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谁能站上下一代显示技术的"C位"
本文来自家电网
2020年影响世界的不仅仅是新冠疫情,同样还有新兴的电视显示技术。凭借出色的性能表现和灵活的应用,Micro LED显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巨头企业开始纷纷布局。
{image=1}
Micro LED被公认为继OLED后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器件,又被称为终极显示技术。近年来,无论是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显示大厂,还是康佳、华为等下游应用厂商,都纷纷在该领域加大投入,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据相关统计,2019年以来,大陆地区面板厂商在Mini/Micro LED领域相关投入累计已达382亿元。台湾地区方面,苹果亦预计投入3.3亿美元,联合晶元光电及友达光电在新竹科学院以JV形式设立Micro LED生产工厂以完善其量产工艺与供应链。
不过,相对于较为成熟的OLED,Micro LED商用化前景还不明显。根据DSCC的数据,Micro LED电视在电视市场的普及率仍然很小,到2026年大约仅占到市场的0.1%。作为比较,OLED电视商业化6年后,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5亿美元。
另外,Micro LED的普及却面临着价格和成本的挑战。根据此前的报道,三星146寸第一代Micro LED“The Wall”预计约10万美元,康佳8K Micro LED电视售价更是高达888万元。与成本极高的Micro LED相比,OLED却在价格成本上从去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战略倾斜期”。在去年双十一前夕,包括小米、海信、索尼等一批头部品牌都针对OLED电视的价格进行“战略下探”,其中海信和小米都首次65寸OLED电视高调下探至万元以内,尤其是小米把大师系列65寸OLED电视的价格下调至9999元(原价12999元),让OLED电视“亲民化”,极大拉近消费者对OLED电视“亲近感”。
对于Micro LED的商业化前景,业界还是普遍看好的。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希望,在技术特性上,Micro LED具有诸多优势。如高解析度、高亮度、低功耗(功率消耗量可低至LCD的10%、OLED的50%)、超低延迟、耐高温和低温、使用寿命长以及超大可视角度等等,此外,Micro LED也是采用自发光技术,且独立显示颜色,并且也都能够达到4K及以上的画质表现,甚至于要比OLED更为优秀,再加上功耗相比OLED更低。或将在下一代显示技术“对垒中”形成对OLED的“高压”有机构预测,2020年是Micro LED的爆发性增长元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亿元;预计到2022年,Micro 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亿元。
另一方面,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是打破外资显示技术垄断的最佳突破口。众所周知,从LCD、OLED到QLED,各种显示技术不断发展、交替或取代,但关键技术和市场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这背后由多方面原因导致,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企业起步相对落后。而Micro LED显示技术则不然,如今其正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国内与国际的发展水平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不过,在业界人士看来,Mini/Micro LED虽是风口,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OLED成为行业主流,还有一定难度。从应用来看,Mini/Micro LED可分为背光和自发光两个方向,但自发光技术由于存在巨量转移问题,量产是其主要瓶颈。受此影响,背光技术成为目前Mini/Micro LED的主流技术方向,但在显示效果上却打了折扣。
也有行业人士指出,总体来说,中国目前在显示产业上仍属于“跟随”和“追赶”的状态。近年来面板价格上涨,供需失衡,更对中国在基础研发、基础技术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全球Micro LED的开发机构已经超过140余家,除国外的索尼、三星、苹果、谷歌,国内企业三安光电、京东方、华星光电都在Micro LED方向进行布局。这些都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调研员金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包括Micro LED在内的显示产业的发展,在十四五相关产业规划中做好统筹布局,在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上也会加快推动。特别是针对全产业链发展,要推动行业在材料、设备、芯片、器件、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