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之后 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投什么?
居民财富迁移、理财替代等等成为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关键词。投资者对于稳健收益的期许,促使着公募基金行业积极研发推出契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成为个中翘楚,近年来越发受到投资者青睐。在绝对收益领域深耕多年的中银基金认为,绝对收益基金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仅适合风险偏好不高且追求一定预期收益的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而言,也可在组合中适当配置,以平衡组合风险。
2018年推出并实施的资管新规,其过渡期已延至2021年底结束,体现了监管部门“宽严相济”的态度。尽管过渡期延长了一年,但过渡期本身和执行过程中的刚性约束不会改变。银行理财曾经可以借助的非标投资、期限错配、资金池等提高收益率的手段难以为继,对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水平形成了压力。同时,整体利率水平下行的趋势,也或将对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产品的业绩造成影响。刚性兑付的逐步取消,亦或将打破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等产品“保本保收益”的迷思。原有理财客户相当一部分的投资需求,需要新的标的来承接。
中银基金权益投资总监、绝对收益团队负责人李建,是业内少有的精通股债两市投资的基金经理,对理财转型的长期趋势有着专业的研判。早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李建就认识到,大多数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风险偏好并不高,要求稳定的绝对回报。中银基金因而从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和布局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这种类型产品的特点是不从相对收益出发,不太关注超越基准,不去和市场其他的产品比收益率和排名,而是以年年正收益为目标,注重最大回撤和风险指标。
中银基金刚推出追求绝对收益产品时,无风险收益率比较高,因此这类产品似乎不受市场重视。但是,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和刚性兑付的取消,绝对收益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中银基金的绝对收益团队也在多年市场考验中,形成了完整有效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论,建成了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产品矩阵。
在今年的权益大年里,绝对收益类基金的表现,似乎不如偏股权益类基金那样亮眼。但拉长时间看,绝对收益类基金追求每年正收益,回撤与波动更小,避免了持有人心情随着行情上下震荡,其持有体验要好于追求相对收益的基金。同时,得益于复利效应,长期收益也十分可观。
以李建管理的中银新回报A为例,基金年报数据显示,该只基金自2015年7月17日成立以来,每一完整会计年度都实现了正收益,2016年~2019年每年的回报分别为2.2%、12.17%、0.75%以及13.44%。2016年沪深300指数跌幅达11.28%,2018年跌幅更是高达25.31%,而当年的中银新回报A均逆市上涨。李建管理的另一只绝对收益产品——中银多策略A,该只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31日,基金年报显示,在2016年市场不佳的情况下,中银多策略A当年的回报依然达1.75%;2018年市场大跌,中银多策略A当年却仅下跌0.48%。
如何追求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中银基金的策略是:基于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研判,自上而下逐一分解投资范围内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推演各类资产的投资逻辑。具体运作中,通常以固收资产打底,同时捕捉权益机会,并辅以打新增厚收益。在中银基金绝对收益产品序列中,还有多种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中国资本市场波动较高,股市持续震荡,债券信用风险上升,绝对收益类基金回撤的控制,格外考验功力。李建表示,中银绝对收益策略系列产品从来不在也不需要在信用债上做资质下沉,而是选择真正优质的中短久期信用债进行基础资产配置;股票仓位不会过高,主要配置高分红股票股息和高等级债券票息为基础收益。“五个注重”是中银绝对收益团队管理产品的原则,即注重资产的比较、注重性价比、注重收益的确定性,注重控制回撤,注重复利效应。
展望未来,李建表示,总体对明年股票市场的看法比较中性,债券的性价比或许高于股票。论及绝对收益基金的运作,预计明年债券底仓收益较厚,加上自下而上挖掘和配置盈利增速持续稳定增长的优质个股,叠加打新及定增投资收益,绝对收益系列产品或将迎来上佳的投资市场环境。因此中银绝对收益团队于2020年12月31日顺势推出新基金——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同样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由绝对收益团队负责人李建及实力干将刘腾担任拟任基金经理。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两人此前合作管理的第一只绝对收益基金——中银双息回报,最近两年净值增长率达87.7%。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多只基金"一日售罄"狂卖至少150亿 "抄底"科创板?
盘后大利好!多只基金“一日售罄”,狂卖至少150亿,“抄底”科创板?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张燕北7月24日,沪指暴跌百点,各主流指数跌幅超过3%,科创50指数单日暴跌逾7%,28个申万一级行业悉数下跌,但主要投向科创板市场的新发基金不惧调整,多只基金仍然出现“单日售罄”的局面。0000基金自购潮汹涌,明星基金经理加入,不仅传递信心,还释放这一关键信号......
来源:中国证券报2022年开年市场震荡加剧,新基金发行遇冷。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公司出手自购,李晓星、陆彬、杜猛等人气基金经理也纷纷“自掏腰包”。分析人士认为,自购彰显投资信心,给市场传递出看好后市和自家产品盈利能力的信号。自购“常客”陆彬再出手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2022年以来共有6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自购规模2.85亿元。业绩未达预期:90%百亿爆款基金遭净赎回 刘格菘茅炜等在列
随着基金2020年四季报披露完毕,一批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四季度遭遇净赎回的“尴尬”随之曝光。其中包括曹名长、王宗合、刘格菘、茅炜、胡昕炜、袁芳等。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均曾以“爆款”而在市场备受关注。0000中欧基金:通胀预期强烈,全球风险资产持续动荡
【事件】由于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上升,且美国就业和服务业经济指标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昨夜美股大幅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61.04点,至12997.75点,跌幅2.7%,连续第二天下跌。受此影响,今日创业板指下跌4.87%,沪深300指数下跌3.15%,电气设备、休闲服务和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原因分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