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巨头集体重挫、科技股要熄火?大摩花旗这样看
原标题:港股科技巨头集体重挫!纽交所反复无常,三大运营商暴跌!科技股要熄火?大摩花旗这样看 来源:e公司官微
今日,阿里、腾讯、京东等科技巨头又集体大跌!
一方面纽交所计划将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退市事件一周内三次反复;另一方面,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禁止美国人与支付宝、腾讯QQ、微信支付和WPS办公软件等8款中国软件的开发者或控制者进行交易。
纽交所的反复无常及特朗普政府的霸权行为,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备受压力。昨日隔夜,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科技股巨头集体大跌,京东低开低走,盘中一度大跌逾9%,亿航智能、乐信、虎牙直播等跌逾6%,阿里巴巴、拼多多、中国移动、蔚来等跌逾5%,百度、搜狐、斗鱼等纷纷大幅下挫。
受昨日隔夜美国中概股大跌的影响,今日早盘,港股相关个股也大幅走低,截至发稿,电讯业指数大幅低开,暴跌4.76%。中国联通跌8.76%,创2个半月来最大跌幅;中国电信大跌8.04%,如后市无法收缩跌幅,那或将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中国移动跌6%,也或将创多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恒生科技股指数也低开低走,盘中一度大跌逾3%。小米集体最大跌逾7%,创1个多月来最大跌幅;阿里巴巴一度跌近6%,阿里健康跌逾5%;京东集团盘中也一度跌近6%,金蝶国际、腾讯控股、华虹半导体、金山软件等纷纷下挫。
由于美方的摇摆不定及霸权行径,令中国企业对在美上市的热情逐渐冷却,转而积极转向香港上市。过去几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选择回港二次上市的公司有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近期,有知情人士表示,汽车之家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融资规模或将达到10亿美元。近日也有媒体报道称,B站或将于下周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筹资超20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包括百度、滴滴、快手、抖音、知乎等明星企业均传出赴港上市消息。中信证券近日发布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报告称,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
虽然港股短线承压,但香港背靠内地巨大市场,及潜在的政策支持,国际国内大行纷纷看好港股2021年的行情。中金公司预测,港股市场2021年非系统性指数级别牛市,注重结构性机会。现时看好港股成为“共识”,虽然港股指数可能会实现年度正收益、好于A股 ,但受政策逐步退出影响,结构性机会可能会显著强于指数表现。
花旗银行上调今年香港恒生指数目标点位6%,由此前预测的28414点升至30054点。这意味着,恒指在未来12个月或有11%的潜在上升空间。看好原因是,新冠肺炎疫苗推出后,预期经济将出现复苏,每股盈利预测更乐观,预测2021年恒指成分股每股盈利增速将为18.8%。
招商证券认为,2021年弱美元周期叠加国内经济复苏领先,人民币资产受益,开放程度更高的港股有望在更大程度受益于全球资金流入。全球及国内经济改善,企业盈利加速上行,流动性减弱,这样的环境下港股跑赢A股概率更高;再加上港股的估值优势以及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香港二次上市,港股相对A股显得更有吸引力。并且近些年国内资金越发重视对港股的配置,北水南涌在2021年大概率延续。
摩根士丹利则表示,将港股评级调高至“增持”,2021年底目标价亦调升至28700点,国指目标价亦升至11400点。继续看好中国及日本股市前景,预期中国股市会继续跑赢大市,但幅度不及2020年。大摩重申,看好互联网、非必需消费品、原材料及工业股,予该行业“增持”,亦调高医疗保健股至“增持”。
责任编辑:陈诗莹
收评:北向资金净流入12.76亿元 沪股通净流出16.86亿元
9月29日消息,截止沪深股市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12.76亿元,沪股通净流出16.8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9.62亿元。{image=1}责任编辑:陈诗莹0000德勤料港股明年新股集资额逾4000亿 中概股大约有10只
据香港信报报道,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预计,明年香港上市宗数将有120至130宗,合共集资逾4000亿港元,不但高于今年的逾3900亿港元,更有望超越2010年的纪录,料当中将有逾10只中概股来港第二上市,合共集资逾1000亿港元,包括企业同股不同权的中概股,并料有4至5只新经济公司IPO,每只至少集资100亿港元。0000花旗:下调新鸿基地产目标价至13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花旗目前将新鸿基地产(00016)目标价由148港元下调至13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花旗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新鸿基地产截至今年6月30日年度基础利润下降9%至大约294亿港元,降幅超出该行预期。花旗表示,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时间长于预期,但新鸿基地产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因此将其目标价由148港元下调至13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0000新丽传媒商誉预计减值37至47亿 阅文新管理层上任3月又遇历史难题
7月20日晚,阅文集团(0772.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0上半年将由盈转亏,此次亏损原因是收购新丽传媒而导致的商誉及商标权减值人民币37亿元至人民币47亿元。{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