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168

百度造车,是踏上了“特斯拉式”的万亿产业巨头之路

界面2021-01-11 16:49:210

原标题:百度造车,是踏上了“特斯拉式”的万亿产业巨头之路 来源:界面新闻

今天有位投资人在朋友圈发了句颇有意味的话:“百度眼看要发车了”。说它有意味是因为其中的“发车”有两重含义:一方面,从上月开始的百度造车传闻终于水落石出了;另一方面,百度在二级市场上重新找回号召力,市值已经重回800亿美元,作为投资人再看不懂就来不及了。

百度造车的事情,投资者、同行都在看。周一传闻落地,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合作方与传闻一致:吉利将成为新公司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华尔街和其他投资方来说,现下抓住百度的关键,是要识别出百度多年来豪赌AI、自动驾驶等底层技术的长期战略意味着何种具体的可能性。

事实上,市场确实长期受到“BAT”概念的误导,误导的点在于找错了对标对象,几年前你们在谈百度错失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就错判了很多事实,先不论百度App的的日活月活数据与其他国民应用相比并不算弱,至少百度和阿里、腾讯最大的差异是被忽视的,百度的未来不在于“互联网”,而是更加底层、硬核的科技能力,如果简单直接地给个画像的话,百度未来大概率会成为类似华为、特斯拉这种深度介入万亿级产业的生态创新巨头公司。

这种转变是一个早就启动并持续发生的过程,到如今传出造车的消息,已经是百度布完了棋局即将亮出底牌的时刻。从外部看百度,很多人说造车是把百度的人工智能棋局落地的重大历史契机,但如果看资本市场的话,这其实是百度市值发车前“最后的上车机会”。

二级市场已经提前把握到了这一点。百度从股价长期被低估,乃至传出回港上市,到如今眼看要重返千亿美元关口,业务和市场的互动开始进入正向反馈通道,即消息面上的很多行为计划都能被二级市场接纳并买单,比如“女版巴菲特”凯瑟琳·伍兹(Cathrine Wood)执掌的ARK基金就在12月连续加仓百度。而上周百度和吉利的消息出来后,吉利在港股盘中即暴涨,而百度则周五在美股以15.57%的涨幅报收,市值来到820亿美元。

这仅仅是个开始,百度的估值范式正在发生彻底的变化,从简单粗暴地通过财务数据给予市盈率的估值,到开始重视广告业务回暖与云服务强劲增长而给予不同业务板块的独立估值,再到去年Q4,华尔街已经开始重视Apollo抑或AI这个蕴含巨大潜力板块的独立价值了,非常直观的例证是,从去年11月份到12月份,为Apollo和智能云给出独立估值的券商分别从5家增长到了11家和12家。

12月份的造车消息更是扭转市场判断最重要的催化剂,事情的演化在向着“可行性”大步迈进。上月的消息是百度与包括吉利、广汽、一汽红旗等车企接触,讨论合资公司事宜。到上周五,这则消息演化地更具体了,据路透称:由百度提供车载软件、吉利负责工程技术,改造吉利现有工厂进行车辆生产。其中,百度将拥有新公司的多数股权和绝对投票权,当前双方正在商讨使用吉利的可持续体验架构(SEA)进行未来产品开发。再到周一官宣,百度正式宣布造车,吉利出资成为战略伙伴。

这里最重要的信息点有如下几条:一是百度敲定了合作方为吉利;二是百度主导;三是诉求清晰,SEA这条信息表明,双方已经在谈执行了。

选择吉利合作倒未见得多么出人意料,虽然此前关于合作标的的传闻颇多,但吉利始终是最被市场看好的那一个:从2019年李彦宏李书福“世纪同台”开始,双方就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对百度而言,吉利就是最强搭档。

反而是这次百度主导的决心倒是更加值得重视:从双方的合作基础来说,一个是头部科技公司,一个是最大的自主车企,一方提供软件,一方重在工程,按说是强强联合,但百度还是当仁不让地要求领衔,你从官宣文章里更能看出来,定义是“百度成立公司,吉利战略合作方”,这想必是百度与所有潜在合作方谈判的基础,也证实了其志在必得的决心。

要注意,这里谈“决心”不是在表扬谁,而是在谈“必然性”。百度强势主导的信息透露了这种信号,他们的管理层想必意识到了关键点:没有决心,这事没戏。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百度造车单纯是为了做市值管理,那么反倒不如慢慢来,在更长的周期、更大的格局下讲资本故事,而如果从执行层面出发,需要考量的问题则是落地的难度,包括百度自动驾驶的工程师们能否在其中有最高级别优先权等等,这都不是一个对等权利的合资公司结构可以完成的诉求。

百度的诉求不是制造概念,是真实地、尽快地启动造车。自动驾驶的技术落地很可能比人们预想的更快,因为特斯拉的标杆效应,以及苹果在芯片领域的激进策略,以及英伟达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重注,使得中国的参与者要从芯片—数据—算法—解决方案全路径加快战略部署。那么百度没有选择,必须尽早进入造车赛道。

目前,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三种变现模式,包括车、路、性,而商业化上,以G端、B端为主,C端为辅。独立造车的选择,意味着百度C端产品上将有更多突破,百度的官方通告里也表示,将利用百度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很多人说百度在硬件C端的消费者心智占领不足,但其实未必,从更高的品牌维度来说,没有比百度更加“国民化”的互联网公司了,从软件到硬件,品牌上显然是降维打击。参考百度在SLG智能语音交互的发展路径,在拥有第一方硬件产品小度智能音箱后,形成标杆化案例,技术体验落地更容易破圈。在车场景上,百度造车的关键,反而是C端产品力的问题。

更加可以作证这一点的是谈判的进度,从上月传出接触合作方,至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双方甚至已经在讨论产品开发的落地了。

“高效”是其中隐含的关键词。近一年百度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持续享受“高效”带来的红利。不论是与外界的沟通效率还是自身的执行效率都非常可观。

首先在和资本市场的交互中的沟通效率显著提升,这一方面是百度从2013年开启自动驾驶研发至今7年的持续投入到了J曲线的爆发点,另外它的落地方向与特斯拉堪作对标,Apollo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百度在通过开放平台成为汽车智能化第一合作伙伴的同时,造车也成为自动驾驶闭环的又一节点,被视为可能足以硬钢特斯拉FSD的资本,而特斯拉这条鲶鱼早把池水搅热了,基于自动驾驶这个内核的造车故事驱动它的股票一年狂飙了接近9倍,市值超过8000万美金,苹果造车的传闻也掀起巨大波澜,科技汽车的概念早被市场吃得透透的,那么百度的造车根本不用多加解释,自然会被市场轻松买单。

其次,百度造车和C端市场的沟通效率很高。有了特斯拉大举入华带动一批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时政策的不断补贴扶持,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已经牢牢抓住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心智,除了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百度的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也将全面赋能,百度造车的闭环故事一点就透,一讲就懂。

此外,百度在执行中也很清楚的抓住了效率这个要素,选择吉利,就是选择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红利,吉利作为最大的自主车企,从2015年至今做了大量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尝试,连续发布了几何、Polestar(极星)、Smart、枫叶汽车、远程汽车和伦敦电动车等6个新能源品牌。相比其他还在燃油车方向上尾大不掉的大型车企,吉利显然是更加积极、更有野心的那一个。而由于激进的扩张战略造成了吉利当前产能的严重过剩,那么百度在这个时刻选择与吉利合作,就是在享受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红利的基础上,又享受了合作方巨大前期投入的红利,可谓一举多得。

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打破了物理空间对时间的限制,其中蕴含的商业潜力将是难以想象的,但也不要只看到百度面临重大历史契机这层客观事实,更要认清百度在多年All in人工智能带来的势能,享受的红利以及当下的执行力。智能汽车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而不是工艺,而从自动驾驶的技术层面,百度毫无疑问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头部的公司,百度能走好造车这一步棋,是个主观客观都符合规律的大概率事件,这家公司已经在向着特斯拉式的万亿产业巨头的路上狂奔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