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698

中国体育产业确定发力方向:加速体教融合、互联网营销创新

澎湃新闻2021-01-11 13:57:060

原标题:中国体育产业确定发力方向:加速体教融合、互联网营销创新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是复杂的一年。

上周,体育大生意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做了宏观展望。

确定体育工作重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在新时代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在本次大会上,刘扶民强调了未来五年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并指出“十四五”规划对于体育发展的指导意义,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发展方向上,刘扶民围绕体育总局制定的“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蓝图,给出了几点意见。

首先,竞赛表演产业依然是工作重心。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举办包括2022北京冬奥会、2022杭州亚运会、2025成都世运会以及足球世俱杯、亚洲杯等一系列国际顶级赛事,这意味着中国体育场馆等硬件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夯实,竞赛表演市场继续走向繁荣,对于体育人才的规模、体育人口的培育都将形成较大刺激。

智能体育领域的发展也将迎来重大机遇。

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完善体育产业大数据,加快壮大线上体育消费规模方面为体育产业赋能。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到“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培育在线健身等体育消费新业态。”一定程度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体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

在刘扶民的谈话中,“体教融合”也是“体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医融合,下一个风口

很显然,经历了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经受了考验,但前景光明——新时期下行业和产业拥有更多元的发展方向和机会。

此间,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当前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总量在1.5万亿至1.8万亿之间,在消费结构里面,75%都是体育用品装备的消费,体育服务的消费占比不到25%,中国居民整个大体育的消费空间巨大。

迪卡侬中国副总裁王亭亭则抛出了另一个数据——目前中国体育产业GDP占比约1%,相对于欧美成熟市场的2%、3%,同样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体育事业任重道远,却具备充分的想象力——鲍明晓指出,经历了疫情影响,“十四五”期间体医融合会被作为一个重点,这同样为体育产业孕育了希望。

赛事的坚守与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2020年这个相对艰难的阶段,中国体育人一直也在砥砺前行。

中超联赛是去年复赛的重头赛事,中超公司总经理董铮表示:“从1月份、2月份我们就和所有的合作伙伴开始沟通,在国家防疫政策的引导下,赛事从过去的主客场改为了赛会制。”

“虽然缺少了观众,对于赞助商的现场曝光也有影响,但通过加大转播力度(尤其是央视的转播),线上媒体端的表现比往年要好很多,线上观众3.89亿,高于我们的预期。对于整个团队来说,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封闭办赛,隔离封闭的总人数在九百六十多人。”

中超是一面镜子,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方都将复赛做到了最好。而以久事体育为例,虽然国际赛事不能举办,依然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原创赛事——2020“一球致胜”网球大奖赛。

本次赛事,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参加,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此外,通过和电商平台天猫的合作,还做了直播带货的尝试。

利用互联网优势,加速体育营销发展

2020中国体育行业的关键词是“坚守”,进入2021,在“十四五”规划的引导下,对于一个迟到的大赛年,中国体育行业满怀信心,其中作为一个细分领域,体育营销层面被给予了高度关注。

海信品牌管理部总经理朱书琴提及,2021年会在欧洲杯的赞助上提出更多新的思考——体育赞助不只是营销,更需要情感上的人文关怀,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体育行业竞争的策略不会改变,还将延续下去。

盛开体育CEO冯涛则指出,中国体育未来的营销要向数字化转型,以期在国际竞争中拉开身位。

“疫情之后,国家强调了发展上要国际国内双循环,未来线下的营销会相对减少,数字化线上营销会是一个趋势。”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于世界,我们作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来说,需要借助我们互联网应用上的优势发展未来体育营销创新的方式,这也是西方传统的体育营销机构相比我们滞后的一方面。”

很显然,我国良好的大环境了给予了各行各业迅速反弹的时机,体育产业也注定受益。而细分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迭代也将持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加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