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166

《纽约时报》开始吓唬台湾了

环球时报2021-01-04 08:32:401

原标题:《纽约时报》开始吓唬台湾了

一直以来,台湾长期被美国当成“防疫模范生”来点名表扬。但在1月2日的一篇报道中,《纽约时报》却指出台湾目前的防疫策略“不可持续”。

{image=1}

在这篇名为《台湾将如何尽量避开疫情》的报道开头,《纽约时报》延续了许多西方媒体一贯对台湾使用的溢美之词,称台湾在全球疫情暴发之际平静得像“平行世界”,居民生活“正常到诡异”。

这些夸奖自然被紧盯美国的台湾媒体看在眼里,台媒也在报道中对此做了大篇幅的转述。不过,《纽约时报》作者在后文指出,目前台湾实行的防疫策略并非长久之计。

{image=2}

作者认为台湾防疫策略“难以持续”的原因之一,是台湾这种高强度封锁“缺乏后招”。报道提到,台湾未出现疫情大规模暴发,一方面是目前的防疫政策依然有效,另一方面也是台湾“赌对了”。

由于台湾一直无法进行大规模检测,在疫情暴发以来,台湾不仅对岛内居民的活动进行了各种限制,也要求外地入境旅客必须严格隔离14天。除了对经济带来影响外,这样的防疫政策多少有“赌”的成分。

相比大陆努力扩大检测范围,确保尽量发现更多感染者的做法,台湾的策略是寄希望于一开始就把感染源“拦在门外”。问题是,假如不小心“没防住”呢?至少从目前看,台湾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应对这个“假如”。

作者援引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数据指出,从台北医院中约1.48万血液样本中含新冠病毒抗体的比例来看,算上未被发现的无症状、轻症状感染者,台湾的实际确诊数字大概率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image=3}

《纽约时报》采访的一位专家表示,台湾这种策略本质是一种“折中妥协”的做法,毕竟疫情防控的风险和成本总是“负相关”的。在无法承受大规模检测这种高成本策略时,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疫情扩散的风险。

而作者认为另一个“不可持续”的点,则是台湾能否承受长时间的“与世隔绝”。12月30日,台湾出现首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确诊病例,该病例自英国入境台湾。随着传染能力更强变异毒株陆续出现、全球感染者数量激增,作者认为,这意味着抵达台湾的旅客中的感染者比例也会大幅上升。

在这一情况下,台湾目前的隔离政策能否准确鉴别出感染者、避免病毒在境内扩散?台湾能否依旧坚持“高度封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这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目前的情况看,台湾想要从这种困境中破局,最大的希望就是对抵抗病毒长期有效的疫苗能尽快开发和普及。但《纽约时报》采访的专家却认为,台湾对疫苗的指望也“不太现实”。

“即使台湾所有人在2021年中都能全部接种新冠疫苗,从现在算,也还有6个月的时间要坚持。可(台湾)要再坚持6个月实在是太难了”。专家还表示:“感染者穿过台湾当局设立的‘保护屏障’只是时间问题”。

台湾卫生部门负责人陈时中也曾表示,由于台湾居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有“我们等得够久了,现在自由了吧?”的心态,导致出现松懈。“我认为会爆发另一波疫情,因此得有更多证据(证明疫情被有效控制),才能真正开始放松”,陈时中在采访中表示。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