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抗癌药大降价:生死背后的医保谈判
119种药品的遴选过程是如何的?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陈晓平
又一年的医保谈判结束了。
12月28日,2020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共119种药品被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另有29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调整后,新版目录的药品总数为2800 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 1374 种,中药饮片为892种,将在2021年3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启用。
由于事涉癌症、儿科、精神疾病等多个科目的药品,且关系日常医保支付,这项专业内的谈判,实则几乎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就这一结果,药企们有人欢喜有人忧。谈判中已流传着各种说法,比如,有药企将独家药品降幅30%,也有肿瘤药直接砍价80%,更有现场喊着进不了医保,“回去就得把厂子给卖了”……甚至有人从谈判代表的现场表情进行猜测。
这一关系各方的博弈,到底是怎么谈的?
1
“灵魂砍价”怎么砍?
2019年,一个内部砍价视频火遍全网,被誉为“灵魂砍价手”的医保局专家们,将药企代表的开价几乎拦腰斩半。
在医保谈判中,存在一套特有的“喊价”逻辑。
2020年药企与医保局的谈判,改变以前的竞价方式,用的是比价谈判。就谈判药物,医保局先确定一个支付预期价格,企业代表有两次报价机会:第一轮报价,医保专家也不知道预期价格;第一轮报价结束,专家打开价格信封,给企业一定价格提示。
如果两次均超过预期价格的15%,直接出局;若在15%以内,就算谈判成功。即便药企报价进入15%的范围内,不影响专家们持续压价。
谈判的关键,是揣摩医保局的官方价格。因此,有企业代表说,报价要研究专家的表情和语气。
据悉,此次评审专家还遴选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目录内的独家药品(单药的年销售金额均超过10亿元)进行降价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
从过往数年的价格降幅看,2017-2019年,谈判成功药品的平均降幅持续升高,2019年,新增药品为70个,平均降幅高达60.7%。
{image=2}
头豹研究院医疗分析师余思遥表示,这种逻辑延续到了2020年,“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节省大量营销成本,价格就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最终公布的谈成药品平均降幅为50.64%。
2
谁被医保偏爱?
最终谁能进医保,是一个多方因素博弈的结果。
2020年是医保目录回归常态化调整的第一年,吉利德原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曾参与多次医保谈判,他告诉记者,过往从业20多年,医保目录的更新周期或三年或五年,并不确定。今年回归一年一次,这样便于企业有充分准备。
“医保谈判的目标很明确,老百姓用得上,政府负担得起,企业可以持续投入研发,这三者要达到一个平衡点。”罗永庆说。
9月,医保局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共有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这个量几乎是2019年的5倍,其中,“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独家产品共361个。
2019年,就肿瘤、眼病、肝胆、心血管、脑部疾病等治疗用药,展开的谈判最为激烈,今年的情况预计也相似。
余思遥告诉《21CBR》记者,按照医保支付的规划,未来30%会用于支付仿制药,70%用于支付罕见病用药和重大疾病、临床急需的新药。
医保保的是基本,针对重大疾病、临床需求大的药物,国家医保目录会持续调整结构,逐步放入。
最终能否进入目录,具体取决于企业的定价策略和降价幅度,尤其在独家产品方面,医保的谈判依据是替代性——替代性越强,压价幅度越大。
2020年,共 138 个目录外独家品种和 24 个目录内续约品种(共计162 个品种)参与谈判,其中 119 个品种谈判成功,包括96个目录外品种和23个目录内品种,谈判总成功率为 73.46%。
兴业证券医药分析师黄翰漾告诉《21CBR》记者,药品进入医保后,固然降价幅度不小,但参考过去几轮谈判,无论品种的竞争环境如此,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后均能快速放量,在收入和利润层面带来增长空间。
3
贵族药能卖平价吗?
就药企来说,每一个药物是否参与谈判,价格底线如何制定,是一个庞大的计算系统,要顾及企业发展、医保负担以及患者需求。
“对医保局来说,一是价格,一是可承受,企业要考虑的是以医保局的价格是否有利润。”罗永庆向记者透露,就跨国药企而言,谈成的先决条件是总部得认可一个底价,否则再好的谈判技巧也没用。
2019年,罗永庆代表吉利德参与医保谈判,两款丙肝治疗药物均成功纳入医保,价格平均降幅达85%。在谈判前,他和同事做了各方面的考量,做了计划书,进行了前景预判,分析清楚各种情况,得到了总部的认可。
“这样的认可是不容易的,你要说明情况怎么样,未来如何发展?在中国的价格低于海外尤其低于周边市场,都要去说服总部。”罗永庆解释说。
黄翰漾告诉记者,医保谈判背后是药物经济学,谈判价格兼顾产品价值、患者获益、医保支出等多个核心因素,也会考虑适应症范围等,最终是量价关系的一种平衡——关注最终谈判价格,以及相关产品潜在的放量空间。
此次谈判,7款PD-1/PD-L1的“贵族药”尤其为人所瞩目。
{image=4}
4款国产PD-1全部进入医保目录
2019年,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进入医保目录,是唯一的一款PD-1产品,谈判前,信迪利单抗价格为7838元(10ml:100mg/瓶),年治疗费用为赠药前26.6万元,赠药后18.8万元。谈判后,其医保支付标准降为2843元(10ml:100mg/瓶)。
2020年上半年,这款以价换量的产品销售额达9.21亿,相当于2019年全年,第三季度单季突破6亿,余思遥预计,其全年销售将超20亿。
余告诉记者,随着医保范围持续扩大,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一款药物如果没有被纳入医保目录,销售市场非常小,生存机会十分渺茫。
黄翰漾同样认为,创新药刚上市的高定价,往往制约患者的渗透率,药物招标、进院采购等环节周期又过长,未纳入医保亦会导致在入院和推广方面受到一定阻碍,所以如果未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则可能相比较已进入医保的竞品,制约放量速度。“
{image=5}
不过,也有药企高管向《21CBR》记者表示,医保并非华山一条路。“如果你的创新药临床价值高,即便没有参与医保谈判,还有别的机制,比如组团去谈,商业保险也是一个可选项,不是说创新药不进医保就没办法做。”
以君实生物在国内第一款获批的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为例,原始定价相对较低,加上所针对的适应症(黑色素瘤适应症)患者人数有限,在2019年就没选择大幅降价进医保。
可喜的是,最终3款国产PD-1药品成功入选,特瑞普利单抗也在其中,另有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
此次谈判,最终有96种独家药品谈判调入,无论药企如何权衡,患者受益面无疑是更广泛了。
责任编辑:张亚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缅怀许渊冲:翻译工作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博6月17日发文缅怀许渊冲:翻译工作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据澎湃新闻消息,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许渊冲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等作品。{image=1}责任编辑:王珊珊0001192天开启用户交付的极氪汽车,也迎来了新挑战
澎湃新闻记者栾锴韬以不到七个月的时间,极氪汽车刷新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品牌的量产交付纪录。4月15日宣布品牌和首款车型发布,188天后,极氪在10月19日迎来首款车型ZEEKR001的正式下线,而在3天后的10月23日,极氪正式开启了ZEEKR001的首批用户交付,总计用时192天。{image=1}0000被指滑石制品中含致癌成分 巴斯夫支付7250万美元了结相关诉讼
路透社7月24日消息,法庭文件显示,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周四同意支付7250万美元,了结一项指控其诈骗的集体诉讼。控方称,巴斯夫的滑石制品中含有石棉成分,造成肺部损伤与癌症。据和解协议,在1984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因石棉相关伤害起诉巴斯夫,但诉讼遭驳回或自愿撤销诉讼的个体,可以获得和解补偿款。报道称,和解仍需获一法官通过。0000安科生物旗下一款抗肿瘤创新药获批临床试验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11月26日,安科生物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瀚科迈博的“ZG033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为针对4-1BB分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肿瘤免疫治疗类药物。0001游族网络3日累计跌幅超20%,自曝林奇子女之母许芬芬正筹划股权转让
6月2日晚,因连续3个交易日股价跌幅累计超20%,游族网络(002174.SZ)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其中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奇先生继承人的法定监护人许芬芬,正在筹划股权转让相关重大事项,近期推进取得较大进展,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