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迎接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新时期
{image=1}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1792年,《梧桐树协议》的签订开启了美国资本市场,至今也200多年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至今,虽然只有短短30年,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20年12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市场办学发展办公室承办,每日经济新闻特别支持的“安泰交响”新年论坛暨“安泰视界”年度盛典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稳定发展期。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我们几乎走过了别人成熟市场上百年的历程,”宋志平认为:“如今,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能做到与国际资本市场相当的水平,非常不容易。”
在宋志平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国企业带来了诸多变化。
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支持了国企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通过上市,变得更加市场化。宋志平认为,上市改变了机制,改变了原来政企不分的国企,使它成为一个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如果没有上市,很多国有企业可能今天不存在了。”
而正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众多民营企业的价值能够在市场上体现,支撑起民企持续的创新和成长,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插上翅膀”。同时,资本市场给予了创新很大的支持。“在今年资本市场募集的4600亿资金中,科创板募资就占了超过60%。”他举例说。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宋志平认为,资本市场整体水平会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也会提升。
“‘十四五’的‘双循环’新格局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视野和舞台”,他分析称:“中央对于资本市场有非常明确的方针:一是深化注册制改革,二是健全退市机制,三是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不过,面对当前一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不平衡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宋志平认为,应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下一阶段发展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
“规范的治理水平、突出的主业、良好的业绩、核心竞争力,以及给股东创造价值,是一家高质量上市公司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他说:“知敬畏、守底线、尽责任,这是每一家上市公司要坚守的原则。”
在宋志平看来,做好资本市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基本面。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二是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要把制度建设好,向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目标稳步推进。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四是营造良好的投资者生态。
“在我国,1.76亿股东中只有41万个机构投资者。这与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资本市场有很大区别。”宋志平认为,未来应发展机构投资者、发展中长期的资金入市,积极引导散户,朝着投资者良性生态这一方向努力。
责任编辑: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