺”,没有任何协议可以弥补英国脱欧带给苏格兰的损失,是时候规划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欧洲国家的未来了。
戴高乐将军如有在天之灵,一定会感慨自己当年对于英国的研判,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未平、病毒变异一波又起的逆全球化时代,欧盟和英国都将面临“星际迷途”,也许只有时间才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供职于工行,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戚琦琦
重启过急 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难测
来源:经济参考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大幅蔓延和相关防控措施影响,美国经济从今年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随着美国各州从4月底开始陆续复工复产、分阶段恢复经济活动,美国零售、就业等经济指标已出现初步复苏的迹象。但6月中旬开始的疫情反弹令20多个州不得不暂停、甚至撤回部分重启经济计划,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再度蒙上阴影。0000沪指低开0.51% 隔夜美股再度重挫、美元连续三日飙升
{tb}{trstyle="height:26.5px;"}{td}线索Clues|理性投资{/td}{/tr}{/tb}本页面动态更新,刷新可获得最新信息。点此关注官方微博@ETF投资线索。以下为《线索Clues》9:30综述:【市场焦点】周四早盘,亚太股市普遍下跌。继周三横盘整理收涨0.17%后,沪指低开0.51%。恒生指数低开0.86%。0000美股科技股重挫之际 银行股创十多年来最佳开年表现
财联社(上海编辑刘蕊)讯,新年伊始,美股市场上的科技股大幅下挫,纳指首周累计下跌4.53%,创下2021年2月以来最差的单周表现,与此同时,银行类股却迎来了10多年来的最佳开局。在去年,美股银行股已经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在美联储本周的强硬论调影响下,银行股的涨势在今年年初得以延续。0000贝莱德允许全球所有员工远程工作到年底
{image=1}北京时间6日消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已通知员工,将允许全球所有员工今年剩余时间远程工作。该公司在8月3日给员工的一份通知中表示,将允许其1.6万多名员工选择远程工作、到办公室工作或两者结合。但由于潜在的税收和合规影响,如果他们在公司档案中记录的家庭住址之外的地方进行办公,必须向公司报告具体地点。0000加州大火:消防员短缺 居民被困 数百万葡萄酒厂被毁
文|刘硕新浪财经讯美国东部时间8月21日,新冠疫情已经把加州的葡萄酒厂推向绝路,而加州大火或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周,一场非季节性的、史无前例的雷暴袭击了加州北部,并引发雷击,强烈的热浪加上持续的大风引发了火灾。其中多起火灾发生在纳帕县-那是加州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之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